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觀察者網 熊超然】當地時間4月25日,美國財政部長耶倫在接受路透社采訪時稱,美國不會馬上對與俄羅斯貿易的中國銀行實施制裁。「在(對中國銀行)制裁方面,我沒有什麽要宣布的。」但她同時又聲稱,這一政策選項是美國「在必要時準備使用的」。
「我們與中方就此進行了深入討論。我認為他們理解我們的立場,這是一個可用的工具。」耶倫在采訪中作出了這一最新表態。
耶倫接受路透社采訪圖
當地時間4月23日,【華爾街日報】等多家外媒曾引述「知情人士」稱,美國正起草可能切斷部份中國銀行與全球金融體系聯系的制裁措施, 為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訪華提供「外交籌碼」 。路透社當天晚些時候則報道,一名匿名美國官員說,美國尚無實施這些措施的計劃,並表示官員們希望透過外交手段避免采取此類行動, 疑似為報道降溫 。
針對美國正在考慮對中國金融機構等實施制裁的報道,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4月23日在例行釋出會上回應表示,美方一邊出台大規模援助烏克蘭法案,一邊又對中俄正常經貿往來進行無端指責。這種做法極其虛偽,也十分不負責任,中方對此堅決反對。
汪文斌強調,在烏克蘭問題上,中方始終秉持客觀公正立場,積極勸和促談,推動政治解決。中方一貫依法依規對兩用物項出口進行管制。中國不是烏克蘭危機的制造者和當事方,從不拱火澆油,更不趁機漁利,也不接受甩鍋推責。
4月23日,美國馬里蘭州,布林肯在安德魯斯聯合基地登上飛往北京的飛機時揮手。圖自視覺中國
香港【南華早報】報道稱,本月早些時候,耶倫也對中國進行了為期一周的存取,期間會見了中方高級官員和美國商界人士。她還表達了美方對於中國工業所謂「產能過剩」的擔憂,尤其是在新能源供應鏈方面。
「我的責任是強調過度補貼對清潔能源供應鏈中所有環節的不良溢位效應,並確保最高層級(人士)聽到這一點。」耶倫在4月25日接受路透社采訪時再度炒作渲染此話題。
耶倫聲稱,中國「產能過剩」不僅是美國面臨的問題,還影響到歐洲、日本以及印度和墨西哥等新興市場。「我們並沒有試圖主導全球市場。我們對中國在全球生產、銷售和出口沒有質疑。」她補充稱:「但美國、歐洲和其他國家也希望在生產清潔能源產品的能力方面有所參與,這些產品將非常重要。」
耶倫表示,她一直在與中方高級官員就「工業產能過剩」問題進行「密集討論」,包括在4月中旬的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春季會議期間舉行的中美經濟工作群組第四次會議上。
「這是一個多年來一直存在的問題,這不會在一天或一周內得到解決。」她炒作稱:「因此,重要的是,中國要認識到這些擔憂,並開始采取行動解決這些問題,但我們不希望我們的行業在此期間被摧毀,所以我不想放棄任何談判。」
采訪中,這位美國財政部長指出,她對於「比較優勢」的看法在中國發生了變化,同時否認這預示著進一步的保護主義。「比較優勢」是國際貿易的一項基本原則,指的是一個經濟體以比其貿易夥伴更低的機會成本生產特定商品或服務的能力。
「有充分證據表明,美國經歷了所謂的‘中國沖擊’,也就是在中國加入WTO之後,中國對美國的出口大幅飆升。這最終導致了美國部份地區優質制造業工作崗位的大量流失,而這些地區的就業從未真正復蘇。」耶倫繼續強詞奪理:「我一直支持自由貿易,但這必須能廣泛惠及(美國)全國人民。」
4月8日,美國財政部長耶倫在美國駐華大使館舉辦新聞釋出會。圖自澎湃影像
4月25日,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何亞東表示,近期,一些西方國家頻頻指責中國「產能過剩」。這種炒作毫無道理,中方堅決反對。產能問題要在經濟全球化大背景下,充分考慮全球分工和國際市場的現實情況,要秉持客觀、公正和科學立場。
何亞東指出,對新能源來說,從全球範圍看,不是產能過剩,而是產能短缺。當前,發展綠色、低碳、環保的新能源,是全球應對氣變的重要舉措。新能源產品的需求不斷增長,未來發展潛力巨大。中國新能源產業持續提供可負擔的優質產能,對全球綠色發展作出重要貢獻。
何亞東提到,有關國家和地區不能一邊高舉綠色發展的大旗,一邊揮舞保護主義的大棒,這是典型的自相矛盾和雙重標準,可以說這是一種「雙標主義」。事實上,這樣的做法既會阻滯全球綠色轉型,動搖氣變合作的信心,也會挫傷企業開展對外貿易投資合作的決心。
何亞東強調,我們希望相關國家客觀、理性、全面看待全球新能源市場的需求和中國新能源產業的發展,公正評價中國新能源產品在全球綠色轉型中發揮的重要作用,我們願意在堅持市場化原則的基礎上,與各方加強溝通協調,推動產業合作,實作互利共贏,共同推動全球綠色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