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 | 虎嗅青年文化組
作者 | 渣渣郡
本文正選於虎嗅年輕內容公眾號「那個NG」(ID:huxiu4youth)。在這裏,我們呈現當下年輕人的面貌、故事和態度。
流量是屬於八卦的,也是屬於新聞的,但歸根結底是屬於懷舊的。
無論是在抖音快手,還是在小紅書或者貼吧,沒有任何一個主題的內容要比「懷舊內容」更普世、持久、迷人。
就拿我最近刷到的一則影片來說吧,最近跟抖音隨便刷到一則號稱「2012年從網吧通宵回來」的9秒影片,就贏得了72.7萬點贊。
圖片來源:抖音@王掌櫃
懷舊不是奇事,但舊的含義和人群變得越來越新才是趣事。
如今,我們還沒來得及追上、理解Y2K趨勢,現在懷舊的限度已經被推到2014年,懷舊的主力似乎也變成了年輕的Z世代。
這種加速化的懷舊,是一種集體情緒的選擇,它正在全球範圍上演。
科切拉音樂節之於美國,就像是草莓音樂節之於中國。
作為世界上最具影響力的音樂節之一,科切拉音樂節裏的元素都可以代表當下以及未來的青年文化趨勢。
Pinterest今年4月報告稱,在圍繞科切拉音樂節展開的所有美學靈感搜尋中,最受矚目的關鍵詞是「2014 core」,這是對2014年時尚的懷舊,該關鍵詞同比檢索上漲率達到了恐怖的1240%。
「Z世代是這股熱潮的主要推手,它從科切拉音樂節爆發。」Pinterest 全球消費者行銷副總裁Sara Pollack說。
2014 core 是由鉤織毛衣、蝴蝶結、短裙、緊身衣、法蘭絨襯衫和復古Tee組成的。
這種審美風潮幾乎是過去十年時尚路線的反面:它是秉持克制、極簡主義時尚的天敵,以一種五彩斑斕的極繁主義呈現,看著鬧騰,但洋溢著活躍的視覺生命力。
國外媒體總結的2014 core核心單品,蝴蝶結、可愛掛件、閃亮材質、野餐燈籠褲……總之都是過去登不上台面的單品
這波時尚,當然不僅僅停留在衣服上,它深入肌理。
在Z世代的推動下,一切都變得多彩了起來:在@kylie Jenner的推動下,染一頭粉發成了最酷的事;成年的可愛物件成了裝點弄潮兒打扮的魂器。
1994年出生的羅拔·安德裏希因為染了一頭粉發被德國名宿萊曼噴了:「這人為啥就非得那麽引人註目呢?」
但2014 core並不僅僅是一種時尚浪潮,而是時下Z世代一整個審美體系的復興。
此前,那個NG的@木子童曾在【一部份新青年,決定踹飛濾鏡社交】中,報道了一些年輕人因為受不了當代IG裝模作樣的疲憊,而遷徙到BeReal上進行無濾鏡真實社交(#filterlessfeeds)的情況。
不過,無濾鏡社交只能算是Z世代對演算法統攝一切的反叛,是對1990s前互聯網時代生活方式的朝聖,但它絕對不算是Z世代的復古。
因為只有2010s對於出生於1995—2012年的Z世代來說,才是他們真正有生活經驗的時代。證明這種情緒的證據,藏在他們的創作裏:
2010s美學的一大特點是使用2010s風格的IG濾鏡進行創作,再敲上點「回到2014」的文字,畫面色調偏向棕褐色,視覺感受比CCD輸出的照片更斑駁,對於Z世代來說更具懷念感染力。
因此,2010s風潮不但是第一次由Z世代推動的復古趨勢,也是Y2K時尚的更新版。
雖然看上去只是一次時尚更叠,但背後蘊含的人心潮向,卻大有深意。
按照咨詢機構的經驗,過往的趨勢一般以20年為周期,如果周期太近那就不叫復古,叫過時。
但現在,你瞧瞧,懷舊的界限正在離我們越來越近,像80年代的銳舞文化、90年代前互聯網時代懷舊、Y2K之類的美學名詞和概念,在過去2、3年間填滿了我們的生活和通道。
新玩意還沒火兩年,現在又開始流行2014 core了,咋就這麽快呢?
要知道Y2K風潮才剛剛於疫情期崛起,數據顯示:
2020—2022年,Tiktok上帶有相關標簽的內容瀏覽量達到了驚人的48億次。
而在中國,Y2K風尚在2022年開始進入廣泛的大眾視野。來自WGSN的一份趨勢報告引援了天貓的日均搜尋數據,數據指出,在2021年12月至2022年3月期間,該風格關鍵詞的搜尋人數從9萬上漲到了42萬。
在專家看來,Tiktok、物流和快時尚的疊加因素是復古趨勢加速的原因,輪到2010s風尚是Z世代長大後的緣故。
但我覺得,這些並不是復古浪潮加速全部的理由。如果從歷史、經濟視角下,看今天Z世代新的復古風潮,便會獲得更多線索。
面對浪潮,很多時尚評論員認為Z世代追逐的風格,用 2014 Tumblr來概括更為精準。
為了防止大家感到無聊,我直接放一張最具代表性的照片給大家品。下面這張圖是歐美Z世代成長過程中一張非常著名的照片,其地位大概相當於@c.k沈屙非主流照片之於「90後」。
美式頹廢穿搭搭配陰沈憂郁的感受,讓這種風潮擊中了Z世代的心弦,在Reddit使用者@bigworlderror這樣回憶它給一代人帶來的影響:
「這張照片對青年文化有非凡的影響,我記得它起源於Tumblr,那時候孩子們都喜歡這種美學,去美國品牌買衣服,聽上世紀70、80年代的歌。」
就像中國的非主流來自日本的視覺系,Tumblr 2014這種美學也自有起源,它的源頭就是Indie sleaze風格。
這種風格在2010s初期極為流行,由布魯古連嬉皮士風格、七八十年代的搖滾風和電音派對等各種流行風格混雜而來,American Apparel是品牌代表,材質混搭、鮮亮顏色是其特征。
這種風格在同期的中國也有相應展現,迷彩Bape、鑲鉆的MMJ以及南海岸配色是當時國內孩子最愛的風尚。
雖然在彼時中國玩家看來這些單品都是身份與財富的象征,但在西方時尚學者看來,不論Tumblr 2014抑或是Indie sleaze,這些風格都是經濟衰退環境下的反文化現象。
當人類時尚陷入到了一個不斷重溫過去的環節,所有的風尚不過是更宏大問題的外化表征。
疫情帶來的特殊時期、全球經濟下行的悲觀狀況,打破了有關過去幾十年高速發展的神話。所有人都因為允諾的落空而變得焦慮而悲觀,對新問題開出舊藥方幾乎成為了大部份人的意願——2023年IPSOS的一項全球民調顯示,60%的受訪者希望世界變回原來的樣子。
心態如此,時尚選擇與消費,自然亦如是。
從某種意義而言,豬突猛進的復古浪潮之於Z世代,就是他們集體情緒的鎮痛劑。
復古是審美、是心態,也是下沈世代少見的昂揚商機。
由Miumiu領銜的時尚復古風潮引發的贊嘆不必贅述,但實作廣泛Z世代美學的商業模式還得是二手經濟,這不僅僅是出於對Vintage、稀缺性和時尚風潮的浪漫想象,更是因為它便宜,是通貨膨脹時代最實惠的選擇。
今年,波士頓咨詢公司指出:目前二手經濟的市場已經占到全球鞋服配飾市場3%—5%,並有可能占到市場的40%,預計到2028年,全球二手市場規模將達到3500億美元。
這種預估並不是盲目樂觀。
在過去一年,全球每賣出5件衣服就有2件是二手產品。在美國,二手行業市場增速是零售業的7倍。
基於這種熱潮,越來越多的品牌和分析師發現,二手電商居然已經成了當代獲新客的最好渠道。一項調查顯示,全球60%的消費者是透過二手交易——接觸、發現或購買到了第一件新品牌的產品。
受益於運動熱潮,服飾戶外裝備是目前2023年二手市場增長最快的品類。研究機構認為這種趨勢不會就此止步,而是會向更廣大的領域蔓延,終將囊括一切領域。比如,專註於母嬰二手的Goodbuy Gear公開表示,到2031年,母嬰二手市場規模將預計增長152%。
除了觀念上的、趨勢上的,還有心態上的。
據說在Tiktok上刷影片,平均每39秒就會刷到一條令人產生負面情緒的影片。在網絡裏長大的一代,在經歷過疫情特殊時期後,比誰都更渴望現實的體驗。
在這種情緒導向下,各種實物消費尤其是被視為過時的、中古的消費都開始上揚,這種現象被國際咨詢機構WGSN解讀為年輕一代面對網絡倦怠展開的自我療愈,在分析中它建議各大品牌在復古行銷上多用用勁,別老整網絡的虛擬廣告,多搞點現實的物件,以便貼合這個趨勢。
這一點在收藏市場上有所印證。
在歐美,串流媒體疲勞讓CD、黑膠唱片的銷量取得了20年來的首次增長。在高端收藏領域,蘇富比2023年度報告也側面印證了收藏市場上年輕的力量,以千禧世代和X世代所組成的年輕藏家群體參與競標的比率,從2018年的6%增加到2023上半年的30% 。
面對年輕人復古浪潮,一些學者將之視為虛無,雖然他們理解這是大變革時代的文化混亂,但他們仍然發出了批評的聲音,他們認為當年輕人沈浸在過去時代的造物,就很難做出更有生命力的新鮮東西。
但我覺得有失偏頗。
傳媒藝術家博伊姆在其著作【懷舊的未來】中指出:懷舊並不只是關於過去,也有可能是前瞻性的。人們所懷念的或許並不僅僅是外化的表征,更有可能是對未來何處去的思考。
但如果他們跳脫出文化,了解到超過1/3的全球年輕人開始放棄過往價值觀,期待一個不一樣的社會的時候,便會重新理解1992年克林頓競選時的那句口號了:
「It’s the economy, stupid!——笨蛋,問題是經濟!」
正在改變與想要改變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