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財經

德國經濟數據「有喜有憂」 高通脹制約政策制定

2024-05-08財經
據德國聯邦統計局當地時間7日公布的數據,經工作日和季節性調整後,德國3月商品出口額環比增長0.9%,達到1341億歐元,好於預期。當月實作貿易順差223億歐元。
數據顯示,德國3月出口增長主要來自於美國和中國的需求強勁,德國3月對美中兩國的出口分別增長3.6%和3.7%。3月,德國進口額環比增長0.3%至1119億歐元。
德國聯邦統計局公布的另一組數據顯示,今年3月德國工業訂單量比上月環比下降0.4%。德國商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基利默據此分析認為,工業訂單下跌表明今年二季度德國整體本地生產總值可能仍然無法恢復增長。
數據還顯示,3月德國對歐盟成員國出口額環比增長0.5%達到733億歐元,進口額環比增長1.5%至588億歐元。3月德國對歐盟以外國家和地區的出口額環比增長1.3%至609億歐元,進口額環比下降1.1%至531億歐元。
△路透社報道截圖
從最新數據看,德國3月進出口均實作環比增長,但同比增速則差異較大,出口同比增速高於預期,進口則同比下滑較快。對此,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歐洲所助理研究員董一凡在接受中央廣播電視總台環球資訊廣播采訪時指出,數據顯示,在經歷過去一年的打擊後,德國外貿領域逐漸出現恢復態勢。不過德國經濟狀況仍處於較大的低谷,這給外部原材料、供應鏈中間產品的進口造成一定程度影響。同時,全球供應鏈不暢以及地緣政治風險,也會對未來德國外貿的整體形勢產生一定沖擊。
當地時間7日,德國央行行長納格爾就通脹議題發表講話時指出,歐元區不會回到新冠疫情前的超低通脹時代,地緣政治等因素可能會在未來幾年內使歐元區的通脹保持在較高水平。
△路透社報道截圖
對此,董一凡認為,如何防止通脹過度上漲仍是德國和歐元區未來貨幣政策和經濟政策中最大的考量因素。
新冠疫情之前,歐元區和德國處於較低的通脹水平,很大程度上是由於歐債危機以來,經濟低迷造成通縮的延遲滯後效應一直在抑制歐元區和德國的整體通脹。
新冠疫情發生後,供應鏈不暢和此後的地緣政治趨勢、能源危機等,都成為支撐德國和歐元區整體通脹上升的永久性因素。
由於德國曾對歷史上的高通脹和物價飆升有難忘的記憶,再加上目前德國和歐元區的通脹遠未恢復到2%的政策基準線,因此無論是德國還是歐元區,對於未來通脹預期以及調整貨幣政策,仍然持謹慎的態度。
素材來源丨環球資訊廣播【直播世界】
記者丨陶冶 陳濛
編輯丨印梅梅 李嚴 楊楠
簽審丨劉鵬 江愛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