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手機

App國際版使用體驗更好?並非廠商崇洋媚外

2024-02-07手機

隨著冰雪季的到來,過去一個多月裏國內的入境遊呈爆發式增長,「Chinatravel」在TikTok、Instagram等海外社交平台的熱度更是迅速攀升。不過國內市場高度發達的移動支付,讓不少習慣於使用實體貨幣和信用卡的外國遊客頗有不適。為此,支付寶國際版(Alipay)又一次進行了灰度測試。

在更新到支付寶的最新版本後,點選「我的」頁面,然後在該頁面右上角進入設定、點選版本切換,即可看到供切換的地區,在常規的標準版之外,已經出現了國際版(推薦非中國內地使用者使用)。切換到國際版後,支付寶的首頁可以說直接「改頭換面」,此前底部導航欄的理財和影片兩欄消失,第一屏除了如火如荼的集五福活動外,就只有中國旅遊攻略、入境小貼士、中國城市指南等為入境遊客準備的內容。

影片和理財,無疑是支付寶試圖從移動支付工具成長為數碼生活開放平台的抓手。此前,超強的工具內容讓支付寶在過去很長的一段時間裏一直處於使用者「即用即走」的狀態,以至於在一眾超級App裏,支付寶的人均單日使用時長最短。為了留住使用者,理財和影片被「相中」,其中代表資產增值的理財擊中了使用者希望「以錢生錢」的痛點,而作為內容化代表的影片,則可以滿足使用者休閑娛樂的需求。

遺憾的是,支付寶在過去十余年間建立的使用者心智並非一朝一夕就可以改變,在絕大多數使用者的認知裏,其依舊是移動支付工具、而不是消磨時間的產品,並且大多數消費者沒能富裕到隔三差五就可以買理財的程度。因此支付寶App裏的理財和影片就變成了使用者的「幹擾項」,這也是為什麽更純凈的國際版會更受歡迎。

實際上不僅僅是支付寶,QQ國際版、微博國際版、嗶哩嗶哩國際版等等一眾國產App的國際版之所以被不少使用者青睞,靠的就是更純粹的使用者體驗,即沒有創作推廣、會員購、服務號、打榜、短影片等臃腫的功能,也沒有無孔不入的廣告。

那麽問題來了,為什麽這些互聯網廠商要區別對待國內和海外使用者呢?

難道真的是因為崇洋媚外,或者說Google Play、App Store的稽核更嚴格,加了各種廣告以及許可權的App難以透過稽核?當然不是,這背後其實就是價格歧視。

國內的App為什麽要加入越來越多的功能、添加更多的廣告,當然都是為了掙錢。準確來說,App功能逐漸臃腫是為了吸引使用者留存,隨著使用者規模的擴張,App面對的受眾內容也會開始分層,只有更加豐富的功能才可以做到面面俱到。

而吸引使用者留存則是為了更好地賣廣告,畢竟廣告是目前全球互聯網行業最為常規的流量變現方式。客戶投放廣告是為了什麽,當然是為了由此讓更多人看到自己的品牌或產品 ,從而開啟市場。一款App想要贏得廣告主的青睞,就需要靠 使用者規模、日活躍使用者數量,但顯然並不是所有使用者都是廣告主的投放物件。

舉個例子,如果是一家國內的零食品牌,顯然就沒有必要投放廣告給海外使用者,畢竟這無異於是問道於盲。 既然沒有需求,就算這家公司知道自己投放廣告的App有國際版,否則肯定是不會花預算去國際版上投放廣告。有需求才會有供給,所以App開發商也就沒必要在國際版上也加入廣告和非必要功能了。

值得一提的是,即使國內商家有出海的需求、希望開拓海外市場,它們打廣告時通常也不會將國內App的國際版考慮在內,而是更傾向於直接在海外知名App上打廣告。以Meta為例,在它的財報中顯示,2023年來自中國的公司在Facebook和Instagram上投放了超過1000億元人民幣的廣告,成為其廣告業務復蘇的重要推手。

因此國際版更類似於一款App最早期的模樣,這一時期App的目標是盡可能地獲得更多使用者。因此為了收獲使用者的青睞,廠商們會不惜花錢來換市場,上線廣告等傷害使用者體驗的舉措更是想也不要想,只有到了需要商業化的階段,廣告及其他繁瑣的功能才會紛至沓來。這一點國內與海外廠商都一樣,如今TikTok、Snap、Instagram、Facebook上同樣是廣告滿天飛。

由於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國內App的國際版現階段根本就不是廠商的核心利益所在,比起掙錢,國際版更像是一個門面,是廠商用於宣傳自己如何國際化的一塊招牌。如果作為一個宣傳工具,國際版反而即不純凈、還有廣告,顯然就說不過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