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手機

原生鴻蒙還有驚喜?這下手機空間有救了

2024-06-28手機

兄弟們,經過這幾天的深入研究,我發現了華為 HDC2024 上很少提及卻很重要的一件事—— HarmonyOS NEXT 在數據管理上變了!

簡單來說,就是 HarmonyOS NEXT 重寫了檔服務框架,推出全新分布式智能數據底座。

基於這個新的數據底座,雲空間將成為鴻蒙數據中樞。

這讓數據更安全可控,同時手機端雲空間的利用率也能得到提升。

這樣說可能大家不太理解,我舉個例子吧。

使用者在小紅書上選一張照片發動態,在以前只能是系統給小紅書一整個讀寫的許可權,好比給一把鑰匙,套用就能看到全部內容。而在 HarmonyOS NEXT 上,系統不會再開放一個完整的許可權,而是在使用者單次授權下,小紅書自己 「 說 」 要哪一張,系統再讓檔服務框架中的照片選擇器 ( photo picker ) 去把這張照片找出來給到小紅書。

這樣的數據管理方式,相當於在數據和 APP 之間,增加了一個類似於管家和保安的角色,杜絕了萬一第三方不老實,透過偷摸存取這些數據來獲取我們私密的問題。

這就是為什麽說數據變得更加安全可控了。那雲空間的利用率也得到了提升,這一點又該怎麽理解呢?

是這樣的,HarmonyOS NEXT 做了一個大動作——就是把雲空間下沈到系統層,進而把端、雲端儲存空間合二為一,讓雲空間在數據管理上發揮更大的作用。

相信大家現在都習慣了用 「 雲服務 」 來存檔、存照片。檔、照片存上網盤後,把原生的刪掉,手機記憶體能輕松不少。但再想拿以前的照片發個微信、朋友圈什麽的,就沒法直接選擇到了,除非你把檔又重新下回來。

但現場華為的專家跟我講,以後 HarmonyOS NEXT 上,雲空間就能解決這個問題。

有了新的數據存取規則後,雲空間就能做到端、雲數據一把抓,統一排程、統一管理。

除此之外, HarmonyOS NEXT 還升級了 「 最佳化器材儲存空間 」 這個體驗。

大家估計都糾結過自己應該買多大儲存的手機吧,前幾年還覺得 256GB 的就行了,買了 256GB 發現 512GB 才夠,買了 512GB 之後又後悔沒買 1TB 。

不光是 「 小而美 」 占空間,其實這幾年手機相機突飛猛進,底大像素高、影片拍的又順手,這些也都是 「 記憶體殺手 」 。

東尼之前也偶爾會用到系統內建的 「 釋放本地儲存空間 」 功能,想起來就點進去,手動定期釋放空間,挪一部份的數據上雲,後面就犯懶了,導致我手機經常滿了再折騰。

然而在 HarmonyOS NEXT 裏,這一整套流程升級成了一個系統開關。

只要你開啟 」 最佳化器材儲存空間 」 ,系統就會自動根據手機空間余量、當前使用習慣、手機功耗等綜合因素選擇最優空間釋放方案,像極了一個全自動化的收納師。

比如它其中一個策略是,手機空間快滿了,就會自動把一部份最早期且使用率極低的圖片搬運至雲空間,很合理好吧。

再加上我們剛才也說了,現在 HarmonyOS NEXT 裏能做到調取雲空間的檔與本地一致的體驗。

所以,哪怕是在雲端的圖片,我們在發小紅書筆記時,也能透過系統的圖片選擇器直接呼叫。

對了,為了節省你的流量費,華為的策略是:圖片在使用者確定選中使用後,才會下載下來。

而且華為因為有專門的網絡最佳化模組,保證下載速度,盡量讓雲端和原生的數據在調取速度上沒有體感上的差別。

這麽一套邏輯下來,既保住了我們手機空間,又能有絲滑體驗,完美闡釋了什麽叫 「 既要又要 」 。

東尼在現場聽完這些描述之後,還是很興奮的,心想這也太方便了,不但能把雲端空間當成手機自己的空間用,就連清理手機空間這個操作都省了,不用再對著手機管家糾結這個檔雲端是不是有備份、刪了之後還能不能找回來。

但細想又忍不住擔憂:這樣對於使用者而言確實是會更方便的。但是站在套用開發者的角度看,這些改動帶來不小的工作量,開發者們會不會直接被勸退了?

面對這樣的擔憂,華為專家跟我講,完全不必擔心。 實際上這樣的做法也給開發者帶來了很大的便利:

比如選擇相片和檔的時候,因為是系統統一提供相簿和檔選擇器,所以套用可以選擇直接調取系統的檔服務框架介面,不用自己再考慮怎麽呈現相簿畫面和選擇邏輯之類的,省心多了。

對於雲空間的寫入開發,則比以前更省事兒了。

以前安卓的開發者們想要讓自己的套用把數據傳到雲端去,就必須自己在程式碼裏植入一個叫 「 同步 SDK 」 的部件。

也就是說,以前要想用華為內建的同步服務,光靠系統還不夠,還得自己修一座連線雲空間的橋。

這不但要求開發者對同步 SDK 非常熟悉,而且光看描述也能看出來,按照這一套邏輯寫出來之後,程式碼的執行效率也會非常低。

只是同步個檔而已,就要走這麽曲折的路。

現在雲空間直接幫你把這個活給幹了,每個獨立 APP只需要接入系統,就能直接呼叫同步服務,再也不需要單獨開發了。 只要把數據和系統對接上,就能用雲空間這個傳送帶,直接數據上雲。

開發者們只需要將數據按照統一的數據標準處理好,剩下就交給系統就可以了。

而且不單是端雲同步,像是什麽共享剪貼簿、拖拽、系統分享等等這些涉及到跨套用、跨器材的功能,也不需要開發者再去重復適配,只要跟檔服務框架說一聲就可以了,它都會處理好。

當時 HDC 現場華為專家跟我說, 就這一項端雲一體化的設計,能給第三方開發者們節省 90% 的程式碼量。

聊了這麽多,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感覺到,數據管理體系這類比較晦澀難懂、離普通使用者比較遠的底層概念,最終也會透過雲空間這樣的上層功能影響到了使用者的實際體驗。

雲空間甚至因為與 HarmonyOS NEXT 數據管理體系有了更緊密的聯系,在數據管理上獲得了更多的可能性,成為鴻蒙數據中樞。

包括我們之前跟大家聊過的 HarmonyOS NEXT 上的 AI 、全場景互聯,這些優秀的體驗都需要出色的系統設計邏輯支撐。

這個道理其實廠商們都懂,也經常在各種場合提起。

問題的關鍵就在於真正開始做的時候,是從體驗和功能側著手,往後再逐步最佳化底層的邏輯;還是直接從底層出發,設計好統一的系統底層邏輯之後,再去適配各種各樣的功能和套用。

很明顯 HarmonyOS NEXT 選擇的是後者,作為一個全新的系統,選擇這樣的思路無疑是極具前瞻性的,當然也意味著要克服更多的困難。

好在從目前的成果來看, HarmonyOS NEXT 算是開了個好頭。

技術上,華為憑借多年的安卓二次開發經驗,對於系統設計可能會遇到的問題,展現出了敏銳的覺察力,及時規避了不少安卓系統上累積多年的弊端。

至於怎麽讓更多的開發者快速接受的問題,除了我們今天講的, HarmonyOS NEXT 能從套用開發者手裏,主動接過一部份的開發工作之外, HDC 上提到的與夥伴共建 「 樣板間 」 ,也體現了華為在降低開發者適應難度上的努力。

那後續已經站在巨人肩膀上的華為,能不能看到巨人一路走來踩過的坑,在自己成為巨人的路上避開這些坑,我們就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