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手機

一部手機買賣檢測報告截然不同,二手平台如此坑人?| 新京報快評

2023-12-06手機

這僅僅是一家平台的問題,還是普遍存在於行業內?

▲資料圖。圖/IC photo

文 | 王言虎

據澎湃新聞報道,近日,博主@猴大腕反映,在透過二手交易平台「轉轉」購機賣機過程中,轉轉銷售手機時出具的質檢報告顯示手機沒有問題,但同一部手機間隔不到半小時再透過轉轉回收時,卻能查出「各種瑕疵」,購入價和回收價之間有較大差價,該博主懷疑轉轉出具「陰陽檢測報告」,欺騙消費者。

對此,轉轉回應,二手商品和新品不同,每一台機器的機況都有差異,這個「非標準」的特點也導致成色判定上存在因人而異的情況,公司將進一步加強質檢標準的培訓,且從即日起推出「7天無理由退貨」服務。

一買一賣之間,二手手機竟然出現了全然不同的質檢結果,這令人費解。平台回應「非標準」的二手商品在檢測判斷上會存在差異,但是,網絡攝影機上有斑點,卻是一個硬件問題,認真檢查不會出現失誤。以「非標準」的理由來解釋,無論如何難以服眾。

對轉轉這種C2C二手交易平台來說,信任是其得以運轉的基礎。平台出具二手商品質檢報告,就是為了在買家與賣家之間建立一座信任的橋梁。類似二手平台還設定了「線上仲裁」之類的機制,其目的都是為了充分保障買賣雙方的資訊透明,實作公平交易。這種定位於第三方獨立檢測機構的設定,應當承擔起買賣雙方的信任期待。

在買和賣的不同環節出現陰陽質檢報告,背後原因其實不難推測:消費者購買時,只有商品質素盡可能靠譜,才能賣出好價錢,檢測報告不妨「寬松」一些;而在回收時,只有檢出點兒毛病,才能壓低價格,檢測盡可「嚴苛」一點兒。一買一賣之間,價格差這就形成了,最終獲益的是店家以及平台。

需要註意的是,@猴大腕在轉賣二手手機時,是透過轉轉線下門店,出售過程的質檢報告也是線下門店出具的。這些線下門店,其實是轉轉的自營店,也即,線上下店交易,平台並不只簡單抽取雙方交易傭金,而是直接從交易行為中獲取利潤。在這種模式下,對線下門店的檢測報告是否還能保持獨立,更值得打個問號。

這是一起登上熱搜的二手商品鑒定糾紛,平台或許還能以檢測失誤、主觀判斷差異回應使用者。然而,關於轉轉檢測報告的投訴,卻絕不是個案。在某投訴平台上,涉及轉轉平台的投訴量累計多達近7.5萬宗,其中質檢報告涉嫌造假成為投訴的重災區,而且不僅涉及二手手機,還涉及相機、耳機等品類。

這意味著,轉轉平台上的質檢報告標準不一,可能已經是一個普遍問題。這僅僅是一家平台的問題,還是行業普遍存在的漏洞?使用者維權成功率高不高?投訴機制是否順暢?這都需要引起監管部門的註意。

二手交易平台的初心,是將社會閑置的資源集合起來,以實作物盡其用,打造迴圈經濟。這建基於透明公平的交易規則。「皮之不存,毛將焉附」,若信任的基礎都坍塌了,這樣的初心又如何存在?

整治陰陽質檢報告,一是平台盡快建立專業的檢測師隊伍,加強業務規範;二是設定行業統一的鑒定標準,提升二手商品鑒定的專業水平;同時,監管部門也要加強對第三方質檢機構的監管,對於渾水摸魚、違規牟利的行為進行打擊與處罰,切實維護使用者合法權益。

撰稿 / 新京報評論員 王言虎

編輯 / 遲道華

校對 / 趙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