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財經

5+573+5.11萬億!科創板正成為新質生產力 「主陣地」|科創板開市五周年之市場篇

2024-07-18財經

【科創板日報】7月17日訊(記者 黃修眉) 2019年7月22日,科創板作為中國資本市場改革「試驗田」,其首批公司正式上市交易。回首五年歷程,據科創板研究中心統計,截至今年6月30日,科創板上市公司數量增長至573家;上市公司總市值增長至5.11萬億元;隨著上市公司研發投入不斷增多,歷年研投總額也已超5200億元。

今年6月19日,證監會釋出【關於深化科創板改革服務科技創新和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八條措施】(下稱:「科創板八條」),標誌著科創板改革再出發,並將為資本市場服務新質生產力開啟新空間。

行業「龍頭」聚集效應顯現

科創板聚焦新一代資訊科技、高端裝備、新材料、新能源、生物醫藥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這些產業是新質生產力的具體體現,代表了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的新方向。

多位業內人士認為,科創板經過5年的發展,呈現出「細分龍頭聚焦,行業分化進一步凸顯」的現象。

數據顯示,截至今年6月30日,以申萬一級行業劃分,在573家科創板公司中,電子、生物醫藥及機械器材行業的公司數量最多,分別為140家、106家、88家,占科創板公司總數比例分別為24.4%、18.5%、15.4%。

截至今年6月30日,總市值排名前10的科創板公司中,來自半導體板塊的公司也占據半壁江山。

「目前科創板戰略新興產業集聚已經形成且效應突出。」申萬宏源研究新股策略首席分析師彭文玉在接受【科創板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彭文玉援引一組數據分析到, 以新一代資訊科技、生物醫藥、高端裝備制造為核心的科創企業,合計占比約為科創板上市公司總數的八成,並已在半導體、生物制藥、光伏等具體產業鏈中,形成頭部引領、集群支撐的發展格局

以集成電路產業鏈為例,目前相關科創板上市公司超110家,最新總市值接近2萬億元,涵蓋了上遊芯片設計、中遊晶圓代工及下遊封裝測試,同時兼備半導體器材、材料、IP、EDA軟件等關鍵環節,形成完整產業鏈。

同時也匯聚了國內排名前三的晶圓代工龍頭中芯國際、華虹公司、晶合整合;大矽片龍頭滬矽產業、刻蝕器材龍頭中微公司、半導體IP龍頭芯原股份、記憶體介面芯片龍頭瀾起科技等骨幹企業。

科創內容彰顯業績成長性

財聯社星礦數據顯示, 2019年開市至2023年度末,科創板上市公司的歷年研發投入總額已超5200億元,且年度投入額呈不斷上漲趨勢。

2019年至2023年,科創板公司期末數量分別為70家、215家、377家、501家、566家,各期末研發投入額度分別為506億元、817億元、1059億元、1317億元、1513億元。

「這些數據表明,科創板企業在過去五年中持續加大研發投入,從而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升級。」申萬宏源研究新股策略首席分析師彭文玉表示。

彭文玉進一步表示,2023年度,科創板企業研發投入占營收比重中值為12.0%,研發人員平均占比中值為31%,顯著高於非科創板企業。

與此同時,科創板企業的業績成長性顯著。據統計,2021年至2023年,科創板企業營收復合增速平均達22.3%,歸母凈利潤復合增速平均7%,顯著高於非科創板企業。

「這意味著,在持續完善的‘含科量’指標體系指引下,科創板上市公司在A股市場各板塊中具備更強的研發投入力度和更完備的研發團隊。」彭文玉稱。

透過這些努力,科創板企業不僅在國內外市場上完成了戰略布局,還實作了關鍵核心技術的突破,如:300mm大矽片的規模化銷售等,從而推動了中國半導體關鍵材料生產技術的自主可控行程。

北京清律律師事務所合夥人齊鵬帥曾深度參與多家科創板公司IPO與投融資專案。他在接受【科創板日報】記者采訪時稱,一系列科創板最新政策出台後,科創板上市公司除了需要一如既往地夯實自身的合規性外,更需要在硬科創內容這一塊給予更多的關註。

例如:企業在準備IPO的過程中,盡早對自身所持的知識產權進行梳理並進行動態管理,對於核心知識產權進行衍生布局,加固科創內容的壁壘,對於非核心知識產權妥善處理,避免出現瑕疵或糾紛等潛在風險。 」齊鵬帥表示。

專業投資者增多 「機構市」初成

上交所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年末,科創板機構投資者活躍賬戶數超過7萬戶,同比增長30%。其中,企業年金、公募基金活躍賬戶數增速較快,同比增速分別超過200%和10%。機構投資者持倉占比近七成,其中,社保、保險、年金等長線基金持倉占比接近5%。

這說明科創板投資者結構進一步最佳化,科創板的‘機構市’已初步形成,市場會更加理性,投資決策會更加專業。 」中國民協新質生產力工委常務副會長及秘書長吳高斌表示。

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江瀚則進一步認為,我們看待這裏形成的「機構市」, 應關註其對市場穩定性的影響,以及如何透過機構投資者的專業判斷和投資行為,促進科創板市場的健康、穩定和持續發展。 同時也需要關註中小投資者的利益保護問題,確保市場的公平、公正、公開。

知名經濟學者、工信部資訊通訊經濟專家委員會委員盤和林向【科創板日報】記者表示,為保護個人投資者,科創板存在一定投資門檻,「機構市」有利於減少市場波動。 「希望未來科創板能保持投資人的多樣性,鼓勵不同資本進入科創板,來豐富科創板的融資渠道 。」

改革再出發 服務新質生產力

在中國民協新質生產力工委常務副會長及秘書長吳高斌看來,隨著今年6月19日,證監會釋出「科創板八條」後, 科創板改革已再出發,並將為資本市場服務新質生產力開啟新空間。

知名經濟學者、工信部資訊通訊經濟專家委員會委員盤和林向【科創板日報】記者表示,經歷五年,科創板改革逐漸深化,不僅成為「硬科技」企業融資的核心場所,還在促進產業鏈協同創新、引導社會資本流向核心技術攻關等方面,發揮了更加綜合、深遠的影響。

北京清律律師事務所合夥人齊鵬帥也認為,「五年前科創板設立時,中國註冊制改革剛剛起步,是一個從0到1的過程,這其中充滿了‘探索、實踐、調整、再實踐’的最佳化與調整。隨後五年的發展,科創板也在根據國內外形勢和產業變革,不斷地深化創新、最佳化細節。」

在南開大學金融發展研究院院長田利輝看來,隨著時間推移, 科創板的作用逐漸拓展到推動產業鏈上下遊企業的協同發展,促進產業升級和動能轉換上來 ;隨著制度的不斷完善和市場的不斷成熟,科創板有望在發展新質生產力方面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