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手機

618手機市場冷熱:線下補貼線上促銷,集體降價打響價格戰

2024-06-19手機

一年一度的618年中大促又到了尾聲。

雖然是偏向線上渠道的大促銷售節點,但線下和線上的手機市場各有其冷熱。受宏觀環境影響,在手機創新乏力的背景下,今年, 以價換量成了各手機廠商刺激銷量的優選, 連蘋果也不例外。在618大促尚未拉開時,蘋果便率先宣布降價,新品iPhone 15系列降價最高超2000多元,以價換量意圖明顯。

以價換量的策略,也讓線下市場顯現回暖。在行業「風向標」華強北的步行街上,諸多手機品牌的直營或經銷門店門庭若市。南都灣財社記者走訪看到,端午期間,手機品牌直營店晚上9時依然有較高客流量。同一時段,在寶安區某實體超市中的手機品牌直營店也聚集著不少人,近30位消費者在華為門店試用新機。

端午期間晚9時深圳某華為體驗店。攝/柴嘉

此外,線下渠道中以舊換新也成為手機廠商頗為重視的舉措之一。南都灣財社記者走訪看到,蘋果、三星、華為等主要線下渠道都有相關標識,部份機型還明確標有政府補貼字樣。

線上渠道方面,在IDC中國副總裁王吉平看來,目前的現狀就像「每天都在過618」,這是電商促銷逐漸日常化對人們感受的影響。今年,618大促取消預售,實則是將整體戰線提前至5月底,拉長了促銷時間,或對5月的銷量有幫助。「但如果從整個5-6月來看的話,最終銷售情況可能不會提升特別明顯。」

廠商秀戰報明顯低調,市場情況或與去年同期持平

今年3月,商務部等多部門先後發文推動「以舊換新」。不過,相關內容主要是指對家電、汽車等大型產品類目,對於手機產品,政策更多體現在完善相關標準等方面。

IDC中國研究經理郭天翔表示,在手機產品方面,以舊換新更多是廠商或平台自己開展的業務。「由於旗艦產品保值率更高,所以這些動作對於高端產品拉動更明顯。此外,在大件家電產品上,消費者消費行為也有一定改變,很多消費者現在更願意選擇平替或二手產品,在節約預算的同時,也能感受到較高的品質。」

回到618智能電話的銷售情況。線上下渠道,政府補貼的加持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深圳地區手機線下門店的銷量。

多位手機品牌代理商向記者表示,自5月31日開始,全深圳的手機直營或代理門店均可參與相關政府補貼計劃——打9折。「在門店購買手機的消費者可以按照商品折扣價後的10%打折,最高不超過500元。」

深圳線下門店補貼活動。攝/柴嘉

端午期間晚間的華強北櫃台一隅。攝/柴嘉

除了政府補貼外,營運商補貼也是電訊供應商刺激線下消費的手段之一,可與政府補貼疊加。不過,多位手機代理商向記者表示,營運商補貼政策主要面向電信新使用者開展,補貼金額通常在800元以上,但消費者需購買至少為期2年的99元套餐才可以使用。同時,這一補貼政策僅針對22歲以上購買者開放。這也讓許多消費者望而卻步,放棄爭取營運商優惠。

線上渠道方面,在王吉平看來,隨著人口密度越來越高,電商在手機銷售中的占比也會愈高,不過,從中國市場角度來看,即便618已經發展十多年,手機在電商渠道銷售的比例依舊在30%-50%內,未來可能更需要「線上+線下」的緊密結合。

郭天翔也認為,在整體市場需求恢復有限的情況下,此次618各廠商還是以加大促銷來增加吸重力。各品牌在618期間資源會對線上渠道傾斜更多,但以傳統線下渠道為主的廠商依然線上下占據更多份額。郭天翔預計,上半年手機市場仍會維持小幅增長恢復,但下半年市場情況或將於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這也意味著,若與去年持平,那麽今年的618大促或也難以刺激智能電話需求出現明顯回升。根據去年同期數據,2023年618促銷季的智能電話市場實則是走低態勢。IDC數據顯示,在2023年「618」年中大促期間,即便在廠商與電商平台雙重優惠補貼,且力度較大的情況下,智能電話銷售同比下降振幅仍超過5%,消費者需求持續低迷。

不過,也有分析師持更樂觀態度。Counterpoint高級分析師Ivan Lam認為,「非蘋果品牌通常在一年內推出兩輪新產品,當前大多數手機品牌,特別是中國的手機品牌已經完成了上半年的產品叠代,在 3 月至 5 月期間推出了各種價格範圍的新產品。許多中國手機廠商將在618期間推動中低端產品的銷售,包括清庫存,因此2024 年二季度中國市場手機出貨量有望出現個位數的增長。」

此外,相比往年手機廠商從大促開始到結束都積極地預熱成績、釋出戰報,今年雖然各頭部廠商仍有釋出,但明顯要低調不少。截至6月19日上午,小米、OPPO、榮耀、魅族、努比亞等手機品牌相繼釋出戰報,但均對銷量數據閉口不談,更多的是公布某款機型在同段位機型中的銷量排名,或與去年同期相比的銷量增長數據。

而非頭部廠商的others們戰報則更加冷清。以中興通訊旗下的努比亞手機為例,去年其618的戰報還公布了在天貓、中興商城、抖音等多平台的數據,今年的戰報就只公布了其在京東平台的銷量唯一一項數據,可見銷量情況慘淡。

蘋果降價施壓安卓廠商,集體降價打響價格戰

此外,去年華為重返國內手機市場後,拿回了一部份曾屬於自己的市場份額,也占據了其他手機品牌的市場。IDC一季度跟蹤報告顯示,華為自去年8月底回歸以後,今年第一季度已經並列中國市場第一,同比增幅超過100%。

走訪過程中,多位渠道商向記者反映,相比其他品牌的手機,華為確實是目前國內手機品牌中的「硬通貨」,「無論是新款釋出前還是釋出後,和其他牌子相比,華為賣的最好,部份機型有時處於缺貨狀態。」

華為的回歸也確實分食了其他手機品牌的市場。郭天翔向南都·灣財社記者分析,從去年回歸以後,主要以Mate60系列,Pocket2 和Pura70系列等旗艦系列為主,受到華為影響最大的是蘋果。中端Nova12系列,尤其是5G版本貨源並不多,所以對於其他中國廠商的影響暫時有限。

本次蘋果在大促之前的率先降價也創下其史上最大一次降價。以電商平台的價格來看,iPhone 15的標準款起售價大概為5199元,iPhone 15 Plus起售價5699元,iPhone 15 Pro最低5999元……與去年9月份新品預售價格相比,新品iPhone 15降價最高超過2000多元,相當於平均預售價格的七五折。

多位分析師認為,蘋果的降價或給其他手機廠商帶來壓力,價格紛紛集體下調。「華為在618開始的時候並沒有什麽價格優惠,一般就是送個華為care。但是在競爭壓力增加的情況下,一直價格堅挺的華為也開始有了降價。」郭天翔表示。

早已進入紅海內卷階段的智能電話,仍在等待更吸引人的創新點。

采寫:南都灣財社記者 嚴兆鑫 實習生 柴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