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財經

「好發不好做」!29萬億市場面臨「資產荒」

2024-05-26財經

中國基金報記者 李樹超 張玲

隨著基準利率下行、高息存款產品相繼下架,29萬億元規模的銀行理財市場也面臨資產配置難題,存續理財產品收益率和新發產品的業績比較基準也延續了下行趨勢。

受訪機構和行業人士表示,今年以來「資產荒」持續困擾著理財市場,「好發不好做」問題日趨明顯。在此背景下,為進一步提升投資者獲得感,理財公司除了多舉措提升產品收益外,還應幫助投資者建立合理的收益預期,培養理性投資的理念。

規模重拾增勢

「資產荒」擔憂加深

根據中信證券預測數據,今年4月份全市場理財產品規模環比增長約2.3萬億元,總規模約增至28.63萬億元,環比增速達到8.74%。另據普益標準日前披露的監測數據,截至2024年4月末,理財公司存續理財產品20298款,環比增加了542款。

隨著增量資金的持續湧入,業內人士對理財市場「資產荒」的擔憂進一步加深。

中國郵政儲蓄銀行研究員婁飛鵬 直言,今年以來,「資產荒」問題尤為突出,受存款利率下降、銀行停售大額存單等因素影響,投資者購買理財產品增加,理財規模增加導致「資產荒」問題加劇。「此外,理財資金主要投向債券等固定收益資產,4月份政府債券發行規模較小等,進一步加劇‘資產荒’問題。」

睿智新虹理財研究院 認為,由於國際形勢和國內經濟周期的執行,當前的經濟形勢呈現多項特點:一是市場利率下降;二是信用風險增加;三是資本市場出現了一定的波動。而在市場不確定性增加的情況下,投資者的風險偏好不斷降低,「紮堆兒」於風險偏好相對較低的理財產品,進而帶來了「資產荒」和資產配置難做。

普益標準研究員董翠華 認為,當前理財「資產荒」的本質並不是可投資資產的缺失,而是兼顧低風險、高收益的「優質」資產的缺失。

「出現‘資產荒’,一方面是預期收益時代的高收益,讓投資者對凈值化轉型後理財產品的收益期望過高。另一方面,發行機構業績比較基準設定未充分結合目前市場行情,使得投資者對理財產品的收益預期高於實際,產品實際運作時,透過現有的各類資產配置難以獲取與業績比較基準相匹配的收益。」董翠華還表示,「資產荒」的實質是追求低風險和追求高收益之間的矛盾,這一矛盾在經濟形勢下行時得到了充分暴露。

在董翠華看來,銀行理財市場在凈值化轉型後,風險偏好較低,追求收益的穩定,傾向於大量配置貨幣市場類和固定收益類資產。存款利率、債券到期收益率的普遍下降,導致理財產品收益持續下滑,不及投資者預期。發行機構迫於市場壓力,也急需尋找新的優質資產以平衡產品風險和收益。

業績比較基準持續下調

多舉措提升產品競爭力

在「資產荒」壓力下,理財公司產品的收益率進一步下行。普益標準最新數據顯示,截至今年4月末,理財公司存續現金管理類理財產品近1個月年化收益率的平均水平為2.11%,環比下跌0.07個百分點;存續封閉式固收類理財產品近1個月年化收益率的平均水平則為3.8%,環比下跌0.17個百分點。

同時,理財產品業績比較基準也進一步下跌至年內最低位。普益標準數據顯示,今年4月理財公司新發的理財產品中,開放式產品平均業績比較基準為3.05%,環比下跌0.02個百分點;封閉式產品平均業績比較基準為3.14%,環比下跌0.05個百分點。

對此, 普益標準研究員李霞 表示,理財產品平均業績比較基準下調雖會降低投資者的收益預期,但此舉是根據市場環境做出的調整,理財公司需引導投資者合理進行產品配置,平衡收益和風險間的關系。

「面對理財產品收益率下行,為了穩定或者提高理財產品收益率,需要調整資金投資結構。」婁飛鵬指出,比如更多配長期限債券,或者發行混合類理財產品,部份配置權益類資產等。不過需要註意的是,這些都需要理財公司加強對市場的研究。

睿智新虹理財研究院也認為,新發行理財產品應該註重策略的靈活性和創新性,例如,更加註重跨境投資,尋找全球市場的投資機會,實作地域和市場的多元化等。

穩定投資者預期

提升投資者獲得感

與公募基金「好發不好做」類似,目前銀行理財產品發行難度下降,但資產配置難度增加。為了提升投資者的投資體驗和獲得感,前述受訪人士普遍認為,應引導投資者在合理收益預期的基礎上理性投資。

睿智新虹理財研究院表示,公募基金和理財市場的「好發不好做」背後邏輯有一定的相似性,但差異也很明顯。公募基金更多是因為市場連續上漲後,各板塊估值到達高點;而理財面臨的挑戰除了因為債券價格到達高點外,還有更加復雜的經濟形勢原因。

「投資者在當前形勢下投資理財產品時,應樹立長期投資理念,避免追漲殺跌。」睿智新虹理財研究院建議,投資者在債券牛市尾聲時,應根據自身情況設立合理收益預期、理性投資,避免情緒化的追漲和在出現可能的調整時恐慌性拋售。而對理財公司來說,適時根據自身資產獲取能力進行銷售端的引導也很重要,「各家公司應量力而行,平衡短期和長期利益,避免為未來留下隱患。」

普益標準研究員楊國忠也認為,與公募基金有所不同,銀行理財配置的權益類資產比例很低,占總量約3%,而固收類資產占絕大多數。這意味著在收益方面,理財產品更為趨同而且穩定,風險普遍較低,普通投資者在「體驗」上感受不到基金那麽明顯的差異性。

婁飛鵬也稱,「面對理財產品收益率下降,銀行理財在努力穩定或者提高收益率的同時,還要做好投資者教育,引導投資者對接下來利率大概率下行有正確的認識,以及了解理財產品在相對安全穩健基礎上可能的風險和收益匹配等,科學理性地開展理財投資。」

編輯:艦長

稽核:許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