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電氣氫能產品展示,來源:鈦媒體APP拍攝)
近段時間以來,四川省「氫風」勁吹,推動氫能全產業鏈高質素發展的會議和政策不斷。成都作為四川省會城市,積極響應政策、搶占賽道,氫能產業發展已初具規模。
5月14日,鈦媒體APP從成都市經信局市經信局市新經濟委舉行的氫能產業座談會上獲悉,當前,成都市已聚集東方氫能、厚普股份、中材科技、榮創新能等100余戶氫能關聯企業,四川大學、電子科大、西南交大、清華四川能源互聯網研究院、大連理工成都研究院等10余高校院所,擁有氫燃料電池系統、電解槽、氫閥門等30余個氫能關鍵產品,2023年氫能全產業鏈實作產值130億元,同比增長10%。
實際上,此前幾年,成都市就聚焦高位謀劃,持續加強頂層設計,先後出台了【氫能產業發展規劃(2019—2023年)】【關於促進氫能產業高質素發展的若幹意見】【成都市加氫站建設營運管理辦法(試行)】等政策檔,制定支持科技創新、建圈強鏈、集群培育等扶持政策,建立了加氫站建設、審批、營運的管理辦法,實作氫能產業「從0到1」的突破。為加快推進「綠氫之都」建設,新增出台了支持電解水製氫專項政策,對電解水製氫給予0.15—0.2元/千瓦時的電費補貼。
目前,成都市初步形成了「制-儲-運-加-用」較為完整的產業鏈條,構建了以郫都區、龍泉驛區、彭州市、新都區為核心的發展格局。成都市還透過龍頭企業招引、配套企業「入群」、傳統企業轉型等方式強鏈補鏈,目前已引進雄川氫能、新研氫能等龍頭企業,落地莒納科技、勢加透博等配套企業,亞聯氫能、厚普股份等傳統能源企業轉型主攻氫能裝備,逐步匯聚了100余戶涉氫企業,覆蓋產業鏈上中下遊各個環節。
值得一提的是,近日,成都市產業建圈強鏈工作領導小組還印發【成都市產業建圈強鏈2024年工作要點】,將氫能作為今年成都實施產業建圈強鏈行動打造的重點產業鏈之一。
同時,成都市聚焦科技賦能,著力提升創新能力。成都市培育國家級氫儲運加註裝備技術創新中心、長壽命燃料電池四川省重點實驗室等7家高能階創新平台,擁有電子科大、西南交大等涉及氫能高校院所10余戶,吸引陳維榮、雷憲章、謝和平、李燦、蹇錫高等多位知名氫能領域院士專家就地開展成果轉化。
科技賦能換來優勢突出。成都在儲氫裝備、加氫器材、天然氣制氫裝置在全國處於優勢地位。厚普股份加氫器材市場占有率20%,全國排名第3;中材科技成功開發70兆帕車用壓縮氫氣氣瓶,儲氫瓶市場占有率22%,全國排名第2;亞聯氫能自主研制天然氣制氫裝置,制氫能力突破3萬標方/小時,市場占有率15%,全國排名第5。
另外,成都市還聚焦示範引領,穩步推進氫能套用。截止目前,成都市已擁有10家制氫企業,掌握電解水製氫、天然氣制氫、工業副產氫3種制氫方式,氫氣產量18.8萬噸/年,套用於工業、交通、能源等多個領域。工業領域,四川石化石油煉制年用氫量高達17萬余噸,電子資訊、新材料、食品加工、玻璃制造、醫藥中間體等行業廣泛套用氫氣。交通領域,成都市加氫站5座,日加氫能力4.5噸;累計生產氫車689輛,其中本地示範推廣500輛,其余銷往北京、內蒙古、河北等地。發電領域,都江堰落地國內首個且容量最大(10MW級)的制氫儲氫發電商業套用專案,新研氫能200kW園區應急發電、東方氫能300kW應急配電車、光儲氫一體化等專案加快建設。
除了自身發展,成都還協同重慶共同推進氫能產業發展,初步打造了覆蓋燃料電池系統、檢測認證、燃料電池整車等主要環節的完整產業集群,「成渝氫走廊」建設取得一定成效,新研氫能49噸重卡完成「新都—九龍坡」高速直達幹線執行,豐田、重汽王牌等企業積極表達參與「成渝氫走廊」建設意願。目前正在聯合重慶等城市積極申報下一批國家燃料電池汽車示範城市群。 (本文正選於鈦媒體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