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財經

農村能源革命成「綠進沙退」新「法寶」

2024-05-07財經
原標題:農村能源革命成「綠進沙退」新「法寶」
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 李玉波 通訊員 李東海
4月下旬,記者走進中國首批農村能源革命試點縣(旗)之一——庫倫旗進行了實地探訪。
庫倫旗面積4709平方千米,總人口17.5萬,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年平均日照時數在2960—3110小時之間,光照資源豐沛。
走進庫倫旗三家子鎮瓦房牧場庫倫旗協力光伏有限公司光伏發電站,一塊塊光伏板在陽光的照耀下反射出微微藍光,汩汩電流順著銀線並入了電網。
該公司檢修班班長劉誌賀向記者介紹,該電站裝機2.32萬千瓦,占地60萬平方米,站內以2條35千伏集電路線匯集至場內66千伏升壓站,再以66千伏路線將電能送出。「電站是一個扶貧專案,2023年全年發電4100萬千瓦時,上網收益一部份用於電站日常維護,一部份為村民分紅,每年可為瓦房牧場村民每戶增收3000元左右。」
開展農村能源革命,必須要以保護好生態環境作為出發點,既要金山銀山,也要綠水青山。通遼市能源局總工程師郭景華表示,庫倫旗光伏治沙模式實作了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雙豐收。
「庫倫旗在農村能源革命的具體實踐中,透過以電代煤、代柴,讓百姓徹底告別煙熏火燎的傳統生活,享受清潔能源帶來的便捷生活和環境改善,從而把綠色低碳的理念深入人心。與此同時,可以促動電網企業加大配電網建設力度,增強地區在招商引資中的優勢。」郭景華解釋說。
根據規劃,到「十四五」末,通遼市新能源裝機將達到2000萬千瓦以上,占總電力裝機的60%以上;新能源發電量500億千瓦時以上,與火電發電量基本持平。其中,透過增量負荷實施綠電替代工程,成為包括庫倫旗在內通遼全市促進新能源就地消納的重要舉措。
近年來,庫倫旗依托當地獨特的沙漠景觀,將發展旅遊業融入生態環境治理中,走「生態治沙、發展靠沙、增收用沙、旅遊興沙」之路,讓沙區變景區、黃沙變金沙,推動了生態建設與經濟高質素發展齊頭並進。2023年,庫倫旗以「生態治理+旅遊開發」為新發展思路,投資4000萬元打造銀沙灣旅遊景區文旅綜合體。該景區2024年營業收入預計突破2000萬元。
據庫倫旗鄉村振興局提供的數據,2023年,庫倫旗第一批、第二批村級光伏電站共產生收益942.53萬元,為88個嘎查(蒙古語中「村」的意思)村集體經濟增收545.41萬元。
「只要有陽光,我們村集體就會有收入,光伏電站就是我們嘎查的‘陽光存折’。」談到光伏發電站帶來的諸多收益,三家子嘎查村委會駐村第一書記張峰言語中掩蓋不住興奮。「現如今,光伏發電成為了我們三家子嘎查一道既有‘光景’,又有‘錢景’的產業。發電收益逐步成為了我們村集體經濟的重要補充和農民增收的重要渠道。」
庫倫旗發展和改革委副主任韓艷玲介紹,庫倫旗風光資源稟賦突出,現有新能源總裝機容量14.2萬千瓦,已建成11.2萬千瓦,在建3萬千瓦。「從存量風光資源和現有開發情況來看,新能源產業有望成為帶動庫倫旗鄉村經濟振興的主力軍。」
就在光伏專案在庫倫旗廣為落地的同時,電網建設也在同步推進。
據國網蒙東通遼供電公司發展策劃部主任杜鵬介紹,「十四五」期間,通遼供電公司加大農村電網建設力度,全面鞏固提升農村電力保障水平,配網基建工程累計投資達到22.31億元,農村地區戶均配變容量由2.14千伏安提升至3.33千伏安。
「庫倫旗被確立為國家首批農村能源革命試點縣後,我們第一時間對接通遼市能源局,與專案業主了解專案整體布局,共同選擇專案接入位置,同步研究‘分布式+重過載’‘分布式+低電壓’的接入模式,力求網源協同發展。」杜鵬對記者說。2025年,他們將在庫倫旗、科爾沁左翼後旗交界處開工建設一座500千伏變電站,為新能源送出增加通道,提高農村能源革命試點專案的綠電消納能力。
來源:工人日報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