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財經

光伏發電步入「快車道」 能源低碳轉型再提速

2024-05-14財經
王紹紹
在沙漠,一排排光伏發電的太陽能板整齊鋪開,為周邊地區輸送著源源不斷的清潔能源電力;在海上,一座半潛式海上平台矗立其中,實作全年、全天候穩定均衡的新能源發電;在山區,山坡上的光伏發電設施隨著陽光開始運轉,光伏板下的金銀花、蔓荊子等中藥材為當地農戶帶來額外的種植收入……
從「跟跑」到「領跑」,近年來,中國光伏行業實作跨越式發展,重點環節國產化程度大幅提升。國家能源局最新數據顯示,2024年一季度,中國光伏發電新增並網容量4574萬千瓦,其中集中式光伏新增2193萬千瓦,分布式光伏新增2381萬千瓦,光伏發電正在加速步入發展「快車道」。
科技賦能創新,光伏發電的快速發展離不開上遊制造業的助力,關鍵技術的攻關和創新為光伏發電註入核心動力。在江蘇,一間投資3億多元、面積近6000平方米的高新技術試驗車間裏,各式各樣的機器人揮舞手臂,將薄薄的電池片輕輕抓起;大大小小的電子螢幕上,一組組數據不停閃爍著,展示著新器材的各項效能。
「光伏電池生產器材的更新叠代速度非常快,基本上每3年就要換一代。」據相關負責人介紹,當地一季度出貨量猛增,各車間加班加點滿負荷運轉,關鍵技術不斷突破。目前,當地光伏產業鏈覆蓋除多晶矽料以外的所有生產制造環節,同時布局風光互補、高效儲能、能源互聯網等領域。
電池技術是光伏制造業的核心領域,鈣鈦礦光伏技術的創新研發為光伏發電帶來了更廣闊的發展前景。「相比於傳統的晶矽電池,鈣鈦礦光伏技術理論上可使生產能耗從1.52千瓦/小時下降到0.12千瓦/小時,生產周期從72小時下降至3小時。」有關專家介紹,近年來,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技術持續創新,其原料價格、加工周期、廣電效率、度電成本等優勢日漸明顯。
據介紹,鈣鈦礦與晶矽的疊層電池能夠實作對太陽能全光譜的利用,其光電轉化效率能夠達到40%,是當前大規模套用的光伏電池轉化效率的兩倍。在青海,共和塔拉灘30萬千瓦光伏建設專案成功並網發電,成為全球最大商用尺寸兆瓦級鈣鈦礦元件光伏示範專案,核心器材國產化率達到90%以上,年均減排二氧化碳約47.32萬噸;在山東,當地首個鈣鈦礦光伏技術創新中心正式成立,透過聚焦鈣鈦礦太陽能電池關鍵材料、技術、裝備、工藝等產業化面臨的問題,建設鈣鈦礦太陽能通用技術開發和試驗檢測平台……
「光伏產業的創新包括三個方面,分別是前沿技術創新、開發模式創新和體制機制創新。」有關專家表示,光伏產業未來發展潛力巨大,要持續強化技術創新,驅動核心關鍵技術,堅持自主創新。從器材、材料、產品等方面全面發力,拓展新的套用場景,進一步降低成本,鞏固提升產業鏈的競爭力。
上遊制造業的技術創新為光伏發電打造了堅實的技術底座,而下遊的光電套用則進一步拓展了光伏產業的發展潛能。近年來,「跨界融合、多能互補」成為中國能源綠色低碳轉型的關鍵詞,「光伏+」模式持續賦能各行各業。自國務院印發【關於加快建立健全綠色低碳迴圈發展經濟體系的指導意見】以來,河南、浙江、安徽、寧夏、四川、上海等地均出台相關實施方案,鼓勵「光伏+」和分布式光伏縱深發展。
貴州推出「光伏+農業」模式,探索「農光互補」產業套用,打造綠色能源技術與傳統農業融合發展新業態;江蘇投運全國首個超大規模「光伏+氣膜」光伏電站專案,有效避免當地煤炭砂石等散料的揚塵外溢問題,每年可減少汙水排放約28萬噸;甘肅探索「光伏+養殖」的綠色發展之路,為當地養牛場加裝太陽能板,采用「自發自用、余量上網」的消納方式,給當地養殖戶帶來額外發電收益……
「光伏發電相容性強,能夠與建築、交通、農業等領域融合發展,實作空間的綜合效益與增值利用。」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長熊敏峰表示,中國光伏發電發展規模不斷創新,套用場景不斷拓展。要堅持「光伏+」的融合發展模式,拓展光伏套用新場景、新模式、新業態。(王檬對本文亦有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