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財經

外資爆買中國資產,「潑盆冷水」,切勿排隊進入股市

2024-10-11財經

最近全球資金開始大舉湧入中國股市,這讓不少人感到興奮。但別急著跟風入場,還是要冷靜看待。外資大量買入中國資產背後有啥門道?普通投資者該不該跟著摻和?

【事件經過】

近期,全球資本對中國的信心似乎突然暴漲。大量資金開始湧入中國股市,搞得股市一片火熱。這是咋回事呢?有人說,可能是因為中國最近在國際上秀了一把肌肉,讓外國資本覺得中國很安全,所以才敢大把往裏砸錢。

現在全球經濟形勢啥樣?說白了就是兩個字:過剩。生產過剩,資本過剩。當然了,這只是相對而言。世界上還有很多國家吃不飽穿不暖呢。那為啥這些資本不去那些窮國投資呢?簡單,去了可能就打水漂了,有去無回。除非你像中國這樣有耐心,手把手教人家從頭開始發展農業和工業。

說到底,資本是沒有國界的。別看猶太人常被人說成是一肚子壞水,但其實在中國投資最多的可是美國資本,排第一呢。有人老說這個企業撤了,那個企業走了,其實都是表面現象。得懂得分清和尚和廟的區別。他們可能不要廟了,怕世界局勢不穩,被人拿捏。但這不代表和尚就不在了。他們依然會繼續給代理人企業投錢。只要一個國家政權穩定,經濟往上走,這種賺錢機會,和尚們哪能忍得住啊。不要自己的廟,不代表不投資別人的廟。

在中國的日本資本也不少。不過日資比美資要謹慎些。它們在中國主要投資實體產業,很多零部件都是從日本運過來的。然後在中國組裝好成品,就在中國市場賣掉了。它們沒有銷往全世界的能力,或者說不想這麽做。可能是想先消化掉日本國內的產能,保持日本本土產業對全球市場的供應,同時占領中國市場,還能帶動日本的產業鏈,維持本國的高福利生活。

有些人特別怕得罪外資,生怕人家一走了之。其實仔細想想,像這種投資模式,就算跑了又能咋樣?國內企業馬上就能頂上去。反正都是在中國市場賣,肉還不是爛在鍋裏。倒是歐美的資金不太一樣,尤其是美國。比如特斯拉,中國要求它的產業鏈上所有零部件都得國產化。其實不提這要求,它也得這麽幹。美國那邊也沒啥零部件可運過來啊。就算有一兩個零件從美國運來,在中國市場上也競爭不過本土產品。

現在全世界亂糟糟的,很多資金想往印度跑。但是印度總理莫迪老兄總幹些殺雞取卵的事。所謂的印度股市大漲,其實都是虛火。印度股市根本沒有散戶韭菜。比如說,你把一個酒的品牌股票炒到2000塊錢一股,結果發現全是機構在玩,你不賣,我也不賣,大家都在幹耗著。沒有散戶接盤啊。誰要是忍不住先賣,可能一下子就踩踏了,變成20塊錢一股。大家都沒得玩了,只好機構左手倒右手,自娛自樂。

中國的情況跟印度不一樣。一方面,中國的實體企業數量很多。別管質素好壞,反正企業數量是夠多的。而且想當老板的人也越來越多。另一方面,中國的散戶韭菜特別多,普通人的消費能力也不容小覷。那種賭博心態,比印度人強多了。印度普通老百姓對錢沒啥興趣,一是沒錢,二是對資本的收割已經有免疫力了,不信這一套。

現在中國的金融市場,比如股市和基金,開始狂飆。這到底是短期投機還是轉向長牛呢?普通老百姓就別去看那些所謂的專家分析了。美國基本上沒有散戶炒股,都是機構在玩。為啥美國那邊的股市看起來更健康一些?很多人不明就裏,開始吹捧說人家的經濟學是為人民著想。其實真實原因是,美國的社會執行原則叫"暴力平衡"。我給你投了一個億,結果你套現跑了,對不起,我殺你全家。這可不是開玩笑,是真殺啊。前幾天不就有個騙了惠普集團投資款的人,全家都涼涼了嗎。

那現在中國股市這麽火,普通人忍不住想進場怎麽辦?實在忍不住的話,玩個十天半個月可以。因為主力不可能這麽快就跑。他們進你就進,但一定要在他們跑之前溜掉。很多散戶在2007年或者2015年上了天台,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上癮了。記住,久賭無贏家。你會發現,賭徒的目標越大,輸光的概率也越大。炒股時,如果你的目標只是賺到10%,這相對容易。但如果要賺一倍再走,就有一半的可能達不到目的。如果透過融資融券或者期權期貨加杠桿到10倍,那你極有可能把所有錢都輸光。

有人可能會說,正規的金融市場,怎麽能跟賭博場相提並論呢?全球的股市不都差不多嗎?林子大了什麽鳥都有,水混了什麽魚都有。股市的初衷是讓企業向民間融資,企業發展好了,就給你分紅利。甚至有人說,把股市做好了,就能實作共同富裕,這是猶太人倡導的美好經濟藍圖。

但是,股市的制度缺陷導致大股東、券商和機構形成了做空機制的利益鏈條,反而成為了收割散戶的場所。股市的發展過程中出現了重融資輕回報的現象,上市公司為了融資不惜弄虛作假,管理部門也為融資圈錢大開方便之門。這就導致了股市的畸形發展。

那這輪股市行情好了,韭菜應該怎麽看待呢?這裏面有兩種情況。一種是被套的老韭菜,如果回了本,差不多就走吧。因為某些爛企業的股東,可能比你還著急要走呢!至於新韭菜,要麽玩個十天半個月就走,要是真想長期投資的話,選幾個靠譜的企業,就當存錢在他那兒,總不會本金全沒了。

什麽叫靠譜的企業?對普通老百姓反而是那些剛需的傳統企業比較靠譜。賣白糖的,賣糧食的,賣各種吃的喝的。至於所謂的新技術產品,它的波動比較大,今年是新技術,明年可能就落伍了,這可能需要老手去操作。對新韭菜肯定沒能力研究企業經營狀況。那簡單的方法就是看看股本股東情況,要是有國資或社保基金在裏面,那可以放心一點,至少可以堅持長線。

我們對中國的未來充滿信心,全世界的過剩資金也是看好中國的未來。資金首先需要的是安全感,其次才是增長率。安全感這塊中國是完全符合的。至於增長率,那就要看具體企業了。並不是所有上市企業都是優質的,裏面的情況是良莠不齊的。

所以對個別企業要睜大眼睛看。有些老板是很惡劣的,就像前段時間網上熱議的那個胖東來老板去幫助別人,結果別人還擺他一道的企業就不可取。我們要警惕某些老板拉升割韭菜。股市的原理,它的初衷,是經營業績分紅。後來發展到和經營業績無關了,變成了願賭服輸。你賺了,那別人就一定虧了,這不就成了打麻將了嗎?

外資是逐利的,外資買中國資產的底層邏輯是預期可以賺錢,看見了賺錢效應。但是散戶要不要跟,要看大的宏觀政策。樓市要保,怕你沒住的地方。但是股市未必,畢竟10億人不一定都炒股,那三四億炒股的,你自己就要自擔風險了。

有人說"買指數就是買國運",從長期的、宏觀的角度來看,這話沒錯。但是很多人都是投機心理,這個說法對他們並不管用。這種心態最好不要炒股,如果你不看好國家的一定是患得患失,最後就是追漲殺跌,一塌糊塗。

在沒有新型產業和藍海市場出現的情況下,股票突然暴漲,這是有不合理的地方的。但是過剩資金為什麽來中國?原因只有一個,國家穩定。對於普通人判斷這些太困難了。最簡單的驗證方式就是讓子彈飛一會兒,靜觀其變。有閑錢玩一把,沒有閑錢,千萬別進入股市。

總的這波外資爆買中國資產的熱潮,確實反映了全球資本對中國經濟的信心。但是作為普通投資者,我們還是要保持清醒,不要盲目跟風。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如果你對投資沒有足夠的了解和經驗,最好還是把錢放在更安全的地方。畢竟,保住本金才是最重要的。

看完這篇文章,網友們可炸開了鍋,各種評論紛紛湧現。來看看大家都說了些啥:

有個網友"股市老韭菜"說:"哎呀媽呀,說得太對了!我就是那個被套了好幾年的老韭菜。這回終於回本了,我二話不說,立馬撤了。再也不想當接盤俠了!"

"小白投資者"則表示:"我剛想進場呢,看完這個真是嚇得我手心冒汗。還是再觀望觀望吧,畢竟我連股票怎麽買都不知道呢。"

還有個叫"理財達人"的網友分享了自己的看法:"我覺得吧,要投資還是得找些靠譜的企業。像文章裏說的那些賣白糖的、賣糧食的,雖然不是什麽高大上的行業,但至少能吃能喝,這才是最實在的。"

"經濟學學霸"則發表了一番高見:"其實啊,這波外資進來,主要還是看中了中國的市場潛力和經濟穩定性。但是咱們散戶可不能跟著瞎湊熱鬧,人家是有專業團隊分析的,咱們就是瞎貓撞死耗子。"

有個叫"憤怒的小鳥"的網友情緒很激動:"這不就是在割韭菜嗎?大鱷們進來撈一把,等韭菜都進來了,他們就跑路了,最後虧的還不是我們老百姓?"

"理性分析君"則冷靜地說:"其實吧,股市就是個市場,有漲有跌很正常。關鍵是咱們得有自己的判斷,不能人雲亦雲。如果真的想投資,最好還是先學習一下基本面分析,別把股市當賭場。"

"悲觀主義者"嘆了口氣:"唉,我看啊,這波行情撐不了多久。等外資一走,又得是一地雞毛。咱們老百姓還是別湊這個熱鬧了,好好工作,踏踏實實賺錢才是正道。"

"樂觀小哥"卻持相反意見:"我覺得機會還是有的!關鍵是要選對股票,而且要有耐心。你看那些長期持有的投資者,不也賺了不少嗎?"

一位自稱"股市老兵"的網友分享了自己的經驗:"炒股最重要的就是心態。賺了不要得意忘形,虧了也不要灰心喪氣。設好止損位,控制好倉位,這樣才能在股市裏活得長久。"

"金融小白"則表示很困惑:"看完這個我更懵了。到底要不要買股票啊?感覺風險太大了,但又怕錯過機會。真是左右為難啊!"

"穩健投資派"給出了自己的建議:"與其冒險買股票,不如考慮一下指數基金。長期來看,指數基金的收益還是很可觀的,而且風險相對較小。"

還有個叫"看客"的網友說:"我覺得吧,不管是買股票還是基金,最重要的還是要用閑錢。千萬別借錢炒股,那樣風險太大了。"

"憂國憂民"則從更宏觀的角度發表了看法:"其實外資大量買入中國資產,從某種程度上說明了他們對中國經濟的信心。但是我們也要警惜,不能讓外資控制了我們的經濟命脈。"

"實業支持者"說:"我倒是覺得,與其把錢投到虛無縹緲的股市裏,不如支持一下實體經濟。比如說,投資些小本生意,或者支持一下身邊的創業者,這樣才能真正促進經濟發展。"

看來,對於這波外資爆買中國資產的熱潮,網友們的看法可謂是五花八門。有人興奮,有人擔憂,有人觀望,也有人選擇置身事外。但不管怎樣,大家似乎都意識到了一個共同點:投資需要謹慎,不能盲目跟風。

無論是選擇入場還是繼續觀望,最重要的是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做出判斷。畢竟,每個人的財務狀況和風險承受能力都不一樣。正如那句老話所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投資這件事上,別人的經驗可以參考,但最終還是要自己拿主意。

總的這場討論反映出了普通投資者面對股市時的矛盾心理。既想分一杯羹,又怕承擔風險。也許,對於大多數人最好的策略就是:既不要完全無視這個機會,也不要把所有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裏。保持理性、適度參與,可能才是最明智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