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馬的趣造系列機箱一直都具有豐富的可玩性,這從我們以前的數篇評測中都可以看出來。不過,在贊嘆它的DIY自由度之余,我們也要註意到一點,那就是不少玩家對於機箱可玩性的要求其實沒那麽「高」:他們並不會三天兩頭就把機箱內的部件重新布置一遍。一個能容納他們的顯卡和散熱器,且散熱表現良好的箱子對於他們來說就足夠了。而這些玩家若是選擇趣造機箱的話,也許會在裝完機之後剩下一些直到下次換機都用不上的支架和零件。
因此,從這些玩家的需求出發,先馬近日推出了趣造Air機箱,從這個命名也可以知道,它是在原版趣造I'm的基礎上進行精簡而來的產品。當然了,這種精簡也包括售價:趣造Air僅售139元!我一般很少在評測開頭就說價格這種事,但是這個數碼實在是極具沖擊力——同時,它也讓我們提出了一個問題:139元的趣造Air,還能夠「趣造」嗎?
附帶一提,不僅是趣造I'm有著Air版本,趣造2也有。不過比起趣造Air,趣造2 Air相比於原版的變動並不算大,我們近日也撰寫了關於它的內容。
和趣造I'm比起來的話,你很難認為趣造Air是一款基於它打造的產品,因為趣造Air的外觀變化還是比較明顯的。
首先是前面板部份,趣造Air的前面板並沒有像趣造I'm那樣方方正正有棱有角,而是在左右兩邊做了一個倒角,因此看起來趣造Air會比趣造I'm略短。兩側的開孔仍然是有的,只不過形狀是從點陣變成了六邊形。
除了外形輪廓上的變化外,趣造Air的前面板也從鋼材換成了塑膠。不過因為整機的顏色是黑色,加上塑膠前面板和金屬側板都是磨砂面,所以就觀感而言是沒什麽問題的,很連續。
兩塊側板是完全一致的,快拆設計而且左右互換。開孔的設計和趣造I'm一樣,四邊的孔位要比中間區域的更細小一點。上下兩塊側板的設計也差不多,唯一區別在於有無腳墊而已。對了,趣造Air的腳墊比趣造I’m的要低調很多,是和主體一脈相承的黑色磨砂面。個人是比較喜歡這種腳墊的,不僅耐臟,而且刮擦一下也沒所謂。
由於和趣造I'm的主體結構一樣,所以玩家可以另購趣造I'm的玻璃側板給趣造Air裝上。另外,趣造Air出廠時只有頂板是標配防塵網的,其他部位的防塵網也是需要加購。
趣造Air的按鍵和I/O部份同樣繼承了趣造I'm:開機和重新開機鍵,雙USB 3.0 Type-A,3.5mm音訊和麥克風介面。考慮到趣造I'm是一款2020年推出的機箱,加上售價這個分外關鍵的因素,沒有USB Type-C倒是一件可以理解的事。
雖然我不太想重復使用「一致」、「一樣」或者「相差無幾」這些描述,但是趣造Air的後部確實是這樣子,完全保留了趣造I'm的優點:支持橫裝和豎插顯卡,80mm風扇位以及PCIe槽螺絲位的磁吸蓋板。
來到內部結構這塊,我想我還是不可避免地要用上「一致」、「一樣」或者「相差無幾」這些描述,畢竟我前面已經說過了,趣造Air的主體結構和趣造I'm是一樣的(好了,這是第六個「一樣」),是M-ATX和ITX通吃的設計。不過,我們還是可以看到很多在趣造I'm上的元件在這裏變成了Air。
首先,側邊風扇架沒有了,這意味著最多少了2個120mm風扇位以及240mm冷排位,不過另一方面來說,你可以在CPU散熱器這塊稍微激進一點——比官方標稱的155mm再推進2-3mm左右,在下面的裝機環節中,大夥也可以看到我們是怎麽做的。
另外一個比較明顯的變化是,SFX電源支架也沒有了。這個設計確實和售價和定位息息相關。當然,機箱位於前部和側面的SFX電源架掛鉤和螺絲位還是保留的,想加的話後期也能加上。
別擔心,上下兩個風扇/硬碟架還在,先馬還真不至於把這兩個支架都給你Air掉了。因此擴充套件性還是有保證的。不過個人建議底板的支架還是優先留給風扇,2.5英寸硬碟應該裝在前面好一些。
對於小機箱來說,裝機搭配一直是一個值得探討的話題,對於趣造Air更是如此——因為它比起趣造I'm減少了兩個關鍵的支架,所以它的可選方案其實不多:電源肯定是要裝ATX的;顯卡的話也是橫裝,畢竟PCIe 4.0的延長線的價格都能再買一個機箱了;而CPU散熱這塊,也只可以選擇風冷了。如此一來,玩家能決定的大概就是風扇/硬碟的安裝位置,以及主機板規格。不過話說回來,個人覺得應該不會有人往趣造Air上裝ITX主機板,越小越好乃是ITX愛好者們的信條。
我們這次的裝機自然也是按照上面的思路去做,直白點說,我們把散熱測試平台直接搬了進去。而難點還是那兩個,安裝順序和理線。順序的話,我們是按照主機板 - 電源 - 顯卡 - 風扇這四大步去進行的。雖然風扇是最後安裝的,但我們建議在安裝主機板連線前面板排線的時候,把風扇的排線一並連線上會好一點。
理線的話倒沒什麽訣竅可言,確切點說這更依賴於電源的長度和線材的硬度,而不是個人的心靈手巧。我們在這裏用的是先馬的XM850電源。不得不說先馬這個ATX電源和自家的趣造機箱簡直是絕配:122mm的長度讓我們能塞下這張長達320mm的華碩ROG STRIX RTX 3080 V2 GAMING OC WHITE LHR顯卡,同時壓紋線足夠柔軟,可以很輕松地把它們塞入機箱右側的空間內。如果可以的話,個人挺希望先馬推出趣造和這個電源的套裝。
至於風扇這塊,毫無疑問趣造Air能在頂部安裝一個120mm風扇。底部的話,雖然架子確實是能夠承載兩個120mm風扇,但是它們會擋住M-ATX主機板底部的大多數I/O:擋住左側的I/O可能還沒什麽問題,但是右側的話就比較關鍵了,畢竟前面板插座就在那裏呢。就以我們所用的聯力P28為例,就算把限位調到最外側,多少都會和前面板的插頭碰一起,所以在下面的散熱測試中,我們在底部只裝了一個風扇。如果要實際操作的話,底部得裝薄扇才行。
最後再說一下CPU散熱,我們用的是超頻三 臻 RZ620 BK風冷散熱器,它的高度為157.5mm。雖然這個數碼是很極限,但實際裝機確實是能夠蓋上側板的。
雖然上面已經說了不少資訊了,但在這裏我們還是重復一下比較好:這次散熱測試用的是實機測試平台,該平台由酷睿i9-13900K處理器(TDP限制為230W),超頻三 臻 RZ620 BK風冷散熱器,微星MAG B760 Mortar WiFi主機板,華碩 ROG STRIX RTX 3080 V2 GAMING OC WHITE LHR顯卡組成。我們會比較開放平台以及裝機後的溫度差。
我們給趣造Air裝上了聯力P28風扇,模式為靜音也就是1300RPM。測試的設定為兩種:一種是僅安裝頂部風扇,另一種是頂部風扇加底部風扇各一個。
對於先馬趣造Air來說,在使用ATX電源的情況下,留給CPU的進風空間其實不算很大,因此可以看到CPU這塊有點熱了。而底部風扇的作用還是比較明顯的,哪怕只有一個風扇也好。不過從溫度和售價兩方面講開去,組成測試平台的這些發燒配置對這款帶有Air名號的機箱來說顯然是負擔重了點。
事實上,趣造Air是款很好理解的機箱。它沒有了側面風扇和SFX電源支架,用可玩性上限的降低換來了更為親民的價格,然而必須要強調的是,它的基礎部份還是十分堅挺的。它的相容性依舊出色,風扇和硬碟位也依舊充足,如果你願意的話,它還能豎裝顯卡(只要無視掉延長線的售價幾乎等於機箱本身的話)。因此,我們現在可以回答開頭的問題了,趣造Air仍然「趣造」。
接下來說說它139元的售價......但是老實說,這個數碼真的沒什麽可以評論的,先馬在這塊一直都很有誠意。如果你留給機箱的預算只有這麽多的話,在註意好顯卡、電源長度限制的前提下直接沖就可以了。先馬趣造Air是不會讓你失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