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財經

十年,京津冀三地經濟總量連跨五個萬億台階

2024-07-16財經

十年來,京津冀經濟總量連跨5個萬億元台階,2023年京津冀地區生產總值為10.4萬億元,產業結構持續最佳化升級……近日,首都經濟貿易大學與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共同釋出了【京津冀藍皮書:京津冀發展報告(2024)】。報告顯示,2014年至2023年,北京對津的投資額占三地互投總額的比重由60.02%上升至80.33%,北京對河北制造業的投資額由16.84億元增加至157.03億元,占北京對河北總投資額的比重由5.78%上升至14.59%。北京的資本輻射中心地位持續穩固,科技創新中心地位不可撼動,三地聯合創新態勢良好,「北京研發、津冀制造」模式加速形成。

產業走廊初具形態

2013年至2023年,京津冀五大產業集群的存續企業數及資本規模持續擴張,各集群累計授權發明專利數年均增長率保持在15%—35%。

報告指出,京津冀集成電路、電力裝備產業集群形成了京津「雙中心」空間發展格局,網絡安全、生物醫藥及安全應急裝備產業集群則呈現「多中心」空間結構特征。廊道發展基礎良好,推動產業走廊加快形成。京津冀地區多節點、網格狀、全覆蓋的綜合交通網絡已基本形成,加之構成產業走廊的科技園區、產業園發展實力較為突出,京津冀五大產業廊道均具備良好的發展基礎。

現階段,廊道各節點產業聯系愈加緊密,產業走廊初具形態。根據京津冀地區產業聯系強度,在新一代資訊科技產業中,北京和天津的重力值排在首位;在新能源裝備產業中,北京和保定、北京和石家莊的產業聯系強度增強。

現代化產業體系加快形成

十年來,京津冀制造業高端化行程加快推進,「優勢互補、錯位發展」的分工格局初步形成。

報告顯示,京津冀制造業的空間布局整體呈現由京津走廊向東部沿海及冀中南腹地擴散的特征,其中勞動密集型制造業已逐漸結束北京,呈現向冀南地區轉移的特征;資本密集型制造業臨海指向趨勢明顯,呈現逐漸向環渤海地區擴張的特征;技術密集型制造業呈現環京津協同發展、向冀南地區擴散的特征。

同時,區域內現代服務業發展勢頭強勁,河北廊坊、保定、石家莊等地服務業發展迅速。京津冀地區服務業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發展勢頭強勁。在非首都功能疏解的牽引下,京津冀地區的服務業新設企業多向西南方向布局,廊坊、保定、石家莊等地服務業發展迅速,河北服務業發展整體呈現上升趨勢。

可探索「產創飛地」發展路徑

城市群是實作產業高質素發展的重要空間平台,東部地區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三大城市群的產業高質素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京津冀藍皮書:京津冀發展報告(2024)】主要編撰者、首都經濟貿易大學特大城市經濟社會發展研究院執行院長葉堂林表示,可借鑒長三角、珠三角城市群產業高質素發展經驗,探索京津冀城市群「產創飛地」發展路徑。一方面,北京要依靠津冀既有的產業基礎,在環京地區建設產業「飛地」。另一方面,津冀要依靠北京的招商環境和創新要素優勢,在京建設反向「飛地」。最終三地協力構建「創新研發—成果孵化—產業化落地」的創新創業生態鏈條。

來源:北京城市副中心報

記者:李如意

流程編輯:u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