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手機

美麗的塑膠無需掩飾|硬哲學

2024-09-03手機

不知有多少人和我一樣,掏出 1298 元修理破碎的手機玻璃後蓋時,會懷念過去塑膠手機的時代。

有沒有發現,塑膠手機已經銷聲匿跡了。

今時今日,如果用「塑膠」來做形容詞,多半會聯想到廉價、虛假、不靠譜等負面詞匯——說到塑膠手機,也似乎順理成章地,成為低端手機的代名詞。

曾經,我們只能買到塑膠手機。在手機誕生的前幾十年裏,塑膠材質一直是主流。對手機廠商而言,它是個好東西——成本低、易於加工而且輕便,簡直就是制作手機的完美材料。

2004 年,全球銷量最好的手機中,有 9 台都采用塑膠機身,那時,誰能拒絕一台索尼愛立信的塑膠手機呢?到了近 10 年,為了更好的訊號、更好的散熱、更好的無線充電——塑膠被金屬、玻璃,陶瓷取而代之,淡出了大眾視野。

2004 年的索尼愛立信 T310

我還是懷念那個手機多樣性的年代,每台手機都有自己的設計語言。它們或許美得獨特,或許醜得另類,但最有趣的永遠是下一台。

是塑膠,滿足了一切天馬行空的想象。

美麗的塑膠無需掩飾

功能機時代,每個人的牛仔褲口袋裏都有一部塑膠手機。鼎盛期的諾基亞一年會推出超過 60 款手機,其中絕大部份都采用塑膠材質外殼,原因無他——顏色豐富、可塑性強,還便宜。

即便是進入智能機時代,塑膠也統治了手機後殼很長一段時間,出現過不少令人難忘的經典設計。

其中最經典的作品莫過於諾基亞 Lumia 系列。時任諾基亞材料和色彩設計師的 Tiina Aarras 認為,不同的人會賦予色彩多樣的表達,顏色是讓手機脫穎而出的關鍵——在進入科技行業之前,Tiina Aarras 是一名時裝設計師。

為了找到飽和度最高、最強烈的顏色,她放棄了當時正流行的金屬外殼,而是選擇一體成型的聚碳酸酯塑膠,相較於金屬,這種材料有數百種顏色可選,由內到外都是鮮艷的色彩,而她最終以 CMYK 色系為靈感,敲定了諾基亞 Lumia 手機最早的配色方案。

時至今日,想起諾基亞 Lumia 手機,多彩的塑膠機身依舊是我最強烈的記憶。

蘋果是另一家對顏色抱有執念的科技公司。

2013 年,蘋果第一次在手機領域嘗試雙機策略,推出了采用一體化成型聚碳酸酯外殼的 iPhone 5c,那是手機領域將塑膠材質和色彩結合到極致的代表,當時正處於 iOS 系統語言從擬物化向扁平化過渡的階段,蘋果首席設計師的 Jony Ive 認為,蘋果應該提供一種將硬件和軟件完美結合的體驗,而色彩繽紛的 iPhone 5c 和絢麗多彩的 iOS 7 系統相得益彰。

iPhone 5c 一改以往保守的配色策略,采用與 iOS 7 系統界面相匹配的聚碳酸酯塑膠(Polycarbonate plastic)多彩外殼。蘋果甚至為它專門制作了主螢幕和桌布顏色,以達到視覺上的一致性。

透過一體成型的工藝、多層拋光著色和特殊塗層處理,蘋果將 iPhone 5c 做出了類似陶瓷的「釉面」質感,就像手裏握住一塊奶油。

至今看來,充分考慮到使用者與器材互動每一個細節的 iPhone 5c,可能並非是蘋果最高級的,但一定是最具個性的代表作。正如 Jony Ive 在宣傳片中所說的那樣:

美麗的塑膠無需掩飾。

這也並非蘋果在色彩上作出的首次嘗試。

1998 年,喬布斯作為蘋果公司的臨時 CEO,推出了他回歸後的首款產品——iMac G3。當時市場上充斥著米白色電腦,而 iMac G3 的半透明邦迪藍外殼顯得格外引人註目。

然而,喬布斯對這款顏色並不滿意,他對設計師和供應商破口大罵:

你們這幫垃圾,滾出去!(You guys suck, get the fuck out of the room!)

後來,經過三天的努力,設計師們調制出 15 種新顏色,而喬布斯最終選擇了其中最鮮艷的 5 種,靈感來源於水果的色彩。這些色彩成為 iMac G3 的標誌性設計,直至 2003 年產品停產,這款經典的 iMac 共有 13 種配色,至今仍是蘋果色彩最豐富的產品之一。

不得不提的還有三星,可能是世界上最會做塑膠的手機廠商,擅長把塑膠做成玻璃的樣子,做出金屬的質感,像皮革一樣以假亂真——總之就是不像塑膠。

三星 Galaxy S21,把塑膠機身做出了金屬質感

最早由三星 Galaxy Note 系列推廣的素皮工藝,就是一種由塑膠與其他合成材料制成的人造皮革,如今已經是不少旗艦手機體現商務調性的選擇:

事實上,作為合成材料之王,過去幾十年裏,人類對於塑膠設計的挖掘超乎想象,也誕生了許多讓人拍案叫絕的設計。

無所不能的完美材料

如果我沒搞錯,這項發明會改變未來。

1907 年,43 歲的比利時人利奧·貝克蘭(Leo Baekeland)用一句話為即將到來的新時代拉開序幕。同年,他登上【時代】周刊封面。隨著雜誌與他一同聲名遠揚的,正是改變世界的「塑膠」,一種全合成可塑性材料,他將其命名為酚醛樹脂(bakelite)。

事實證明,「塑膠之父」的結論完全正確。他將這種材質形容為「用途無盡的材料」,稱人類已經打破動物、礦物、植物的分類標準,創造出「第四王國,疆域無邊」。

作為一種具有出色的絕緣性、耐熱性、耐腐蝕性和可塑性的材料,酚醛樹脂幾乎無所不能。

隨後,塑膠家族不斷壯大,以不可阻擋之勢迅速席卷全球。成為了唱片、收音機、梳子、一次性打火機、槍支、家具、咖啡壺、珠寶,甚至走進第一枚原子彈,徹底改變了人類的生活。

一百多年來,這種人造的非自然物質對社會發展影響深遠。那些我們意識到的,或意識不到的一切,早已離不開塑膠。

盡管塑膠價格便宜、隨處可見,但並不等於廉價。

實際上,「塑膠」只是一個廣義術語,涵蓋所有由聚合物制成的材料,配方和組合方式幾乎無限。許許多多兼具高級感和功能性的產品,在這裏獲得了可能性。

戴森之前,誰能想到,吹風機還能這樣設計。透過對 ABS 工程塑膠的運用,戴森才得以設計出造型獨樹一幟的產品外觀,賦予產品極具辨識度的顏色和手感。都是塑膠制成的吹風機,它們可以很不一樣。

以鋁合金旅行箱發家的 Rimowa,在 2018 年推出 Essential 系列。相比堅固但不抗摔的鋁合金,它所采用的聚碳酸酯箱體,優點顯而易見——輕便、扛摔、包容性強。不懼機場的暴力托運,使用壽命更長。

椅子被譽為家具設計中的珠穆朗瑪峰,塑膠也在這裏掀起了設計革命。

總統椅品牌 Herman Miller,旗下的 Aeron 椅被譽為人體工程學技術上的革命,辦公座椅設計的黃金標準,連喬布斯都是其擁躉。它采用專利的透氣復合塑膠面料 Pellicle,可以從多個方向進行拉伸,具有足夠的彈性和優雅的視覺效果,可以裸露在外,無需其他額外的裝飾——這一經典設計被現代藝術博物館(MoMA)納入永久性收藏。

誕生於 1959 年的 Vitra Pantone Chair 單椅,是歷史上第一把一體化註塑成型的椅子。它完全摒棄椅子必須有 4 條腿的刻板設計,呈性感的 S 型,擁有無數鮮艷多彩的配色,成為了 20 世紀最經典的家居設計之一。

塑膠的可塑性,其中蘊含著無限的可能性。

今年,當千元機在卷皮革、卷玻璃和卷巴黎飾釘的時候,Nothing 推出了一款塑膠機身的千元機,而且賣爆了——200 美元的 CMF Phone 1 上市 3 小時,預訂量就超過 10 萬台,是 Nothing 公司歷史上最暢銷的產品。

光看配置,CMF Phone 1 乏善可陳,1080P 螢幕+天璣 7300 處理器,標準得不能再標準的入門級配置,但只要你見過一眼就很難忘記——不是手機,而是螺絲、旋鈕還有塑膠後殼。

CMF Phone 1 的一大特色是采用了有限度的模組化設計,不僅塑膠後殼可以更換,右下角的旋鈕也很有意思,它是一個擴充套件介面,可以連線支架、掛繩或卡包等配件。使用者可以根據個人喜好扭開螺絲,DIY 自己的手機——無論是換一個顏色或質感的後殼,還是給手機裝上一個獨特的小配件,甚至自己 3D 打印一個塑膠小零件,也能安上去。

CMF Phone 1 充分活用了塑膠易於加工的特質,把塑膠外殼玩出了新的花樣,讓使用者設計成為手機設計的一環——顯然,這是其他材料無法輕易采用的設計,是可塑性極強的塑膠才能實作的創新,讓塑膠手機從槽點變成了賣點。

最近幾年,塑膠外殼的手機逐漸淡出主流視野,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也許是為手機散熱做考量,又或者是設計上難以推陳出新,抑或是單純玻璃、金屬材料的成本大幅降低,不需要再花大成本、挖空心思就能做出不錯的質感。

我們並非是否定手機廠商對材質的選擇,只是,塑膠設計依然有值得挖掘的空間——「過時」的並不是材料。

或許,當下就是讓塑膠手機返場的最佳時機。至少,我們無需再用著玻璃後殼手機,再給它套上一個塑膠保護殼。

畢竟,美麗的塑膠無需掩飾。

#歡迎關註愛範兒官方微信公眾號:愛範兒(微訊號:ifanr),更多精彩內容第一時間為您奉上。

愛範兒|原文連結·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