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數碼

戴爾中國換帥:「去中國化」謠言打擊,PC出貨量一年跌20%

2024-02-01數碼

聯想、惠普、戴爾、華碩一度被稱為筆記電腦的四大金剛,占據國內80%以上的市場份額。四大金剛當中,聯想、戴爾長期坐穩第一、第二,惠普、華碩爭奪老三、老四。高端筆記電腦,唯有戴爾XPS系列與聯想ThinkPad X系列匹敵,爭搶鐵王座。

去年,一則「戴爾去中國化」的謠言不斷發酵,一舉將戴爾筆記本挑落馬下。Catalys報告顯示,去年第二季度,戴爾的PC、筆記本在中國區市場的占有率由第二一路下滑至第四,落後於惠普、華為,僅領先蘋果一個百分點。

Counterpoint Research報告也指出,去年全年,全球PC市場下滑14%,被傳「去中國化」的戴爾為最大輸家,出貨量暴跌20%。在中國區市場,戴爾損失的份額一部份由老對手惠普繼承。數據顯示,惠普已取代戴爾,晉級為中國區市場PC老二,僅次於聯想。

危急之下,戴爾中國一邊辟謠,一邊調整、自救。一月下旬,戴爾中國發生工商變更,張耀華卸任法定代表人、董事長、總經理,均由吳冬梅接任。戴爾中國披露,吳冬梅的職級為戴爾科技集團全球資深副總裁,過去幾年一直是戴爾中國的負責人;吳冬梅之外,戴爾在中國尚有另外一位全球資深副總裁王利軍,二人分管不同業務。

PC之外,戴爾尚有EMC產品線。在中國區市場,IBM大型主機、Oracle數據庫、EMC儲存系統合稱IOE,長期霸占國內大型IT系統。去IOE的國產化替代,EMC儲存同樣處於風口浪尖。業績下滑、人事變動之後,進入中國25年的戴爾,何以自處?

戴爾電腦,曾經是一個業界傳奇

PC時代,戴爾電腦是一個傳奇,戴爾創始人邁克爾·戴爾也一度與喬布斯、比爾·蓋茨齊名,創業經歷堪稱神話。

戴爾1965年出生於美國德州,作為一個猶太裔,商業天賦與生俱來。16歲時,戴爾為當地報紙拉訂單,賺到1.8萬美元,19歲時又創立戴爾電腦,推銷平價電腦。短短幾年,戴爾電腦風行美國,又啟動全球擴張。1992年,戴爾電腦第一次進入美國【財富】500強,戴爾時年27歲,為史上最年輕的世界五百強CEO,這一紀錄迄今無人打破。

在PC大普及的上世紀90年代,戴爾電腦始終保持30%以上的高成長,一路狂飆突進,一舉戰勝「藍色巨人」IBM,登頂全球PC銷冠。

功成名就之後,戴爾2004年決定退休,時年39歲。不過,失去了戴爾,戴爾電腦也失去了靈魂。2005年,戴爾筆記電腦連續發生爆炸起火事件,次年在舉足輕重的中國區市場又陷入「換芯門」事件,引發消費者信任危機。一番騷操作之後,戴爾電腦銷量一降再降,在2006年底被惠普超越,痛失全球老大地位。

戴爾不得不結束退休,二次出山,推動公司轉型,意圖力挽狂瀾。然而,華爾街始終不買賬,一路差評。至2013年,戴爾電腦市值只剩250億美元,不及全盛時代千億市值一個零頭。在PC市場上,戴爾電腦也節節敗退,接連被惠普、聯想甩在身後,2012年時全球市占率僅剩10.7%,只比第四名宏碁高0.5個百分點。

對華爾街,戴爾一度心灰意冷,在老友比爾·蓋茨、銀湖私募的協助下,巨債上百億美元,毅然讓戴爾電腦私有化退市。時人評之為,IT史上最驚人的一筆私有化交易。

結束雲端運算,690億美元賣VWware

退市之後,戴爾專心布局,在2015年不惜巨債500億美元,出資670億美元收購全球最大的企業級儲存廠商EMC。並購完成之後,除原先的PC、x86伺服器之後,戴爾又增加儲存、虛擬化、網絡安全等業務,手握EMC、Vmware、Pivotal、SecureWorks等七大業務群,發展為一家超大型科技集團。

2018年底,戴爾完成長達五年的轉型,第二次在紐交所掛牌上市,開盤價46美元。

五年時間,戴爾臥薪嘗膽,透過並購EMC打造一個橫跨PC、伺服器、儲存、虛擬化、網絡安全的企業級IT閉環,幾乎為傳統IT的最強陣容。然而,他終究是押錯了寶,未能預見雲端運算時代的到來。

二次上市五年來,戴爾股價上漲不到一倍,最新市值僅600億美元,與雲端運算三巨頭亞馬遜、微軟、Google不可同日而語。

對於雲端運算,戴爾不但不擁抱,反而在遠離。經過兩年醞釀,戴爾最終下定決心向無線芯片巨頭博通(Broadcom)出售旗下Vmware虛擬化業務。Vwware的虛擬化技術市占率排名第一,廣泛套用於雲端運算,為業界巨擘。去年底,博通與戴爾最終完成交易,博通出資690億美元,將Vmware收歸旗下。

從生意上看,戴爾無疑大賺。2018年買入包括Vmware在內的EMC集團,耗資670億美元,五年過去,光一個Vmware就價值690億美元,戴爾等於白賺了一個EMC儲存。從戰略上看,戴爾賣掉Vmware,也就等於賣掉了雲端運算轉型的未來。

華爾街毫不客氣地將戴爾、惠普、聯想歸為一類,視為三大沒落的PC廠商。

供應鏈「去中國化」?戴爾只會速死!

生成式AI興起之後,英特爾在去年9月提出AI PC概念,年底釋出第一款植入神經處理單元NPU的酷睿Ultra處理器。聯想在10月底快速跟進,宣布AI PC戰略,在年初的拉斯維加斯CES消費電子大戰上,戴爾也推出AI PC,與聯想、惠普爭勝。

Counterpoint Research的報告指出,在端側AI推動下,PC出貨量有望在2024年上半年結束連續八個季度的下滑,預計到2025年,AI筆記電腦的滲透率將達到50%。對於PC三巨頭而言,這是一個難得的好訊息。

截至去年四季度,全球PC市場三巨頭的份額分別為,聯想24%、惠普21%、戴爾16%。去年一年,蘋果電腦出貨量也下降了14%,市占率保持在9%左右。

戴爾「去中國化」的謠言源於【日經新聞】的一則報道。當中提到,由於中美關系緊張,戴爾計劃在2024年停用中國造芯片,減少對中國造零部件的依賴。3月,又有媒體披露戴爾「去中國化」的路線圖:2025年,在中下遊供應鏈排除中國制造,2026年在零件采購上分階段離開中國,2027年在美銷售產品百分之百脫離中國制造。

這一謠言發酵一年,戴爾遲至去年11月才由全球資深副總裁吳冬梅出面辟謠,戴爾中國內部管理之松懈可見一斑。據吳冬梅透露,戴爾在中國設有廈門、成都、昆山三大生產基地,三家工廠全球化采購,生產出的產品也供應全球。「戴爾在中國已經25周年,這將是一個新起點。」

實際上,徹底告別雲端運算的戴爾只是一個企業IT的沒落貴族,早已經不起任何折騰。去中國化,只會讓戴爾速死,怎麽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