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財經

連虧7年,寒武紀市值憑啥破千億?

2024-10-11財經

作者:大師兄,編輯:小市妹

9月24號以來的A股超級暴漲行情中,此前長期大幅下跌的科創板,成為此輪行情表現最牛的板塊之一,其中的板塊中堅寒武紀,甚至一舉創下股價歷史新高,市值超過1400億元。

上市4年來,寒武紀股價跟隨科創板同樣經歷過大幅下跌,公司業績狀況也備受市場質疑。如今再次被推到歷史高位之後,寒武紀亟需用實力自證身價。

【巨頭狂飆】

寒武紀本輪創出歷史新高的上漲行情,其實早在2022年底時已經開始,啟動時間遠早於A股和科創板整體大盤。

彼時,寒武紀股價已從上市首日的歷史高位下跌超過80%,大有成為第二個中石油的趨勢。

拯救寒武紀的救命稻草,無疑是ChatGPT的橫空出世和輝達的強勢爆發。

隨之而來的是,國內AI大模型的瘋狂競爭,以及國產替代的時代趨勢,極大地催生了對國產算力和AI芯片的需求,踩上風口的寒武紀,股價因此迎來了飆升時刻。

2023年以來,寒武紀股價暴漲535%,在A股近700只人工智能概念股中排名第一;2024年,寒武紀股價大漲157%,仍然是表現最好的人工智能概念股之一。

寒武紀的暴漲似乎有些不合情理。與AI上遊產業鏈中光模組、PCB等早已賺得盆滿缽滿的公司不同,處於行業中遊的寒武紀並沒有相應的業績支撐。

成立8年來,寒武紀公布的7份年報全部虧損,累計虧損額超過了50億,今年上半年,公司仍然虧損5.3億。

如果說科技創新企業早期盈利難還可以理解,那麽研發的下降和營收的下滑,卻透露出絲絲寒意。

2023年,寒武紀營收7.09億,同比下降2.7%。研發費用11.18億,同比下降26.63%。評價早期科技公司的兩項重要財務指標,均出現成立以來第一次年度下降。

今年上半年,兩項指標仍然沒有起色,公司營收只有6476萬,同比再次大降43%,研發費用4.47億,同比下降7.27%。

▲來源:同花順

股價和業績的背離之下,聰明資金已萌生退意,上市之前的部份原始股東,早已選擇在高位減持甚至清倉套現。

2022年三季報,原本持股1.17%的科大訊飛從10大流通股東中結束;2023年三季報披露時,原本持股1.74%的阿裏創投也已結束十大股東之列。截至2023年10月,寒武紀的5名創始股東國投創業、南京招銀、湖北招銀、寧波瀚高、古生代創業均已實作清倉式減持,累計減持套現超41億元。

相比之下,二級市場的投資者似乎更有耐心,股價大漲一年多之後,寒武紀的股東人數不減反增。在歷史高位對寒武紀仍然趨之若鶩的股民,或許是對公司當下的困境保持了足夠的理解和耐心,內建光環、盛名已久的寒武紀,作為AI盛宴和國產替代的最強競爭者之一,被大家寄予了極高的期待。

【盛名之下】

寒武紀成立的時間並不長,但卻緊跟AI的時代腳步,而且內建耀眼光環。

2016年,谷歌研發的AlphaGo機器人輕松擊敗南韓圍棋名將李世石,被科技界定義為全球人工智能技術進入加速發展的象征和起點。

那年3月,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釋出了全球首個能夠「深度學習」的「神經網絡」處理器芯片,命名為「寒武紀」,頗有些為行業開天辟地的意味。

隨後課題組負責人之一陳天石將該項成果投入產業化,帶領一批同樣來自中科院計算所的行業精英,逐漸發展成中國AI芯片領域的標桿公司之一。

成立後的第二年,寒武紀即成為華為的供應商,其推出的1H處理器幫助華為提升了麒麟980芯片的AI效能。2017年到2019年,寒武紀對華為海思終端智能處理器IP授權業務的銷售金額為771.27萬元、1.14億元,幾乎成為公司所有的收入來源。

2018年,公司開始自研芯片,推出思元100雲端智能芯片,第二年推出思元270雲端智能芯片和思元220邊緣智能芯片,實作了終端、雲端、邊緣端產品的完整布局。

「技術天才型」創始人、專業素質過硬的研發陣容、完整的產品布局、加上華為「AI推手身份」的加持,讓寒武紀備受資本青睞。成立之初的兩年多裏,公司便完成6輪融資,合計募資金額46億元,上市前估值超過200億,躋身國內最知名的AI獨角獸公司行列。

2020年7月,寒武紀登陸科創板,正趕上A股白馬股大牛市階段,頂著「AI芯片第一股」的光環,寒武紀上市當日暴漲3倍,市值沖破千億大關。

上市即巔峰的寒武紀,危機也在這時悄然來臨。

2019年,華為啟動AI芯片自主化,寒武紀自此不僅少了一個大客戶,更平添一個強大的競爭對手。

2020年-2022年,失去了大客戶華為的寒武紀營收增速銳減,而華為昇騰在AI芯片市場的份額則快速提升。

IDC統計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AI加速卡出貨量約為109萬張,其中輝達市場份額為85%,華為市占率為10%,百度市占率為2%、寒武紀和燧原科技均為1%。在輝達芯片受到限制之後,華為顯然已成為比寒武紀更成功的國產替代者。

行業格局和經營狀況的變化,給寒武紀的股價帶來了巨大壓力。上市後的2年多時間,寒武紀股價經歷了巨大下跌,耀眼的光環似乎也逐漸褪去。

【亟需正名】

與輝達、華為等經歷了數十年歷練的全球巨頭相比,成立8年的寒武紀既年輕又弱小,但是常年專註於AI芯片領域,也讓公司積累了一定競爭力,這是寒武紀近2年股價重回巔峰的基石。

早在2021年,寒武紀即釋出了首個智能訓練芯片思元290,同年釋出的思元370,是訓練和推理一體的產品,推理算力為256TOPS,相當於輝達A100的40%,訓練算力為128TFLOPS,大約是輝達A100的20%左右,在阿裏雲、浪潮、曙光等伺服器廠商和科大訊飛等AI演算法層面的公司都有批次出貨。

2023年,寒武紀釋出新一代智能芯片思元590,效能直接對標A100。根據百度內部的測試結果顯示,寒武紀思元590支持幾乎所有的主流模型,但是不同模型的差別性非常大,有些模型的訓練效能已經非常接近A100,但是也有很多模型的訓練效能只能在A100的50%左右,綜合效能應該接近A100 80%的水平。

從技術架構來看,Al芯片主要分為GPU(圖形處理器)、FPGA(現場可編程邏輯門陣列)、ASIC(專用集成電路)三大類。輝達采用的GPU架構,是較為成熟的通用型人工智能芯片,包括寒武紀在內的國內產商采用的主要是ASIC架構,屬於針對人工智能特定需求的客製芯片。2022年全球AI芯片市場中,GPU占比達到89.0%,ASIC還只有1%左右。

從長期來看,目前市場份額較小的ASIC芯片,其實蘊藏著巨大的提升空間。

根據中商產業研究院的研究數據,中國2021年AI芯片市場400億,到2024年預計將增長到2302億元,3年之內將增長5倍以上。國內AI芯片的高速增長,無疑會為國內主流的ASIC芯片提供加速趕超和替代的機會。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ASIC芯片的技術特點,也預示著向好的前景。

與GPU技術路線不同,ASIC架構通用性會比較差,但是某些特定套用場景下,把演算法固化到硬件裏邊,算力其實可以做到比GPU更高。

由於低功耗、高效率的特點,ASIC芯片特別適合功耗較低,空間較小的智能終端,比如智能電話、智能安防網絡攝影機、智能家居、無人機等,可能成為ASIC芯片率先放量之處。未來隨著ASIC芯片的不斷叠代和下遊的需求變化,可能還將在數據中心、自動駕駛和邊緣計算等新興領域大量替代GPU芯片。

作為國內AI芯片龍頭,寒武紀顯然是國產替代的最大受益者之一,但是要拿到更大的蛋糕,仍然有巨大的壓力。

壓力首先來自資金問題。

2020年上市之初,公司募資額只有25.82億,不到同期上市的中芯國際二十分之一,上市第三年,公司提出26.5元的定增預案,也遭遇監管質疑,最終募資額一降再降幾近腰斬。芯片研發需要巨額投入,缺少造血能力的寒武紀,能否保持技術優勢,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

其次是供應鏈影響。

寒武紀的晶圓代工、芯片IP及EDA工具、封裝測試等供應鏈相對集中於美國和中國台灣省,2022年被美國列入「實體清單」後,供應鏈的壓力對公司的影響不言而喻。

面對前所未有的時代浪潮,資本市場有信仰、有情懷,但是不可能對任何一家公司有無盡的耐心。

主題投資的熱潮過去之後,市值已過千億的寒武紀能否擺脫供應鏈壓力並盡快實作盈利,從而實作資金上的自我造血和技術上的持續叠代,是公司贏得投資者信心的關鍵所在。

免責聲明

本文涉及有關上市公司的內容,為作者依據上市公司根據其法定義務公開披露的資訊(包括但不限於臨時公告、定期報告和官方互動平台等)作出的個人分析與判斷;文中的資訊或意見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商業建議,市值觀察不對因采納本文而產生的任何行動承擔任何責任。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