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寵物

中國人象征愛情的鴛鴦,其實雌雄都很花心?最初竟代表兄弟情深?

2024-03-11寵物

中國人的結婚用品上總會有鴛鴦,可很少有人知道, 最初老祖先都是用鴛鴦象征兄弟之情 ,和愛情沒有半點關系!

七八十年代的結婚用品,少不了鴛鴦的造型

而且真正的鴛鴦全都是花心大蘿蔔, 雄鳥和雌鳥交配產卵後拍拍翅膀就走,雌鳥也會找「冤大頭」幫忙養孩子。

這樣離譜的鴛鴦,怎麽會被中國人當成愛情鳥的?

80年代的鴛鴦枕巾

露水夫妻

「得成比目何辭死,願作鴛鴦不羨仙」,唐代詩人以鴛鴦為喻,將愛情上升到了一種常人難以企及的高度。

這裏的鴛鴦在古代其實是兩種鳥,「鴛」為雄鳥,「鴦」為雌鳥,「鴛鴦」一詞並列稱呼,體現出雌鳥與雄鳥成雙入對的生活習性。

這種成對出現的情況,多發生於每年4月下旬的求偶期,這時的雄鳥會緊跟著雌鳥,或一起追逐飛行,或相互梳理羽毛,形影不離。

雄鳥還會捕捉小魚餵給雌鳥,睡覺時會用翅膀守護雌鳥,一副稱職丈夫模樣,叫無數的青春女子,看了也想找一個這樣的暖男相伴。

雌鳥被雄鳥的熱忱打動後,答應與其結為夫妻,之後一起建造巢穴,準備繁衍計劃。

建好巢後,雌雄兩鳥雙雙飛入水中,這時雄鳥向雌鳥曲頸點頭,以示交尾意願。

雌鳥會意,向前遊一段距離後,不斷地將自己的尾巴翹起,雄鳥緊跟著躍到雌鳥背上,接著雌鳥沈入水中,僅頭部露出水面。

大約進行4到5次,每次2秒鐘的交尾儀式結束後,雌雄兩鳥飛回到岸上,梳理著自己的羽毛。

此後,露水夫妻的雌雄兩鳥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後續的產卵、孵化、育雛都由雌鳥全權負責,與雄鳥毫無瓜葛。

雄鳥的接下來要做的,是尋找新的配偶,留下更多的血脈。

繁殖期的雌鳥同樣是一對多地發展戀愛關系,就算已經尋得伴侶,還是有可能投入到其他雄鳥的懷抱。

如果雄鳥死亡或失蹤,雌鳥會另尋新歡,或者是直接找之前的老情人續前緣,讓它幫忙撫養不屬於它的孩子。

鴛鴦的最初物種

雖說鴛鴦不懂人類那種愛情觀,但古人卻能明辨,將愛情的願景寄予關系如此混亂的鳥上,實在有些荒唐。

不過,古人並沒有我們所想這般愚昧,或許不是他們寄托錯了,而是我們今天的鴛鴦,跟那時的鴛鴦,並不是同一物種。

明【食物本草】中的鴛鴦

關於鴛鴦的描寫,南宋的【爾雅翼】就提到過:「其大如鶩,其質杏黃色,頭戴白長毛,垂之至尾,尾與翅皆黑。」

如今的鴛鴦腦袋上是銅赤、紫或綠色的羽冠,並無可見的白而長的羽毛,與描述不符。

有人經過多方考證,發現如今的赤麻鴨才最符合文獻所說的鴛鴦。

赤麻鴨與如今的鴛鴦同屬於鴨科,全身為橙黃色,尾巴上面有黑色的覆羽,翅膀上的初級飛羽為黑褐色。

這裏的飛羽指的是鳥翅膀上的羽毛。飛分三種:初級飛羽、次級飛羽以及三級飛羽,初級羽是生在在腕骨、掌骨和指骨上的羽毛

雖然赤麻鴨頭上白毛並沒有垂之至尾,但形象與文獻中描述的鴛鴦有九成相似。在敦煌莫高窟的唐朝壁畫中,時常出現的白頭鴛鴦,從外觀看很像赤麻鴨。

莫高窟壁畫裏中唐時期的鴛鴦

赤麻鴨頭上的白毛,與人們白頭偕老的美好愛情不謀而合,因而更有可能是愛情鳥鴛鴦的最初物種。

而且赤麻鴨是典型的一夫一妻動物,更加符合人們對於愛情的預期。

赤麻鴨在尋得合適的配偶後,會忠貞不二地一起生活,不再對其他的鳥動心思。

每年4月中旬到5月上旬,是赤麻鴨一年一度的繁殖期。

夫妻二鳥會來到開闊的平原草地地區,尋找合適的洞穴一起建造巢穴,然後每天產1枚卵,大約產6-15枚卵後,由雌鳥擔任孵化工作。

這個時候的雄鳥會默默守護在巢穴周圍,一旦有入侵者靠近,會用叫聲給雌鳥發去資訊,或者擺出攻擊的架勢,將侵略者嚇退。

孵化期間,雌鳥在每天中午離巢一次,離開鳥窩時會用絨羽將卵蓋住,之後再隨雄鳥一起覓食。

歸來以後,兩只鳥會一起飛回到巢中,之後雌鳥繼續孵化,雄鳥則到警戒區域繼續站崗放哨。

雛鳥被孵化出來後,會跟著父母一起在水塘中活動,有時會爬到父母的背上玩耍,其樂融融。

到了7月底,雛鳥會在父母的帶領下回歸群體,到9月下旬到10初,一家人隨著群體一起南下越冬。

這種夫妻生活看起來平平淡淡,卻是人類所向往的愛情真諦,更符合古人文字裏的鴛鴦形象。

有打油詩:「脖系黑圈似紳士,羽身赤黃顯高貴。忠貞不二‘真鴛鴦’,美名卻被鸂鶒(xī chì)盜。」

此詩毫無韻律美感可言,卻直白地說明了一個事實,「鴛鴦」其實就是赤麻鴨,在繁殖季,雄性赤麻鴨的脖子上會有一圈黑環,正如詩裏說的「脖系黑圈似紳士」。

盜它名的鸂鶒,其實是被稱為紫鴛鴦的另外一種鴨科動物,別名又叫溪鴨。

鸂鶒長著艷麗的羽毛,深受人們的喜愛,古代常用它們作為各種裝飾圖案,唐代宗女李倕墓中,就出土以鸂鶒作為形象的飾品。

唐李倕墓出圖的配飾

到宋、金時期,皇後所戴的龍鳳花釵冠,上面也是點綴著鸂鶒。

宋代鸂鶒紋金帔墜

或是鸂鶒外形好看,人們樂意用它象征愛情。或是鸂鶒二字既難寫難讀,人們慣用它的另外的名字,紫鴛鴦。

漸漸地,這個紫字開始淡化,真正的鴛鴦赤麻鴨,也隨著淡化,直到人們再不知道鴛鴦原是赤麻鴨時,偷梁換柱便已完成。

鴛鴦的文化演變

如今人們說起鴛鴦,想到的一定是愛情,但在以前,鴛鴦指的卻是兄弟之間的情誼。

在南朝的昭明文選中,有一首蘇子卿所作的【別賦】,這裏截取前面幾句:

「骨肉緣枝葉,結交亦相因。四海皆兄弟,誰為行路人?況我連枝樹,與子同一身。昔為鴛與鴦,今為參與辰。」

從詩中「兄弟」二字就可看出所表達的情感,關於「鴛鴦」一句,意思是以前我們像鴛鴦一樣形影不離,如今卻如天上星辰,相隔甚遠。

竹林七賢之一的嵇康,在【贈秀才入軍】中,也寫到鴛鴦:「鴛鴦於飛,肅肅其羽。朝遊高原,夕宿蘭渚。」

此詩是嵇康為參軍的兄長所做,用的是比興手法,借用在一起如膠似漆地生活的鴛鴦,來比喻兄弟之間的親密感情。

在西晉時期,有兩兄弟一位名陸雲,一位名陸基,兩兄弟在文學上都有很高的造詣。

當時另一位有名的文學家鄭峰曾寫詩送給陸雲,其中就用鴛鴦指代陸雲陸基兩兄弟。

這裏的鴛鴦就不單指哥倆感情好,更多是說兩兄弟的文學造詣高。

清代鴛鴦圖

鴛鴦作為兄弟的意象,在三國以及兩晉時期較為盛行,到了唐朝時期,才漸漸開始用於描寫愛情。

其中最有名的就是盧照鄰在【長安古意】中的那句:「得成比目何辭死,只羨鴛鴦不羨」。

這句詩語出驚人,使得其他有關鴛鴦的詩句黯淡下來。1980年版的【辭海】將這句詩收錄其中,「鴛鴦」一詞也固定成象征夫妻感情的愛情鳥。

當時使用【辭海】的人很多,一經傳播,鴛鴦所代表的兄弟情逐漸消失,人們一想到了這種鳥,首先就想到了愛情。

結語

從古至今,象征愛情的鳥就有很多,古代男方給女方下聘禮,會送出一對大雁,以表達愛情的專一,牛郎織女的傳說以喜鵲搭橋,詩人常以紅嘴相思鳥寄托思念之情。

紅嘴相思鳥,俗稱相思鳥、紅嘴玉

對於鳥類來說,一夫一妻或一夫多妻,都只是為了更好地繁衍後代而做出的選擇,根本無關愛情與花心。

但多變的人類,總喜歡用形成固定模式的動物來寄托情感,希望愛情就像自然定律一樣,不可更改。

但真正的愛情,是遇到對的人,再走下去。如果兩人的方向一致,又何愁中途離散。

參考資料:

【「白頭偕老」輸給顏值爆表——古代的鴛鴦和鸂鶒】微博 擷芳主人

【「鴛鴦」一詞最早竟然是用來形容兄弟的?為啥現在用來形容情侶了】hello翔

【忠貞不二的恩愛夫妻——赤麻鴨】梁俊乾

【達裏諾爾野鳥:比翼鳥——赤麻鴨】達裏諾爾野鳥

【雲南生物多樣性數碼化百科圖譜】脊椎動物·赤麻鴨:比翼白頭的我們,才是古人最早認證的鴛鴦呀!】雲南網

【中國最忠貞的鳥,其實並不專情還很花心,被誤傳了上千年】雪靈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