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手機

都在罵手機越賣越貴,怎麽買的人還越來越多了?

2023-12-21手機

作者:劉凡

編輯:林炯佳

最近幾年,智能電話越來越貴,在微博、知乎、B站等社交平台,總是不免看到許多類似吐槽:「國產手機也賣到7000塊了?」「iPhone都破萬了」「以前沒錢買小米,現在沒錢買小米」……

以近期釋出的兩款新機為例,小米14系列售價3999元-6499元,一加12售價4299元-5799元。而他們都曾是手機圈性價比的代表,過去小米和一加的旗艦機型都在很長一段時間裏堅持1999元的起售價, 如今最新售價已經較之前漲價兩倍有余

前不久,市場調研機構「GfK 中國」釋出報告稱,今年中國手機市場第三季度均價已達3480元,而在2019年這個數碼是2685元,四年間漲價近800元,漲幅接近30%。

但有意思的是,罵歸罵,大夥的「身體」還是非常誠實,買買買是一點沒停下。

根據Canalys數據,截至2023年11月,在整體手機市場同比下降4.5%的情況下, 中國高端智能電話(3500元以上)市場卻逆勢增長,銷量同比增長了12.3% 。而在剛剛過去的第三季度,高端手機占市場總銷量的比例已達33%。也就是說每賣出3台手機,就有一台價格超過3500元。

Canalys的數據還展示了另一個現實:高端手機所占據的33%的份額,已經是目前銷量占比最高的價位,超過了2500元-3499元的19%,1500元-2499元的29%,以及1499元以下的19%。

這意味著高端手機已成為名副其實的市場主流,消費者不僅沒有排斥高端手機,反而用錢為手機廠商的漲價投下了認同票。

手機市場從來都不缺少便宜的中低端機型,因此消費者願意為漲價買單並非只是「周瑜打黃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都在罵,又都在買」的背後,其實有著更深層次的因素。

其實手機漲價這事並不新鮮,2020年前後才是漲價的高峰期,不僅幾乎所有國產手機廠商都一起漲價,且漲價振幅也相當驚人。

以小米為例,彼時小米宣布全面沖擊高端市場。既然是「高端」,產品高不高端另說,價格首先得高端上。 於是小米數碼旗艦系列開始大幅漲價

2016年小米5釋出時起售價還是1999元,到2019年的小米9漲到了2999元,三年漲價1000元。而到了2020年釋出的小米10,起售價直接定為3999元,一年的漲幅相當於前三年之和。

同一年,vivo、OPPO也開始全力布局高端市場,vivo旗艦機型X50起售價3498元;OPPO旗艦機型Find X2起售價更高,直接來到5499元。

已經在高端市場占據一席之地的華為也在這兩年大幅漲價,2019年其釋出的Mate 30系列起售價為3999元,而一年後釋出的Mate 40系列起售價漲價1000元,達到4999元。

手機廠商之所以不約而同選擇在2020年漲價也有自己的理由。2020年被稱為「5G商用元年」,幾乎所有主流手機廠商都推出了新款5G手機。但5G模組並不便宜,雷軍曾在釋出會上表示,「 5G手機多了千元級模組的成本 」。

此外,彼時手機影像能力競爭日益白熱化,手機廠商為了給旗艦機增加賣點,紛紛采用更多的網絡攝影機和更大的傳感器,三攝、四攝從這時起開始流行,而它們最終都反映到了手機成本上。

與此同時,市場正在經歷4G向5G轉換,也助推了消費者的換機需求。於是,綜合因素下,讓手機廠商有了漲價的底氣。

而2020年之後,手機廠商漲價的策略又發生了一些變化,不再著力提高手機起售價,而是拉高售價區間。同樣以小米為例,2020年小米10系列售價區間為3999元-5999元,而2023年釋出的小米13系列則變為了3999元-6999元,在起售價未變的情況下,高配版漲價1000元。

這套組合拳下來,也 難怪大家會吐槽手機漲價過猛

此外,高端市場的新品類——折疊屏手機也是漲價背後的「功臣」之一。

2018年,國產廠商柔宇科技釋出了全球首款折疊屏手機,隨後2019年,三星、華為先後推出了旗下的折疊屏手機,小米、OPPO、vivo、榮耀也在之後紛紛跟進。

折疊屏手機較之直板旗艦手機售價更貴,以華為為例,2021年2月釋出的華為Mate X2起售價高達17999元,比4個月前釋出的華為Mate 40系列起售價足足高了1.3萬元。「高端」都不足以形容,說是手機中的奢侈品恐怕也不為過。而後續其他廠商推出的折疊屏手機也大多在萬元左右。

雖然近兩年隨著折疊屏大規模量產,成本有所下降,但所有折疊屏手機的售價依然在3500元以上,大部份折疊屏手機售價都高於5000元。

根據IDC數據,今年第二季度, 中國折疊屏手機市場出貨量約126萬台,同比增長173.0%;上半年出貨227萬台,同比增長102.0% ,是目前低迷的手機市場裏唯一保持上升趨勢的細分市場。因此,在蘋果還未進入的折疊屏領域,其他幾大手機廠商均把折疊屏作為突破高端市場的橋頭堡。

當然,漲價是一方面,如果消費者不願意為漲價買單,手機廠商也不可能一意孤行。所以,回到最根本的問題,為什麽越來越多的人願意買高端手機了呢?

首先,手機漲價不只是國內特有。根據Canalys數據2017年全球智能電話均價僅為332美元(約合人民幣2370元),而到今年已超過440美元(約合人民幣3159元),6年漲幅為32%。雖然相比國內4年30%的漲幅相比略有差距,但也能 看出智能電話漲價是一種全球性趨勢

從產品和使用的角度來說,互聯網消費內容的變化也反過來影響了智能電話。如今短影片和社交平台已經成為許多人日常生活的一部份,在抖音分享短影片,在小紅書發構圖精良的精修照,在朋友圈展示旅行的意義……都建立在手機背後的網絡攝影機上。

因此它們也催生出使用者對手機影像的高要求,於是廠商狂卷影像技術,什麽一英寸大底、月亮模式、100倍變焦、電影大師模式、計算攝影、萊卡光學、蔡司鏡頭等等層出不窮。

但它們要麽建立在昂貴的硬件成本上,例如一英寸傳感器和多網絡攝影機;要麽與萊卡、蔡司等光學大廠合作,需要付出不低的品牌費與合作費;要麽需要在演算法領域不斷更新叠代,靠人力研發堆疊能力。無一例外,它們都不便宜。雷軍就曾表示,僅僅是與索尼聯合研發的IMX989一顆傳感器就花費了1500萬美元,小米承擔了一半的成本,將近5000萬元人民幣。

所以,如今最優秀的手機影像能力基本只有各家最高端的旗艦機型才會搭載。也因此,如果使用者對手機影像有較高的要求,只能選擇價格也更貴的旗艦機型。

而折疊屏的高速增長也有其理由,首先折疊屏開創了大屏手機新品類,對於商務人士、教師等對文件、辦公等有需求的使用者來說,非常切合。另一方面,折疊屏動輒破萬的售價對部份高端使用者也有彰顯其身份的品牌意義。

當然,必須指出的是,折疊屏手機雖然仍在高速增長,但其出貨量並不算高。今年二季度,折疊屏手機僅占整體手機出貨量的1.7%,依然是一個非常小眾的市場。即使按高端市場(3500元以上)占整體手機市場33%的份額來看,折疊屏也只占據高端市場5%左右的份額,同樣不高。

此外, 更多消費者願意為高價買單的另一個隱藏原因,可能是高端手機的耐用性

售價更高的高端機往往做工、用料更好,硬件配置也更高,日常使用不易壞,也更不容易因為配置過低而被淘汰,例如iPhone 15上的鈦合金外殼和A17 Pro處理器。

根據Counterpoint數據,2021年中國人平均換機周期為28個月,而到今年則變成了43個月,兩年間換機周期時間拉長了50%以上,甚至遠超同時期手機漲價振幅。

因此,如果按價格除以使用時間的單位價值來算,使用者買到手的實際使用價格其實並未增長。就好比,曾經你花2000元的手機兩年一換,而現在4000元的手機五年一換,每年的單位使用成本從1000元/年,變成了800元/年。

換機周期被拉長不單單是使用者不想換機,前提也在於手機的質素能夠支撐使用者延長使用時間。這或許也解釋了在手機市場整體下滑多年的情況下,為何高端手機依然能持續保持增長。

Redmi品牌負責人、小米中國區總裁盧偉冰曾在微博發出「靈魂拷問」:為什麽年輕人不換手機了?

按目前的趨勢來看,短期內使用者換機周期大概依然會越來越長,下一次換機潮可能得等到6G商用或AR/MR等器材普及了。

至於手機廠商是否會繼續漲價,大概也不會延續了,或者至少不會像三年前一樣大漲。但手機均價可能依然會保持增長,畢竟買高端手機的人越來越多是過去5年的趨勢,在已經是存量市場的手機行業,高端手機多賣一部,往往意味著中低端手機少賣一部。

2018年國內銷量第一的手機是OPPO R15,售價2999元,銷量前十的機型中有8款售價低於3000元。而到了去年,第一變成了iPhone 13,售價5999元-8399元,且銷量前三均為iPhone 13系列。 顯然,高端手機實實在在地擠占了原本的中低端市場

根據Counterpoint數據,今年二季度,國內高端智能電話銷量持續增長,對整體市場的貢獻達到歷史最高水平。Counterpoint表示,中國高端智能電話的銷量從2017至2022期間年復合增長率達到了9.8%,這一趨勢清晰地表明,消費者對於高端手機的需求正在逐漸上升。

事實上,「手機越來越貴」的潛台詞其實應該是「國產手機越來越貴」,畢竟iPhone很早就售價破萬了,但大家似乎已經預設了它的「高端」,對它的高售價也習以為常。而這幾年國產手機在沖擊高端市場的過程中過於迅速,以至於價格雖然漲得飛快,但很多人還未從產品和品牌影響力上真正認可它的價值。

不過,正如越來越長的換機周期展現出的越來越好的產品質素,以及從未消失的中低端機型,智能電話市場依然充滿豐富的選擇,大家大可不必為漲價花費過多情緒。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