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數碼

桌上型電腦處理器改朝換代!七個問題了解Arrow Lake"箭湖"處理器

2024-10-16數碼

第十四代酷睿的帝國風雨飄搖,桌上型電腦處理器改朝換代,新的朝代定國號為「Ultra」,第一任君主名為「Arrow Lake」(箭湖)

此文,站長采用問答方式,讓您更快,更輕松地了解「箭湖」處理器。

問一:為啥不沿用「酷睿十五代、十六代」這樣的名稱?如果按照以前的代數計算,Arrow Lake((Ultra 200S)應該算酷睿第幾代?

答:從Meter Lake開始,處理器進入了一個分離式模組架構的新時代,這不是一次普通的代數更叠,而是徹底的創新。

如果硬要安排一個代數,Meter lake應該算15代,只有移動版。Arrow Lake相當於Meter lake的升級版(P和E核有很大提升),因此可以算作16代。

Arrow Lake和Lunar Lake二者結構雖然差異很大,但P核和E核相同,都是Lion Cove和Skymont ,均采用台積電N3B工藝,因此他們二者是同代。

問二:Arrow Lake相比酷睿十四代有哪些提升?Ultra9 285K和AMD R9-9950X相比哪個更強?

答:簡單地說,Arrow Lake可以只用一半的功耗,就達到酷睿十四代的效能。

根據英特爾官方公布的數據,

能效比方面,Arrow Lake是目前最高的,Ultra 285K在125W的效能,和i9-14900K在250W的時候相同,同時也超越了AMD ZEN5。

AI效能方面,大振幅高於酷睿14代和R9-9950X。

生產力方面,Ultra 285K優於R9-9950X,8K影片編解碼大振幅領先。

遊戲效能方面,在15個遊戲實測中,和R9-9950X打成平手。

詳細評測,要等10月24日解禁。

問三:Ultra 285K預售價格4799元,i9-14900K只要3699元,兩者的遊戲效能差不多,我也不差那點電費,有啥理由買新品?

答:多花1100元,可以獲得更高的AI算力和生產力,更高的IPC和能效比,以及更低的功耗。功耗越低故障率也越低,機器穩定。

14代酷睿是10nm工藝極限的產品,i9-14900K/KS如果不限制功耗烤機,目前沒有任何一款一體式水冷能壓制。執行遊戲【賽格龐克2077】時,最高95度,功耗可達296W,長期執行在如此高溫下,後期會有麻煩。

從散熱器開支看,Ultra 285K也是較i9-14900K更低的。

問四:lion Cove的IPC提升振幅,在Lunar Lake的時候英特爾表示有14%,到了Arrow Lake為啥只有9%?

答:IPC的增幅計算和設定的功耗有關,從下圖可以看出,在較低的功耗提升可以達到18%,功耗越高,提升的振幅越小。

問五: Arrow Lake和ZEN5相比,誰的IPC更高?

答:根據英特爾官方公布數據推算,其P核的單核效率比ZEN5大約高6%。

問六:Arrow Lake-S的AI算力為啥只有36TOPS ,遠低於Lunar Lake的120TOPS?

答:Arrow Lake-S定位是桌面端處理器,考慮到大多數使用者會搭配高效能獨顯。

問七:Ultra5 245K的預售價格為2449元,這個價格性價比高嗎?

答:分析CPU的性價比,不能脫離適配的主機板。

目前,首批的適配主機板只有高端的Z890,Ultra5 245K+Z890一套的價格,和性價比就沾不到邊。中端和入門級的B860/H810預計2025年1月上市。主機板的每一代新產品,都是高端型號先發,從商業角度看,就是先去賺富人的錢。說難聽點,就是有錢人先享受。

總結

商業公司都不是來做慈善的,投入巨資研發,總要考慮回報。新一代處理器的發售有個規律——無論是英特爾,還是AMD,在IPC和能效比這兩個方面,只要其中一個方面成為世界第一,價格都不會便宜。何況,Arrow Lake是雙第一,當然,它是暫時的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