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寵物

貓咪叼老鼠給主人,這是在報恩嗎?真相和你想的不一樣!

2024-02-20寵物

每當發生地震時,網上總會出現不少「動物報恩」「動物救主」的新聞。其實,地震學界和動物學界早就形成了共識,動物無法預測地震。

從動物行為的角度來說,某些個體,比如犬只,或者貓咪叼老鼠給主人,有可能會受到動物本能的驅使, 做出一些看起來是在「維護主人」「保護人類」的行為。這些情況其實都存在動物行為自身的邏輯,並不適合作過多的闡釋。

圖片來源:抖音截圖 上下滑動檢視更多

對一些動物行為的誤解

近年來,得益於國家和國際社會的重視,野生動物保護逐漸走入大眾的視野。隨著網絡媒體和社交平台的興起,大熊貓、羚牛、兔猻、雪豹、野象……眾多動物形象成為「流量明星」,收獲了大量網友的關註評論。

然而, 我們經常能看到一些偏離事實的觀點輿論,以人類的需求和情感對動物進行理解。

例如一些家喻戶曉的「科普」文學作品,強調動物「有靈性」「通人性」並進行擬人化的情感描寫,希望「借此喚醒人類的良知,不要再屠殺這些動物」;前些年更有廣為流傳的「環保」文章,把一些野生動物死亡事件解讀為動物在惡化的自然環境下主動「自殺」;此外還有給大熊貓取名,就是一定程度賦予了人類情感,給寵物穿衣穿鞋,事實上也並不是寵物們所需要的,而是人類自己的想法強加於寵物身上等等。

圖庫版權圖片,轉載使用可能引發版權糾紛

有的人可能會覺得,此類輿論出發點是好的,也可以推動社會對於野生動物福利命運的關註和改善,無可厚非。

但是這樣做是否有潛在的問題呢?當一個錯的論證去服務對的初衷,這種為部份人津津樂道的「魔法打敗魔法」我們應該怎麽看待?

我認為,做成一件有意義的事情,存在很多方法和道路,但並不是所有方法都正確,不是所有道路都走得通。用錯誤的方式接近正確的目標,很可能是一種錯誤,也無法最終實作目標。 我們不應該以這樣的方式宣傳環保和野生動物保護。

為什麽不應該把人類的情感和需求

投射到動物身上?

① 首先,這種思維所表現出的關心,往往與動物的實際需求相差甚遠,很可能對野生動物並沒有好處。

例如作為在野外獨居生活的大型食肉類動物,大熊貓的個別圈養幼體在適齡脫離母親照顧時,在網絡平台上被誤解為「強行拆散」,部份公眾要求飼養機構做到「母子團聚」,這顯然與大熊貓的自然習性相悖。

除此之外,老年大熊貓的正常體型被傳為「營養不良」,而必要且符合倫理的身體檢查被解讀成大熊貓「遭受虐待」。這些「關心」除了給飼養機構帶來工作上的負面壓力外,並無益處。

此前大熊貓「寶泉」瘦得皮包骨,引發廣泛關註。後續,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回應稱,該熊貓是毛少顯瘦,體重在正常範圍,沒有健康問題。圖片來源:網絡截圖

② 其次,就算是這樣的輿論最終提倡的是正確的做法,其意義也非常有限,而副作用非常明顯。

用人類的思維和感情去理解動物,本質上還是一種人類中心主義的思維。情感投射也特許以促進對一些野生動物的保護,但也可以妨害野生動物的生存甚至人類自身的利益。

例如,家貓是廣受喜愛的伴侶動物,但是不少飼養者認為可以自由在室外遊蕩的散養生活符合家貓的福利。如果僅僅憑借「快餐式」的情感投射而去散養家貓,那麽家貓會給本地原生物種帶來無法應對的濫殺和隨之而來的族群衰退,還會接觸各種威脅自身的病原體和其他安全隱患,甚至促進人-寵物-野生動物間的疾病傳播,貽害無窮。

當喜愛擬人化動物的人們發現自己的心頭所好並非「可愛」「有靈性」甚至參與殘酷的生存競爭,這種錯位的喜愛如何安放?反過來,情感投射有正面就有負面,蛇、蜘蛛等動物是生態系重要組成部份,然而「冷血」「惡毒」等傳統文化印象,經常導致社交平台由於擔心受眾厭惡而避免相關科普宣傳內容的投放,如此怎能助力保護完整的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環境呢?

圖庫版權圖片,轉載使用可能引發版權糾紛

③ 最後,哪怕對動物的情感投射完全不造成實際問題,以錯誤的思維感情進行認知和決策也不符合人類社會的發展趨勢。


作為建立了文明的智慧物種,我們人類進行科學探索、了解世界,不正是想要知道世界本來的面目嗎?追求真相,是我們智慧的本質和目的;我們的社會大眾,一定有權利和能力去面對真相。

不了解事情的真相,一個人永遠不知道哪天會做錯事。 不用正確的知識和邏輯來進行科普宣傳,我們永遠不知道什麽時候會被真正可怕的謠言徹底打趴下。

這就是為什麽不適合用謠言宣傳正確的事:歸根結底,這不是正確的道路,達不到我們想要把所有事情做對的目的。真實世界中並不只有一個物種要保護,萬事萬物之間都有聯系。

當我們在一個話題上偷懶,以簡單而錯誤的邏輯示人,那麽當簡單的邏輯和草率的情感充斥社會的時候,我們就是為有害的謠言準備了最好的培養基。傳謠,我們就輸了。

在物理課中,我們會學到熱力學第二定律,告訴我們有序狀態的維持註定是需要耗費能量的。辨清事實、建設運轉良好的理性社會,永遠不會是最省力的路,也無法用最簡單的情感來實作——而最簡單粗暴、最不需要付出能量的路,通向謠言、混亂和社會的退化。

以己所欲,施於自然,遠不是我們應該做的全部;如果我們對自己的情感和智力如此看重,如果我們對野生動物自由而野性的靈魂有真正的尊重,我們應該做更多——起碼,我們應該了解真相,而不是盲目地投射自己的情感需求。

怎樣做才更有益?

偉大的動物學家愛德華·韋遜曾寫過一本書,論證來自於自然荒野的人類具有天生的「親生命性(biophilia)」。對野生動植物生命的本能喜愛,自然是我們保護自然、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必要基礎。

但是,在懷著這種情感的前提下, 對野生生物及其環境的科學調查和研究才是我們制定合理的環境保護政策、推動有效的野生動物保護實踐的真正基礎。 思考和討論真相,是正確判斷、解決問題、減少痛苦的必經之路。

圖庫版權圖片,轉載使用可能引發版權糾紛

今天,對大熊貓、雪豹等「網紅」動物來說,野外族群的健康存續仍然受到諸多威脅,人類活動影響導致的生境破碎退化、家畜和流浪動物侵占領地乃至直接攻擊、人獸沖突等等實際問題,都有待於公眾深入了解和推動改變。

有了 客觀尊重的喜愛和衷心理性的關註 ,每個善良而有責任感的公民都不需要短暫的憤怒或是盲目的激動來點贊轉發、實踐正義。只要我們關心社會、環境和子孫未來,那麽不需要錯誤的情感投射,我們也有全部的理由去保護這些美麗而獨立的生靈。

生而為人類,我們最大的天賦是理性,我們的責任比簡單的情感投射更大。人類文明的進步,必須是從每一點真相、每一個願意思考的瞬間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