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遊戲

百萬誌願軍空缺司令,鄧華發急電請粟裕掛帥,主席為何斷然拒絕

2024-08-16遊戲

1952年春夏,北韓戰場進入了一個形勢相對復雜的階段。

一方面,「停戰談判」雖然被提上首要議程,卻一直處於僵局,戰爭雙方都在力圖爭取主動,想要透過軍事上的勝利為自己增加談判籌碼。

另一方面,入朝參戰的誌願軍已達17個軍,加上裝甲兵、炮兵、鐵道兵在內,總兵力超過百萬,這還不算45萬的北韓人民軍。此外,戰場對面的「聯合國軍」兵力也達到了110萬。

數百萬大軍對峙在狹長的北韓半島之上,摩擦、消耗、爭奪從未停止。所有人都知道,一場決定戰爭命運的大決戰在所難免,最終的和平只能靠打出來。

越是緊要的關頭,越容不得半點松懈。但偏偏這個時候,擔任誌願軍司令員的彭德懷卻病倒了。長期高強度地指揮作戰,讓他的身體超負荷運作,左額長出的一顆腫瘤,因為前線醫療條件簡陋沒有得到及時醫治,病情每況愈下。

彭德懷一門心思都在指揮作戰上,性子又犟,有傷也不願意下火線。每次醫生來勸,他都是一句話堵回去:

「這是小病,不要緊,死不了人!」

到最後,還是身在北京的毛主席親自下達命令,讓彭德懷必須返回國內接受治療。可彭老總這一走,誌願軍司令員的位置就暫時空了出來。

戰情如火,百萬誌願軍卻群龍無首,誰來掛帥掌軍?這成為了誌願軍必須盡快解決的首要問題。

一、毛主席和鄧華「意見不同」

彭德懷回國後,主持誌願軍司令部日常工作的擔子就落在陳賡的頭上。在誌願軍當時的幾位副司令中,論資歷、威望,軍事指揮能力,陳賡都是老大哥般的存在。要知道在他1922年入黨的時候,宋時輪才15歲,鄧華12歲,洪學智、韓先楚都只有9歲。

讓陳賡接任誌願軍司令員,是最能服眾的。1951年6月陳賡入朝時,正值第五次戰役結束,誌願軍幾經惡戰,消耗情況不容樂觀。特別是60軍180師在撤退途中被圍,傷亡較大,這讓誌願軍司令部內一直彌漫著一股憤怒、緊張的氣息。

在第五次戰役總結會上,「法不容情」的彭德懷當眾點起60軍軍長韋傑、政委袁子欽,怒批道:

「你們是怎麽指揮的,把一個師都丟了,造成我軍建軍以來極少有的一個師遭到慘重損失!」

彭德懷的脾氣大家都知道,這時候誰也不敢勸,怕越勸彭總火越大,整個會議室鴉雀無聲。到最後還是陳賡出來解了圍,一向風趣幽默的他笑呵呵地站了起來,扯了一句題外話:

「開了半天會了,大家動都不敢動一下,想小便都不敢去,臉都憋紅了。而且現在肚子也餓了,要不先休息一下,方便方便,回來再開?」

十幾年的搭檔,也只有陳賡敢這樣和彭老總開玩笑。他的話,一下就讓司令部內的氛圍緩和了下來,彭德懷被這樣一打斷,也冷靜了下來,只能揮揮手說:

「陳賡餓了,咱們就去吃飯。」

陳賡性格好,沒架子,和任何人都能相處得來,他的到來給一向嚴肅的誌願軍司令部帶來的久違的輕松和活躍。當然更為主要的一點,陳賡是真的會打仗。

陳賡到北韓後,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戰術革新。比如落實 「零敲牛皮糖戰術」 ,鼓勵部隊在進攻中靈活機動,多打小規模的殲滅戰,以較小的代價換取大的勝利;在防守中不必死守陣地,在給敵人以大量殺傷後,及時轉移,趁敵立足未穩,再組織反擊。

陳賡的理念很簡單,面對火力強大,補給充足的美軍,誌願軍不能死拼消耗,去過分強調「人在陣地在」、「同歸於盡」的強硬打法。戰術靈活,知進退,懂取舍,才能保存有生力量,去打贏最後的戰爭。

特別是陳賡改進、推廣的 「坑道作戰」 ,讓誌願軍在防禦能力上有了「質」的提升。以坑道為依托,利用表面陣地野戰工事阻擊和殺傷敵人,這讓美軍極為依賴的炮火優勢削弱大半。1951年夏秋防禦作戰時,美軍平均發射40-60發炮彈殺傷誌願軍一人。到了1952年1-8月,美軍平均發射660發炮彈,才能殺傷誌願軍一人。

如果彭德懷鑄就了誌願軍鋼鐵般的意誌力,那麽陳賡為誌願軍帶來的就是更多的靈動。不過陳賡也有一個「缺點」,就是他實在太忙了,沒有辦法長期擔任誌願軍的司令員。

建國後,陳賡率部解放廣州,挺進大西南,作戰任務非常繁重。1950年初,他又應胡誌明邀請,帶領軍事代表團前往越南,協助越軍抵禦法國侵略。在代理誌願軍司令員2個月後,「救火隊長」陳賡就又接到了毛主席新的任務,讓他回國擔任 軍事工程學院的院長。

陳賡走後,選出一個穩定的誌願軍司令員又成為了頭號大事。畢竟臨陣換將、頻繁換將是戰場大忌,每個指揮員風格不一,打法不一,部隊如果沒有一個固定的戰略戰術,戰鬥力就會大打折扣。

很快,毛主席親自擬定的一封「委任狀」便傳到了誌願軍司令部:

「任命鄧華為誌願軍代司令兼政委。」

當時擔任著誌願軍副司令員的鄧華,顯然沒有想到主席會決定將這千斤的重擔交付於他。抗美援朝戰爭關乎國運,指揮百萬大軍作戰在我軍軍史上也是鮮有前例,擔子太過重大,責任太過重大,幹系太過重大。

對待革命,鄧華從不畏懼,狠仗、硬仗都敢打,沒有半點怨言。但他擔心的是自己能力有限,沒有彭老總、陳賡這樣的老將壓陣,挑不起這千斤重擔。

再三考慮後,鄧華將請辭的電報呈送毛主席、彭老總:

「誌司任務繁重,且關系全域,個人德才資體均很不夠,實在費力挑不動。為加強誌司領導,彭總不能回時,粟裕同誌來此很好。」

在誌願軍司令員的人選上,鄧華極力推薦了粟裕。 而且考慮到當時粟裕已在總參謀部擔任副總參謀長,他還接著建議 「粟裕的副總參謀長,陳賡同誌很可勝任」 ,至於陳賡正在負責籌建的軍事工程學院,鄧華也建議 「可另選他人代替陳賡」

鄧華考慮事情如同籌劃打仗一樣,非常細致縝密。這一份電報不僅推薦了誌願軍司令員的人選,還把誰接任粟裕副總長、陳賡院長這些不該他考慮的問題,都給一攬子建議了。

按理說,鄧華是不應該在關鍵的人事任命上說太多話。但從另一角度來看,這足以證明他的所有建議都是出自真心、公心,沒有摻雜半點個人得失在裏面。

那麽,鄧華又為何如此熱切希望粟裕來擔任誌願軍司令員呢?

第一:粟裕本就是抗美援朝掛帥出征的第一人選

1950年6月,韓戰爆發後,以四野13、15兵團4個軍為主幹的東北邊防軍隨即成立,分別進駐鳳城、遼陽等地,任務就是加強東北邊防,隨時準備入朝參戰。當時毛主席曾明確指示粟裕,讓他就任東北邊防軍司令員,擔負起抗美援朝作戰指揮的任務。只是後來粟裕因病未能掛帥,彭德懷才從西北調回,臨危受命率軍入朝。

第二:粟裕對韓戰準備充分

粟裕在先期籌備抗美援朝的工作中,就要求華東軍區組建了相應的參謀、通訊班子,分析北韓戰情,同時命令華東空軍調查研究美軍入朝空軍的飛機數量和作戰能力,包括抽調原本用於攻台的三野9兵團北上參戰也是粟裕最先建議。讓粟裕指揮誌願軍,需要的適應期可能比其他人更短,這也是一個主要的優勢。

第三:粟裕指揮大兵團作戰能力首屈一指

有指揮大兵團作戰的能力,是選擇誌願軍司令員最為重要的一個標準,特別是入朝參戰的誌願軍已達百萬,沒有充分的大兵團作戰理論與實踐經驗的人,不足以擔此重任。而粟裕是我軍之中公認的「優秀軍事家」,指揮能力、經驗能夠完美切合誌願軍司令員的要求。

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粟裕都是當時誌願軍司令員的最佳人選之一。但鄧華的電報呈送北京後,卻遭到了毛主席的斷然拒絕。

那麽此時的主席到底是如何考慮的?

二、戰爭練兵,更練帥

如果說考慮誌願軍司令員的人選,鄧華是單從戰爭層面去推薦,認為粟裕最合適。那麽毛主席則是放眼全域,從整個國家、國際形勢去判斷,他不能放粟裕去北韓。

自1951年11月粟裕就任副總參謀長後,就一直承擔著新時期軍隊的建設工作,包括作戰、訓練、海空軍及各特色兵種的籌建、軍隊的現代化、正規化。對於國防事業、軍隊建設來說,粟裕是一員關鍵的「主將」,很多工作離不開他。

包括軍事工程院的創辦,這關乎新中國第一代軍事科技人才的培養,在當時科技人才寥若晨星,既少師資力量,又缺校舍、教材和實驗器材的困難條件下,能承擔起這個艱巨任務的,非陳賡不可,這也是毛主席把他從北韓調回的重要原因。

抗美援朝關乎國運,軍隊建設、人才建設同樣關乎國運。 粟裕、陳賡都是各自崗位上不能缺少的一環,他們的能力有很強的不可替代性,牽一發而動全身,在短時間內找到一個合適的接班人同樣不簡單。

當然另一方面,毛主席不放粟裕去北韓還有一個關鍵因素,那就是他認為鄧華完全有能力擔任誌願軍的第三任司令員。

四野13兵團作為第一批誌願軍入朝參戰時,林彪曾不顧臨陣換將的兵家大忌,向主席建議用鄧華替下原13兵團司令員黃永勝,理由是 「黃永勝各方面的軍事素養都不如鄧華。」

在抗美援朝期間,彭德懷也屢次稱贊鄧華: 「知識豐富,很有頭腦。考慮問題有眼光,也比較周到。」、「作戰勇敢,細心,出了些好主意,是個好幫手。」 特別是在彭德懷回國之前,他曾親自致電前線部隊,聲明他在離任期間,由鄧華全權指揮誌願軍作戰。

從兩位元帥的實際行動和評價中,可以看出他們對於鄧華能力的絕對信任,所以才會在關鍵節點上不約而同選擇讓他來掛帥。

鄧華17歲參加革命,湘南起義後跟隨朱德上井岡山,一路從連級幹部做到兵團司令,戰功赫赫。而且無論是在紅軍還是之後的四野,他都被賦予重任,成為獨當一面的主帥,指揮兩個軍收復海南島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一個例子。

鄧華家學淵源,是典型的知識分子出身,投身軍教後更是熱衷於研究戰略、戰術,是軍中有名的儒將。包括入朝之後,每逢的大戰役鄧華都要認真總結經驗,教訓,從剛入朝時的【對美軍作戰的初步經驗】,到第五次戰役後的【論北韓戰場之持久戰】, 鄧華在整個戰爭期間寫下的軍事討論文章不下數十萬字。這不僅僅對於誌願軍作戰幫助匪淺,對我軍的現代化建設也是寶貴的一手材料。

除了能打仗外,鄧華筆頭夠硬,腦子也活,承擔政治工作、外交工作也都是一把好手。 抗美援朝的談判階段,鄧華就是誌願軍首席代表。在這場號稱 「最艱難的談判中」 ,鄧華和美軍在談判桌上巧妙周旋,精準分析形勢,判斷該談還是該打。可以說身處戰爭最前線的鄧華,他的意見就是誌願軍戰略制定的一個「風向標」。

綜合來說,在抗美援朝「邊打邊談,以打促談」的第二階段,對戰役指揮和談判形勢都有掌握的鄧華無疑是司令員的最佳人選。 當然,除了能力和經驗之外,鄧華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優點,那就是統帥之才。

誌願軍的兩位副司令鄧華和韓先楚,是一對「黃金搭檔」,從解放海南到抗美援朝,兩人一直通力合作,聯手立下了赫赫戰功。

鄧華沈穩有謀,文武雙全,是軍中「智將」,而韓先楚膽略十足,敢打敢拼,又是出了名的「旋風將軍」,讓這樣風格迥異的兩人在一起指揮作戰,無疑是完美互補。不過兩人雖然關系鐵,但吵架的次數也不少。

解放海南島,鄧華為了穩妥起見,曾計劃推遲戰役發起時間,而韓先楚據理力爭,堅持認為應該抓住谷雨前的順風戰機,盡快發起大規模登陸作戰。而事實證明,韓先楚對於戰役的判斷是正確的。

在戰後,很多人都把解放海南島的首功歸在韓先楚的身上,卻忽略了鄧華的作用。其實在當時在選擇總攻時間的問題上,四野總指揮部是完全信任鄧華的。也就是說如果鄧華堅持推遲戰役,那麽韓先楚再如何堅持,也無濟於事。

正是在擁有「一票否決權」的情況下,在和韓先楚吵得「房頂蓋都要被掀掉了」的情況下,鄧華沒有固執己見,而是認真研究大規模渡海的可行性,權衡各方,最終選擇聽從韓先楚的建議。

能夠成功解放海南島,韓先楚對戰局的判斷起到了關鍵作用,而鄧華能夠 「兼聽則明,偏聽則暗」 ,最後一錘定音,同樣至關重要。

韓先楚是天生的戰將,他對戰爭有獨到的見解,能夠敏銳察覺和分析形勢,打別人不敢打的仗,甚至也敢指揮上級,充分展示自己桀驁不馴的一面。而鄧華卻不同,他的風格是穩中求進,對上級盡心輔助,對下級也能聽取意見。

其實在北韓戰場,誌願軍司令部內名將雲集,任何戰略、戰術的形成和制定,都是經過無數參謀人員的思考、判斷和審查。 誌願軍司令員需要做的,就是成為一個核心,一個橋梁,聽取所有人的意見,發揮所有人的長處,然後謹慎判斷形勢,敲定最終的「大主意」。

論打仗,鄧華可能沒有韓先楚、宋時輪那麽鋒芒畢露;論後勤管理,他也比不上洪學智的老成持重。但鄧華就是一個粘合劑,能把所有指戰員,百萬誌願軍的優勢都集中起來,握緊成一個拳頭打出去,這就是「統帥之才」。

毛主席力排眾議選擇鄧華,也正是看中他有指揮「百萬大軍」的潛力。韓戰練兵,更練帥

三、立國一戰

1952年9月,鄧華接任誌願軍總司令後的第3個月,意料之中的決戰終於打響。誌願軍在兩個月內連續對敵展開進攻作戰77次,共殲敵2萬7千余人,取得輝煌戰果。美軍為了應對誌願軍的進攻,而發動了蓄謀已久的「金化攻勢」。

兩軍針鋒相對,寸土必爭,最終所有的矛盾都集中到一個點上—上甘嶺。

上甘嶺戰役,誌願軍在鄧華的指揮下一改常規打法。

防禦中堅決執行「坑道作戰」的防禦體系,讓美軍在上甘嶺3.7平方公裏的陣地傾瀉的190余萬發炮彈「無計可施」。

進攻動用王牌武器「喀秋莎」,配合140余門火炮對敵人進行火力覆蓋。特別是在攻打597.9高地時,24門「喀秋莎」僅用2輪齊射,便全殲美軍一個營的數百名官兵。

坑道戰術是陳賡的傑作,喀秋莎是彭德懷回國要來的,戰役的總指揮則是鄧華。在上甘嶺,誌願軍在最艱苦的條件下,創造了最輝煌的戰績,而這光榮的背後,離不開3位誌願軍司令員的長久付出。

1953年6月,面對即將簽訂的停戰協定,頑固不化的李承晚暗耍手段,蓄意破壞和談行程,甚至公然宣稱南韓要單方面繼續把戰爭打下去。

訊息傳到誌願軍司令部,一向穩重的鄧華再也控制不住情緒,氣得拍案而起:

「這個李承晚膽敢如此放肆,看樣子還得給他硬的吃!」

站在一旁的誌願軍副司令員楊得誌看見鄧華眼睛緊盯著作戰地圖,突然就明白了什麽,他指著地圖上的一個突出點說到:

「你早就想在這個地方打主意了。」

鄧華果斷回答:

「對,我們就選在這個地方開刀!把戰線拉直,給北韓人民多占點地方。」

一向被鄧華尊稱為「老人家」的參謀長李達這時也開起了玩笑:

「你不怕人家說你好戰分子嗎?」

鄧華心裏明白,這最後的一仗必須要打:

「不是我們好戰,是李承晚不見棺村不掉淚,不狠狠揍他兩下,他是不會老實的。」

7月13日晚,金城前線濃雲密布,大雨欲來。誌願軍1000余門火炮突然發起強襲,一向被「省著用」的2個師喀秋莎也放開了手腳,奢侈地連打了3輪齊射。

頃刻間,炮火形成無數道火光,像嗚嗚地刮大風似的飛向敵人陣地,紅透了半邊天,敵人的陣地燃燒成一片火海,地上騰起的煙塵也是紅的,天上翻滾的雲彩也是紅的。

與此同時,誌願軍強大的突擊集團僅用1個小時,就突破了敵人4個師25公裏正面防禦陣地展開攻勢。 整場金城戰役,誌願軍殲敵5萬余人,收復170多平方公裏的地域。這是誌願軍入朝以來最「酣暢淋漓」的一場全勝。1000余門大炮,發射了炮彈1900余噸,我們最終以敵人最擅長的手段,打敗了敵人。

絕望的李承晚徹底被打服了,7月27日,北韓停戰協定正式簽字生效。歷時3年零33天的韓戰以朝中人民的勝利宣告結束,和平降臨北韓大地。

1954年10月,鄧華奉調回國。鄧華之後,我軍之中著名「三楊開泰」中的楊得誌、楊勇先後繼任誌願軍司令員。1958年10月22日,誌願軍總部官兵在司令員楊勇、政委王平等率領下啟程返國。

10月26日,誌願軍總部公報: 誌願軍已全部撤離北韓。

197653名抗美援朝烈士

我們不會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