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作者:北風雪林
過去幾年,京東方和TCL作為國內顯示器行業的龍頭,一舉改變中國「缺芯少屏」的落後局面,在顯示器行業率先實作「國貨崛起」。
京東方的王東升與TCL的李東升,被稱為「中國雙升」,很多人卻不知道,今年上半年全網熱議最做的「中美電視行業對比」的大爭論,就是TCL的董事長李東升最先提出的。

「根據今年一季度釋出的公開數據,美國3以多人口,2023年卻銷售了4000多萬台電視機,咱們人口是美國的4倍,2023年卻只買了3656萬台」這一言論數次登上熱搜,仔細梳理,會發現這段話是李東生作為人大代表,在今年兩會提建議時,接受媒體采訪時說的。
最近幾年,京東方和TCL都將國產大屏的性價比卷到極致,讓南韓三星都不斷萎縮全球市場份額,可是作為產業龍頭,他們都看到了自家產品國內賣不動,完全依靠出口市場的巨大風險。
中國2023年的電視銷量,已經是連續多年萎縮後,繼續同比下跌8.6%的結果,在性價比壓到極致之後,50~60寸電視都到了2000以下的價位,所以賣不動肯定不是國人買不起的原因。
全網圍繞電視市場不斷萎縮的討論,集中在咱們國人越來越不愛開啟電視機這個問題上。
相信這個問題,過去幾年大家都有和身邊人討論過,而且網絡上形成了比較集中的「兩大固定觀點」。
第一個普遍觀點是:如今的電視開機後作業系統太復雜,收費套路太多,應該回到過去開啟電視就直接選台看的模式。
每隔一段時間,抨擊電視界面操作復雜,導致中老年人不愛開電視的聲音總會登上熱搜,似乎把電視「回歸到」開機就是幾十個中央和衛影片道的狀態,大家就願意看電視了。
事實真是這樣麽?
許多電視買回來最初幾天操作確實麻煩,可如果下了小電視的APK,或者是接了電信網絡機頂盒,習慣進入電影片道的操作後,並不復雜。
可大家回憶一下,今天的你,真的還能習慣不能快進不能跳廣告,不能倍速的看衛視台電視節目麽?
在手機影片平台與電視台同步播出的劇集,為了你省事,我幫你把「復雜電視操作流程」操作了,你就願意坐在客廳看電視,而不是在手機上「便捷觀看」麽?
所以開機流程復雜,對於中老年群體來說,確實是一個痛點,但是當今電視制作公司們,都還沒有一家承認將不能熟練操作電視機的中老年人作為主力收視人群的。
因為這類電視都難以操作的人,他們也很難熟練操作網購,就不會成為「廣告商家」青睞的客戶。
第二個被認為國人不開電視的元兇,普遍認為是「開機廣告」。
對比美國電視市場,國內的開機廣告確實是市場毒瘤,而且在消費者鬧出多輪熱搜,國家管理部門多次戰隊消費者的前提下,依舊屢教不改,確實稱得上「行業頑疾」了。
一般電視開機廣告在15~30秒左右,有些更惡心的品牌達到開機60秒廣告。這種體驗就仿佛吃蒼蠅,確實對國人開機率構成影響,但是將不能忍受廣告提升到「國人不愛看電視」的核心原因上來,卻是過度拔高了。
與開機廣告一起被提及的,還有各影片平台的不同收費會員問題。目前網上比較集中的聲音,是希望出現「一次交費,通看所有平台」的收費模式,就類似於過去只交一次有線電視費,就看所有電影片道的模式。
但很顯然,這個模式本身就違背市場規律,各大網絡播放平台,就是以「各自獨播內容」,來吸引忠實客戶的。

何況許多人都拿中美電視市場進行對比,過去網飛和迪士尼電影片道沒崛起之前,美國六大有線電視網,全部都是「各自收費」的模式。
被「吹捧」的高銷量美國電視,恰恰是差異化收費模式的先行者,美國電視開機除了沒有開機廣告,幾大平台和頻道的競爭界面,其實和國內電視開機後差不多。
現在全網討論比較的核心是美國人均電視購買量為什麽是中國的五倍?那就不能用中國多平台收費導致不願開機,美國多頻道收費導致需求被深度挖掘來「雙標」解釋了。
那麽中國人為什麽越來越不開客廳大電視了?有些人認為這問題有點小眾,興趣寥寥,但這卻是關乎經濟和生活非常直觀的切入點。
大家都可以問問自己為什麽不愛看電視了,從而一起找到最共通的答案。
第一個原因,是影視內容的審美越來越區分化了。
或者說,當下的國產影視作品裏,適合一家人圍在客廳一起看,能照顧到一家人審美的作品幾乎沒有了。
要說作業系統的復雜性,各平台「區別收費」的特性,手機顯然和電視差不多。
如今絕大多數電視開啟界面和手機差不多,手機上面騰訊,愛奇藝,B站,優酷,抖音,快手,西瓜影片,你要看的內容都沒有一個大而全的平台,你也要一個個APP去操作,明明比電視開機更復雜,但你還是選擇看手機。
絕大多數人,手機上愛奇藝騰訊和右路的會員,都不是長期開的,往往是哪個平台有什麽想追的劇,就開那個平台一兩個月,這不比電視開機復雜?
另外,大家想想自己刷B站影片和抖音時的興趣愛好,是不是不可能和妻子,父母兒女一起觀看?
還有你如果在B站刷一些歷史類或者技術類的知識影片,投屏到大電視,家人都愛看麽?
另外,如今的懸疑劇,古偶劇,職場劇,都越來越精準挖掘目標人群,夫妻之間,中年人與父母之間,更別說和未成年孩子之間,都能選擇「同一部影視劇」的可能性更小了,更多的是遷就與摳腳趾的煎熬。
當然,同時我們要看到,相比較美國傳統電影片道和網絡影片平台的涇渭分明發展,中國電視台和網絡播放平台在內容上, 很早就是「台網聯播」。
美國只有迪士尼和網飛的劇,是電視和手機上都輕松觀看的,其他傳統六大有線電視台的劇集,並沒有很好的網播平台,所以美國人要看電視的一個很大原因,就和我們以前說的英國人在地鐵上愛看報紙不愛刷手機一樣。
在互聯網影視平台的發展方面,美國並沒有我們那麽快速,當然,他們依靠文化霸權,網飛和油管依舊有全球最大的付費使用者群體,但是在互聯網影視平台對傳統電視業的沖擊上,美國的顛覆確實沒我們步子大。
第三個原因,則是許多媒體都避而不談的,就是咱們中國人的工作強度遠大於美國,甚至我們明顯看到,小時候父母白天很忙,晚上卻能陪我們一起看電視。
可是我們現在經濟發展好了,一家人晚上能齊齊整整一起看電視的時間都沒有。,這還沒有把父母輔導孩子作業,按照老師布置學習打卡等任務算進去。
所以中國人客廳團聚時間被掠奪,是很多人忽視,很多媒體避而不談的主因。
所以中國顯示行業要發展,就需要電視行業回春,電視行業回春不是靠把電視機做回原來的幾十個頻道模式就能解決的。
我們需要更多合家歡的節目,更需要把國人的客廳時間還給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