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2019年鴻蒙系統問世之後,對於它的爭議就一直源源不斷,有說它是國產系統的驕傲,也有說它只是一個「安卓換皮」的系統,但不管怎麽說,鴻蒙系統其實一直都沿著自己的道路穩步推進著。
就在近日,在華為開發者大會HDC2024上,華為常務董事余承東宣布,HarmonyOS
NEXT,也就是外界稱為的「純血鴻蒙」正式釋出,目前已經正式向開發者以及先鋒使用者進行測試。相比於此前的鴻蒙系統,如今的「純血鴻蒙」已經是全棧自研,也放棄了相容安卓系統,僅僅支持鴻蒙系統的專用APP,這也意味著華為已經徹底擺脫安卓系統的束縛。
回顧過去,國產系統一路走來太不容易了
如果我們回顧國產手機系統的發展,我們就能發現,這一路過來,國產系統實在是太坎坷了,以前在iOS和安卓系統為主流的年代,我們的國產手機廠商在系統方面由於技術力不夠,只能依賴海外的系統,其中安卓也成為了大多數手機廠商的選擇。
對於我們自己的自研系統嘗試,那得追溯到08年。
那個時候中國移動率先推出了首款國產手機系統,名叫OMS(Open Mobile System),對外號稱的就是不依賴安卓。只是後來消費者買到了搭載OMS系統的Ophone手機後才發現,其實這麽一款所謂的自主系統,底層程式碼卻是基於安卓開發的。
並且由於OMS系統為了彰顯自己不依賴安卓的特點,也選擇不相容安卓軟件,這就導致OMS系統完全沒有自己的軟件生態,導致很多使用者在購買了Ophone之後,還去自行刷機換成安卓系統。
可能是看到中國移動搞的OMS,中國聯通也選擇搞起了自己的系統,也就是後來的沃phone。
但沃phone也是完美繼承了OMS的缺點,那就是也不能相容安卓軟件,並且沃phone還要向搭載該系統的手機廠商收取每台手機30元的授權費,這種作死行為直接導致沃phone最終的失敗。
除了營運商以外,互聯網企業也嘗試過制作手機系統,在2011年,阿裏雲推出了YunOS,這次阿裏學乖了,開始相容安卓軟件了,不用擔心軟件生態的問題,巔峰時的YunOS也能獲得7.5%的市場份額,只是名為OS,YunOS其實也只是一個「換皮安卓」,後來各大廠商都選擇發展自己的系統之後,YunOS自然也就銷聲匿跡了。
所以我們也能看出,此前大部份的手機系統,其實都是基於安卓系統,想要活下去就必須使用安卓系統的軟件,但在近幾年的發展中我們可以明白一個道理,那就是別人的東西再好用,那也是別人的,隨時都有可能卡脖子的風險,所以鴻蒙系統的出現,也算是率先邁出了系統獨立自主的一步。
鴻蒙的每一步,其實走得都很紮實
當然,鴻蒙系統再強,那也要遵循客觀事實,那就是如今的安卓軟件生態相當成熟,斷然選擇不相容安卓軟件,那無疑是自尋死路,所以早在19年鴻蒙OS1.0時期,華為就選擇全面相容安卓的軟件生態,甚至哪怕可能會背負一些罵名,也要強行加入安卓的AOSP程式碼。
不過華為也並沒有「擺爛」 ,在推出手機用的鴻蒙2.0之後,也順手推出OpenHarmony1.0,這是一個沒有AOSP程式碼的鴻蒙系統,並不進行商用,而是針對開發者進行開發用,所以在那個時候,鴻蒙就開始自己的軟件生態建設,我們在市面上也見到了HPK為字尾名的軟件。
但即便是這樣,華為方面依然是小心翼翼,並沒有完全與安卓切割,畢竟有了保障自己生存的軟件生態,才能夠進行下一步,如果貿然切割安卓,不管是對於供應鏈、開發者、普通使用者,都有些過於冒險了。
華為在建設自己的生態方面,可謂是一步一個腳印!
我們都知道,因為一些眾所周知的原因,谷歌已經開始封殺華為,禁止華為使用GMS服務,所以華為就研發了HMS來代替,像支付、地圖、搜尋等功能都進行針對性的開發,這也為後續的純血鴻蒙打下了基礎。
截止到去年華為釋出鴻蒙4.0之後,華為已經為開發者提供了一套豐富的API,讓開發者可以自由且高效地為鴻蒙開發軟件,同時還有多平台開發架構ArkUI-X,這樣即便不是專職的鴻蒙軟件開發者,也可以很方便地對開發完成的安卓APP進行轉換。
所以在華為多管齊下的戰略加持下,開發者也在不斷地增加,越來越多的頭部APP,也選擇加盟鴻蒙系統,開發出鴻蒙專屬的軟件,根據統計,目前top20活躍度軟件中,已經有超過一半的軟件加入了鴻蒙陣營。
除了我們熟悉的手機和IoT器材以外,如今的鴻蒙生態已經走向光電、醫療、交通。家居、智能汽車、工業制造等等多個領域,並且向著更多領域發展進行了全面布局。
所以在一切大前提都準備好了之後,華為也終於有了底氣可以宣布HarmonyOS
NEXT純血鴻蒙的誕生,這也算是這麽多年以來真正意義上的國產手機系統,這也讓我們非常期待鴻蒙在未來可以真正成為超越安卓的存在,讓這個真正的國產手機系統,可以在行業歷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