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寵物

讀方誌 行貴州 | 不可貌相的世界名犬——下司犬

2024-10-16寵物

中國是犬類大國,種類繁多。據【黔東南州特產誌】載,黔東南州麻江縣下司鎮居民居住於深山峻嶺之間,過去林深茂密,山高路險,野生動物較多,對當地人民的生活和安全造成了困擾。深居於此的人們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面對嚴峻的環境和兇猛的野獸,展開了一系列應對,其中便包括了馴養犬類。

馴養犬類的首要之事便是選取種類。在眾多的犬類中,無論是體型大小還是外貌特征,在大多數人眼中下司犬的顏值難免顯得有些「不盡如人意」。可就是這麽個「其貌不揚」的下司犬脫穎而出,成為了當地看家護院和外出打獵的得力助手。

下司犬「長蔗稈毛」(左)與「短蔗稈毛」(右)。 顧先文 攝

下司犬有個好聽的原名:白龍犬。犬頭大、額寬平、腰平直、眼鼻紅、足趾緊、尾直立。因其全身雪白,在山中狩獵時快速穿梭於林中,遠遠望去宛如白色長龍而得名。民間也流傳著「虎頭蛇腰鼠尾肘子腳,空鼻紅眼耳直立」這樣的順口溜,描繪了下司犬的外貌特征。

現如今下司犬卻很少被喚為白龍犬。一方面是因為下司犬原產地為黔東南州麻江縣下司鎮,這麽稱呼更為親切、接地氣。另一方面則是因為一個傳說。

相傳在清乾隆時期,巡撫大人在貴州黔東南巡視之時發現了擅長捕獵的白龍犬。巡撫大人知道乾隆皇帝喜愛打獵,便買下了白龍犬獻於乾隆皇帝。一次狩獵,乾隆皇帝帶上了白龍犬,只見白龍犬一犬當先,迅速搜尋並追上了一頭野豬,成功將其捕獲。乾隆皇帝大喜,高興之余要獎賞此犬,便詢問巡撫此犬之名。古時皇帝被稱為「真龍天子」,而白龍犬一名中帶了「龍」字,則是犯了大不敬。巡撫為了避免沖撞乾隆皇帝,臨時因地改名為下司犬。據此,白龍犬一名便冷落下來了,但卻也打響了下司犬的威名。

據【黔東南州農業誌】載,貴州下司犬是經過貴州人民長期以來選育並培養的地方品種犬。早在嘉慶十三年(1808)時,作為商埠的下司鎮成為當時的重要交易碼頭,而官家富人習慣於養犬護院,便逐漸形成了一股養犬風氣。當地的下司犬兇猛勇敢,領地意識強,忠誠度高,同時又乖巧聽話,自然而然被官家富戶選去看家護院。

下司犬外貌「草率」,實力強悍。據【重刊清平縣誌】載,貴州省凱裏市自古便存在野豬、野山羊等大型野物。野豬是一種破壞力大、食量大、繁殖能力強的動物,損毀的糧食和農田不計其數,當時的人們對成群結隊的野豬無計可施,苦惱不已。直到發現下司犬面對比自己體型大好幾倍的野豬時並不怯場,不僅能夠反殺野豬,並且還能夠主動去捕獵,因此在野豬再次盜食糧食時,便讓下司犬出去驅趕和獵殺野豬。野豬在下司犬的攻擊之下死傷慘重,再不敢輕易下山,糧食和農田也得以保存,自此下司犬正式成為了當地人外出打獵時的忠誠夥伴。

在我省出版的【貴州省烈性犬名錄和大型犬肩高與體重標準】中,德國牧羊犬位居其一,屬於大型烈性犬。1938年冬季,國民黨陸軍通訊兵學校西遷至麻江縣,在下司玉皇閣設立了軍犬所。下司犬在軍犬所中與德國牧羊犬決鬥中大獲全勝,名聲大噪。當時中國正好有參與國際獵犬大賽的機會,軍犬所所長李丹秋便帶著下司犬千裏迢迢渡海參賽,在國際獵犬大賽中一舉榮獲第三名,打響了世界名犬的名號。由此下司犬成為了中國唯一一種世界級獵犬品種、世界名犬排名第三的中華名獵犬,實至名歸。

下司犬。顧先文 攝

在前不久的第二屆貴州村BA總決賽上,貴州村BA官方邀請現場觀眾參與互動活動:若有人能夠投進三分球,即可立馬帶走一只下司犬幼崽。這一獎品將現場氣氛拉至高潮。下司犬也再一次以榮譽之名,透過互聯網展現在世界面前。

為了保護和發展純種下司犬,據【下司鎮誌】記載,下司鎮於2002年起,建立了繁育保種提純基地。2004,【貴州日報】刊發【保護純種世界名獵下司犬】一文。2005年,麻江縣原畜牧水產局開展了對下司犬的保種開發利用工作。2007年,貴州省質素技術監督局正式釋出實施【貴州下司犬】地方標準。2008年,下司犬保種繁育基地繁殖出1000多只純種下司犬。2009年,下司犬透過農業部國家畜禽遺傳資源委員會審定。2010年,下司犬進入國家畜禽遺傳資源名錄,同年,貴州省科技廳、貴州省公安廳將下司犬警用犬選育及套用平台作為科研重點科研專案立項。2012年,在各方力量的共同支持下,純種的下司犬數量逐漸增加,數量達1萬多只。2017年,下司鎮有30余個養殖基地,有800余戶散養銷售戶,在貴州各地建有下司犬純種提純養殖基地。

>>>>>>>>>>

相關連結

讀方誌 行貴州|誌書裏的廉潔之脈

讀方誌 行貴州 | 三都大橋墨點:從望江興嘆到美好記憶

讀方誌 行貴州 | 三丈水,一個河谷的傳奇

讀方誌 行貴州|鮑家屯:歷史即當下,往事不如煙

讀方誌 行貴州|虎門巷:見證貴陽過往的老巷子

讀方誌 行方誌 | 青溪鐵廠史話: 中國鋼鐵重工業的發端

讀方誌 行貴州 | 「豉辣」食話

讀方誌 行貴州 | 地方誌中「父與子」的故事

讀方誌 行貴州 | 「黃小西,吃晚飯」,徐霞客打卡了兩處

讀方誌 行貴州 | 地方誌勾勒的貴州茶圖景

讀方誌 行貴州|【遵義府誌】的「副產品」—— 從【桐梓詩略】【播雅】到【黔詩紀略】

讀方誌 行貴州 | 梵凈山:恐是神仙居,可見不可掬

讀方誌 行貴州 | 萬峰林:磅礴數千裏 西南奇勝處

讀方誌 行貴州 | 竹都話竹

讀方誌 行貴州 | 西江千戶苗寨:千年時光蘊養的第一大苗寨

讀方誌 行貴州 | 五部縣誌裏的荔波身影

讀方誌 行貴州 | 徐霞客點贊安順:城垣峻整 街衢宏闊 市集甚盛

讀方誌 行貴州|大夏百年 尋脈貴州

讀方誌 行貴州|鎮遠古城,地域文化「盆景」 各路「神仙」聚會

讀方誌 行貴州|安順是一座瑩白的石頭城

讀方誌 行貴州|貴州最早教育先賢的星辰大海

讀方誌 行貴州 | 村超·鄉村師範·黃質夫

讀方誌 行貴州 | 畢節養蜂史話

讀方誌 行貴州 | 鄭珍成為比肩偶像尹珍的碩儒

讀方誌 行貴州|鬥牛相思,交流和情誼綿綿無絕期

讀方誌 行貴州|古往今來的石阡人,是這樣泡溫泉的

讀方誌 行貴州|石牛口,一個不該遺忘的地方

讀方誌 行貴州 | 護國英烈傳

讀方誌 行貴州 | 首批官費留學生與首家公立醫院

讀方誌 行貴州 | 貴州舊誌中的土司書寫與土司形象

讀方誌 行貴州|尋著方誌看白雲

讀方誌 行貴州|古韻悠悠巢鳳寺

讀方誌 行貴州|在村誌裏尋找鄉愁

讀方誌 行貴州 | 護國英烈傳

讀方誌 行貴州|隆裏所村:600年前那位建築設計師,請收下我的膝蓋

讀方誌 行貴州|六盤水黃土坡,不見黃土不見坡

讀方誌 行貴州|貴州土司從被動修誌到主動存史

讀方誌 行貴州 | 吳中蕃兩修【貴州通誌】

讀方誌 行貴州|貴陽亭台樓閣的隱秘往事

讀方誌 行貴州 | 遵義舟水橋與八五廠的變遷

讀方誌 行貴州 | 「廣濟」古橋 曾經的交通要道

讀方誌 行貴州 | 從貴州「惜字塔」說起

讀方誌 行貴州|貴州「飛地」趣話

讀方誌 行貴州|貴州第一位狀元曹維城文武兼備笑傲江湖

讀方誌 行貴州 | 相寶留雲

讀方誌 行貴州│ 魁膽村:「杉君子」的奇幻漂流

讀方誌 行貴州|從江高增侗寨「吃新節」吃的啥?

讀方誌 行貴州|黔東南白酸的悠遠歷史

讀方誌 行貴州 | 「牛癟」和白酸一樣,古已有之

讀方誌 行貴州 | 安龍招堤,你知道它的由來嗎?

讀書誌 行貴州 | 夜郎壩1300年坐不更名的歷史密碼

讀方誌 行貴州|梁啟超的貴州朋友圈

讀方誌 行貴州|為什麽鄭珍和莫友芝不願意承擔【貴陽府誌】的編撰

讀方誌 行貴州 | 貴州第一座鐵索橋——盤江鐵索橋

讀方誌 行貴州|貴陽有座甲秀樓,半截插在雲裏頭

讀方誌 行貴州|湄潭茶語

讀方誌 行貴州 | 順著【遵義府誌】的線頭,牽出許多惺惺相惜又一脈相承的人和事

讀方誌 行貴州│【黎氏家譜】,讓家譜從私家譜牒變成折射明清黔北社會的歷史文獻

讀方誌 行貴州|貴陽交際處的前世今生

讀方誌 行貴州|舊時餐飲廣告中的貴陽美食淵源

讀方誌 行貴州│ 把沙灘村作為「方誌之旅」首站,至少就沒輸在起跑線上

讀方誌 行貴州|在誌書與現實的遙相呼應中,體會一方土地的生生不息

讀方誌 行貴州|「橋梁博物館」裏的古代橋梁

策劃/黃蔚 舒暢

學術支持/貴州省地方誌編纂委員會辦公室

文/廖鑫鑫

編輯/黃若佩

二審/姚曼

三審/黃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