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數碼

超聲波指紋,終成2024年旗艦手機標配?

2024-05-11數碼

2018年,vivo釋出了一款特殊的產品——vivo X20 Plus UD,它是世界上第一台搭載超聲波指紋解鎖技術的手機,其解鎖、錄入指紋速度以及辨識面積都是主流屏下指紋的好幾倍。正當小雷以為超聲波指紋就此成為安卓手機們的標配時,它又悄無聲息地消失了。

(圖片來源:vivo官方)

雖說後續像vivo、魅族、三星也曾推出了一些搭載超聲波指紋技術的產品,但從數量上看,超薄光學式指紋和短焦指紋仍是如今智能電話的主流解鎖方式。

所以,好用又實用的超聲波指紋到底「犯了什麽錯」,以至於被眾多手機廠商「雪藏至今」呢?

超聲波指紋,為何被「雪藏」?

從原理上來說,超聲波指紋和主流的光學式指紋的實作幾乎一致,都是利用螢幕光的反射成像來辨別人的指紋資訊。當使用者的手按壓到螢幕時,反射光線透過像素間隙返回到螢幕下面的傳感器上,由於指紋本身就是凹凸不平的,所以反射的光線也不同,再配合演算法對比此前的輸入的指紋影像,進而實作精準辨識。

(圖片來源:vivo官方)

不過超聲波指紋能夠進一步利用超聲波的特有的脈沖反射特性,即時生成相應的3D深度數據,它能夠測量指紋表面與皮膚之間的距離,並以此確定指紋紋路形態,也因此無論是幹凈的、臟的、濕的或者位於皮膚之下的指紋都可以被準確地采集。

用簡單的話來說,超聲波指紋是透過3D的方式來驗證使用者指紋,而普通光學式指紋則是2D,顯然能夠辨識三維形貌指紋的超聲波具備更高的安全性。

(圖片來源:雷科技攝制)

目前,高通是超聲波指紋辨識技術的主要供應商,在歷經數次叠代後,其相關方案也升級到了超聲波3D廣域指紋辨識,在部份機型上甚至可以提供半屏和雙指辨識。之前雷科技評測過的魅族21便采用的廣域超聲波指紋方案,使用者在解鎖時不用刻意尋找辨識區域,而是在其上下左右都能夠成功辨識,盲解效率大大提升。

其次,超聲波指紋技術的套用還可以擴充套件到支付安全等領域。由於其高精度和安全性,超聲波指紋技術可以用於支付認證,提高使用者的資訊保安保障。未來,隨著超聲波指紋技術的推廣,使用者可以更加放心地進行支付操作。

所以回到開頭的問題,這麽好用又安全的超聲波指紋,為什麽在誕生六年後依舊沒有多少廠商對其感興趣呢?

原因其實特別簡單,就一個字,貴。

根據業內人士透露,手機上一套完整的超聲波指紋模組的成本價大概在70元左右,而主流的屏下指紋模組成本價為20-30元之間。其次它的功耗和發熱量較大,對手機的續航和散熱產生一定影響,手機廠商需要單獨為其偵錯新的辨識演算法。 更別說超聲波指紋還對手機螢幕的貼膜有一定要求,厚度較高的保護膜(例如各種鋼化膜)就很有可能影響到超聲波指紋的辨識精準度。

(圖片來源:魅族官方)

熟悉手機市場的讀者們都明白,如今的手機廠商為了進一步拓展自己的市場份額,都在瘋狂打價格戰,你新機敢賣2999,我就敢賣2899,一來二去廠商的生產成本越來越低,只能在一些細節方面選擇「節省預算」,例如之前很多中端機都標配的金屬邊框、長焦鏡頭、玻璃後蓋、超薄指紋,在2024年反而見不到它們的身影。

這也是為什麽在前兩年市面上的大部份手機都使用的是超薄指紋,而到了2023年,越來越多的手機甚至是旗艦機都開始使用成本更低的短焦指紋。 雖說短焦指紋在辨識率和安全性上跟超薄指紋幾乎沒差,但隨著手機內部電池和各種模組的增大,短焦指紋模組的位置變得愈發靠下,解鎖體驗嚴重倒退。

2024年,超聲波指紋普及之年?

既然有使用者有痛點,自然就會有廠商站出來解決。其實在去年年中,國內企業匯頂就已經研發出了結構更簡單、成本更低但安全性不減的「單點超聲波指紋技術」。

從命名上就能猜出,單點式超聲波指紋技術是在如今廣域超聲波指紋的基礎上做減法,減少了指紋的辨識面積(大概率跟如今主流指紋辨識面積一致),但辨識原理和廣域超聲波指紋完全一致,因此使用者不必擔心安全性和精準度的問題。

(圖片來源:雷科技攝制)

雖說這也是一種解決方案,但這讓小雷覺得有些沒必要,畢竟超聲波指紋解鎖最重要的並非什麽解鎖速度、什麽快速錄入資訊,而是超大面積的辨識區域。關於這一點,也只有使用過廣域超聲波指紋的讀者才能明白。

但不管怎麽說,單點超聲波指紋技術也算是超薄光學螢幕指紋的叠代升級款,起碼在安全性和精準度上有了不小的提升,這一點還是相當值得肯定的。 另外還有相關人士透露,國內Top5的手機廠商均與匯頂在單點超聲波指紋方面達成了供應關系,或許超聲波指紋辨識技術將會在2024年遍地開花。

事實也確實如此,根據業內人士的爆料,即將釋出的vivo X100 Ultra以及下半年釋出的小米15系列、華為Mate70系列、榮耀Magic 7系列等一眾旗艦機都將標配單點超聲波指紋技術,超聲波指紋也將成為消費者辨別產品是否是旗艦機的重要標準。

當然,隨著超聲波指紋辨識在高端機型上的普及,廠商們也必然會將該技術進一步下放到中端市場上,但在現有的技術條件下,廠商同樣需要根據產品的實際情況有所取舍,確保在整體使用體驗上達到最優。 而這種平衡和選擇,實際上就是每一個廠商能力在打造一款產品時都需要面臨的事情。

可能也有些讀者會好奇,像超聲波指紋這類如此實用的技術,後續的iPhone好不好也用上呢?答案顯然是否定的。

從2018年的iPhone X開始,蘋果就3D面部辨識技術作為其主要生物辨識技術,與指紋辨識走了不同的道路。如今蘋果的Face ID已經沿用了整整六代,在面部辨識技術上已經投入了相當多的研發資源和成本。如果真的突然全面放棄Face ID,或是采用Face ID+超聲波指紋技術的方式,不但會讓之前的努力「付之東流」,而且還有可能出現各種奇奇怪怪的「Bug」。

(圖片來源:雷科技攝制)

更別說,如今的蘋果已經將面部辨識深度融合到了各種場景中。例如,蘋果的AirPods使用面部掃描來提供個人化的空間音訊方案,如果要切換到屏下指紋辨識方案,就需要重新構建這些差異化套用。因此,至少在短期內,蘋果大概率不會在iPhone上考慮轉向指紋辨識。

超聲波指紋對於手機來說絕對是一個急需發展的點,但是為啥超聲波指紋並沒有普及開來?無外乎是其他廠商對於成本的控制以及使用者並不了解超聲波指紋,沒有產生相應的需求。 當使用者逐漸熟悉並且發出相應的需求時,自然而然就會有更多的廠商願意跟進了。

2024年,AI大模型加速落地,汽車成為黃金場景,「下半場是智能化」成為業界共識。

4月25日,北京車展成為新能源車走向下半場的分水嶺,智能化成絕對主角、國產品牌強勢崛起、企業家「新車模」成風景線,燃油車、合資車、洋品牌、功能車徹底落寞。

車展期間,雷科技旗下「關註電動車,更懂智能化」的新媒體電車通派出豪華報道團前往北京,進行了系統的一線專業深度報道,一共輸出8條影片、8篇深度解析以及海量短內容,全網收獲百萬+閱讀,斬獲多篇微信10萬+爆款(真實流量),在行業專業媒體引發較大關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