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數碼

Apple Watch的續航有救了?想出辦法的居然是寧德時代的「爺爺」

2024-06-27數碼

了不得了,日本的一家公司表示研發出了新型固態電池。

哥們第一反應是, 這怕不是又是什麽假新聞吧

要知道,這些年固態電池可以說是車企、手機廠商的終極夢想。

在大家的描繪中,固態電池便宜、安全和超長續航,只要誰先研發出量產的固態電池,誰就能成為新時代的雷電法王。

於是,我們隔三差五就能看到一些實驗室、研究院或者電池廠商,跳出來說自己攻克了固態電池關鍵節點啥的.

可一問啥時候能用上,答案都是 「 在不久的將來 」 。。。

甚至還出現了,固態電池上車,結果卻是半固態電池,這種白馬是馬的喜劇事件。

所以 TDK 這次是真搞出了個大新聞嗎?

我們簡單研究了下,發現 他們還真搞出了固態電池,但並不是我們想象中的大型固態電池

原來, TDK 開發出的固態電池名叫 CeraCharge ,的確是使用了鋰合金負極和氧化物基這種固態電解質,從而把能量密度提升到了 1000Wh/L 。

作為下一代 CeraCharge 的材料而開發的固態電池單芯

與之對比的,目前市面上一些活在實驗室裏、或者小範圍套用在部份電子產品裏的小型固態電池,它們的能量密度普遍只有 50 Wh/L ,而在電車裏常用的傳統液態電池,能量密度也只有 400 Wh/L 。

所以,就連 TDK 自己都說, CeraCharge 達到了自家最強小型固態電池 能量密度的 100 倍

而且,用了固態材料後,電池的安全性還能再上一個檔,重量也能再減輕,甚至充電速度都能變快。

這麽多優點聽著很香,那為啥不能往手機、往車上放呢?

因為 CeraCharge 有一個問題,它用了不少陶瓷材料,這就意味著電池很脆。

所以, TDK 自己也清楚地表示, CeraCharge 更適合在各種藍芽耳機、手表裏面用 ,未來恐怕也很難前進演化到手機或者汽車裏。

不過說實話,光是 能讓手表、小電子產品續航拉滿 ,就已經能改變很多行業格局了。

最簡單的例子就是我身邊好幾個朋友,就因為續航問題,一直沒入 Apple Watch 。

如果 Apple Watch 能換上 TDK 最新的固態電池,都不算體積變小能放更大電池這些因素了,光是按照 100 倍能量密度的提升,用新電池的 Apple Watch 的使用體驗,將會徹底碾壓老款。

再加上沒了續航焦慮,蘋果還能往手表裏塞入更多、更強的功能,我只能說, 搞快點。

不過,這次 TDK 的新型固態電池,實際上還是個期貨,他們計劃從明年開始給客戶提供新電池原型的樣品,然後再大規模生產。

那為什麽 TDK 這次能吸引這麽多關註度呢?

我們又仔細扒了下發現,相比於固態電池的大餅, TDK 這家公司也特有意思

你不知道的是, TDK 的兒子時代新能源 ATL ,在巔峰期掌握了全球一半手機電池市場份額。

而 TDK 的孫子,正是如今喘口氣,都能讓新能源車市場抖三抖的寧德時代。

雖然 TDK 在大家眼裏名氣不大,可成立於 1935 年的他著實是個老大哥。

TDK 最早是研究磁性材料的,也是世界上第一家把鐵氧體商業化的公司,如今依舊是全球領先的磁性材料商。

到了 20 世紀 60 年代, TDK 又進一步成長為全球頂級盒式磁帶品牌。

有多頂級呢?

就這麽說吧, 1969 年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登月,用來記錄登月談話的錄音帶,就是 TDK 家生產的

時至今日, TDK 還是全球總銷量第二的磁帶廠家。

不斷發展的 TDK 各種擴張業務、收購公司。

在 1986 年時,他們就在中國香港收購了一家名為香港新科實業有限公司,當時目的主要是用來制造硬碟磁頭。

這次收購在當時的 TDK 看來估計也就是,有錢之後的一次大手一揮罷了。

但大家萬萬沒想到,就是憑借新科實業公司, TDK 先後孵化出寧德新能源和寧德時代 ,他倆很快就成長為了手機電池和電車動力電池兩大巨頭。

外界甚至為此感嘆: 「 比起投資一個市場,不如直接買一個正確的公司 」 。

原因就是這個香港新科實業有限公司有 3 個特殊的人,執行總裁梁少康、研發總監曾毓群、以及曾毓群的直屬上司陳棠華。

這三個人一直在 TDK 搭檔了十幾年,很穩定但也很平靜。

時光到了 1999 年,在這個世紀交接的節點,人類社會正在以一種前所未有的方式顛覆著,梁少康敏銳地意識到手機等便攜電器將在全世界風靡,他大膽預測:聚合物鋰電池未來一定會大賣。

曾毓群和陳棠華在公司年會上表演節目

經過一番思考和工作,梁少康給母公司 TDK 送出了份計劃: 教練,我不想做磁帶了,我要做鋰電池!

然而千裏馬常有,伯樂卻不常有, TDK 拒絕了梁少康的計劃。

於是,梁少康決定自己幹,而在走之前,他還努力說服了陳棠華和曾毓群一起組隊。

就這樣, 「 新科三劍客 」 在中國香港成立了一家名叫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也就是後來的寧德新能源 ) ,英文名則是 ATL ( Amperex Technology Limited ) 。

嚴格來說 ATL 的創業故事,並不像小說裏的主角,總需要經歷各種磨煉才能苦盡甘來,相反, ATL 一路發展都相當順利,並在 2004 年成功擠進果鏈開始為 iPod 供貨。

有了這種合作關系,幾年後 ATL 也順理成章成為了 iPhone 的供應商

這樣的成績一下子就奠定了 ATL 的江湖地位,當然也變相說明了 ATL 的產品質素。

有蘋果的背書, ATL 在手機電池行業所向披靡,相繼成為三星、華為和 OPPO 等頭部企業的供應商。

憑著領先的技術和過硬的產品,早在 2012 年,寧德新能源便成為聚合物鋰電池的 全球市場占有率第一 一度掌控了世界一半的手機電池

時至今日, ATL 仍舊是全球最大的聚合物鋰電池供應商之一,所以說 ATL 才是初代 「 寧王 」 。

可能你會說,既然這麽牛逼,為啥怎麽我們平時從來沒聽過這個公司名呢?

那當然是因為人家低調啦,而且他們的產品、技術,你也肯定沒少聽說。

比如當年 oppo 那句深入人心的廣告詞 「 充電五分鐘、通話 2 小時 」 ,最先用到的快充技術,就是寧德新能源家的。

除了市場上走得順順利利, ATL 的公司發展卻有些幽默

經過幾年發展, ATL 兜兜轉轉在 2005 年又重歸母公司 TDK 懷抱 ,並逐漸成長成了 TDK 最粗的大腿。

但你不要以為 TDK 和 ATL 的故事到這裏就結束了。

既然都講到了 ATL 和曾毓群,大家肯定也能聯想到,這兩年火到爆的 「 二代寧王 」 CATL 寧德時代是不是和 ATL 有關系?

在差評君看來,這兩家公司何止是有關系,你甚至可以說 CATL 壓根就是 ATL 的親兒子

其實最早是在 2011 年,為了效仿特斯拉和松下的合作,寶馬找到了 ATL : 你是打算賣一輩子 「 聚能環 」 ,還是想和我一起改變世界?

都說人不會在同一個坑跌倒兩次,但我們親愛的 TDK ,卻如同 12 年前拒絕梁少康的提議一樣,再次對寶馬 say no 。

事後外界分析, TDK 或許受當年【 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 】的限制,由日本 TDK 全資控制的 ATL ,沒有在中國大陸本土生產動力電池的資格。

不過我們也發現了,在寧德時代釋出的,關於【 公司首次公開發行人民幣普通股並上市之補充法律意見書( 一 ) 】上,白紙黑字地寫著:TDK 對於動力電池發展前景不明朗,做出了保守的決定。。。

不過 TDK 或者說 ATL 雖然沒能親自下場,但它也給了足夠的幫助。

比如大開綠燈, 讓曾毓群帶領了一個團隊從 ATL 獨立 ,成立了時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也就是後面的寧德時代 (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Ltd ,簡稱 CATL ) 。

而在早期, ATL 和 CATL 簡直就像一家公司

寧德新能源的地址在新港路 1 號,對面的新港路 2 號就是寧德時代。

這兩家公司不僅共用食堂、宿舍和幼稚園,直到 2020 年前,他們還能互用對方的機器打卡上班。

很多員工也經常聚餐,甚至走在新港路上,你都能看到不少 「 A+C 聯姻 」 。

而在股票裏,兩家公司也難舍難分,比如 ATL 在很長一段時間持有 15% 寧德時代的股權,曾毓群本人至今仍持有 ATL 的一部份股權。

哪怕到了 2015 年, ATL 完全退股後, CATL 和 ATL 、 TDK 的故事仍未完全結束。

起碼 TDK 仍然從寧德時代收取技術使用費,曾毓群也在 2017 年才完全卸任 ATL 和 TDK 的職務

但就在大家以為 ATL 和 CATL 要各奔東西的時候,到了 2021 年,他倆又共同出資成立了廈門新能和科技有限公司、廈門新能達科技有限公司,準備一起到電瓶車和儲能的賽道裏卷一卷。

這麽盤下來,人才輩出的 TDK ,活脫脫就是電池界的黃埔軍校。

另一方面, TDK 還是電池界的技術先驅,過去幾十年裏無數次將實驗室裏的技術,帶到了大家的手邊。

無論是最早把美國貝爾實驗室的聚合物鋰離子電池成功產業化、還是首先市場化電池快充技術,又或者是最新推出的矽碳電池技術,每次 TDK 在電池行業有動作,往往都能掀起一陣行業變革潮。

如今,他們又開始率先搞出了固態電池,總感覺又是一場腥風血雨。

只不過,按照 TDK 2025 年才給廠商樣品的計劃,咱們起碼也得到明年才能看到這場大戲了。

至於真正想要在手機、電車上用上固態電池,只能說還得先準備好充電寶,再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