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到今年3月,國內大型互聯網公司2023年的業績一個接一個地出爐。值得關註的是,多家崛起於廣州的互聯網公司,業績亮眼。
曾經,在一線城市中,廣州在發展互聯網公司方面,被不少行業人士認為相對薄弱。但最近幾年,廣州的互聯網公司卻突然發力。中國互聯網協會釋出的【2022年中國互聯網綜合實力前百家企業】榜單顯示,廣州有9家互聯網公司位列百強榜單,上榜數量排名全國第三。
發展互聯網產業,廣州打了一場「翻身仗」?
廣州番禺萬博商務區 圖/圖蟲創意
崛起的互聯網公司
值得關註的是,2023年,多家崛起於廣州的互聯網公司,營收破千億。
廣州「老牌」互聯網公司網易,其總部位於天河智慧城,2023年的總營收首次突破千億,達到1035億元,在非通用會計準則(Non-GAAP)下凈利潤達到326億元。
網易於1997年在廣州創辦,2000年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並於2020年6月登陸港交所。不過到了2006年,網易開始在杭州布局,此後網易在廣州、杭州兩個城市實施「雙中心」戰略。
由於廣州、杭州的「雙中心」營運策略,不少行業人士並未將其視作純粹的廣州公司。不過除了網易,近年來崛起於廣州的電商公司,同樣表現不俗。
2023年,唯品會營收達到1129億元,Non-GAAP凈利潤95億元,商品交易總額(GMV)首次突破2000億元。唯品會的總部位於海珠區的琶洲,是廣州人工智能與數碼經濟試驗區的核心區域。
值得關註的是,在國內行業相對疲軟的2023年,唯品會多項增速不俗。2023年全年,唯品會Non-GAAP凈利潤同比增長39.1%;全年GMV同比增長18.7%;訂單數8.123億,同比增長9.8%。
唯品會之外,崛起於廣州的跨境電商希音和Temu,同樣增長迅速。
希音是一家風靡全球的跨境電商企業,主要市場在海外,其國內的總部位於廣州番禺區萬博商務區,目前希音還未上市,但在2023年5月最近一次融資之後,其估值已達660億美元,約4750億元人民幣。目前,希音是全球第三大獨角獸。
市場分析機構data.ai釋出的【2024移動市場報告】顯示,希音在2023年再度超過亞馬遜,榮登全球購物類App下載量冠軍。
而上述榜單中下載量排名全球第二的電商App——Temu,是拼多多旗下的跨境電商平台,其總部同樣位於廣州。公開資訊顯示,希音位於萬博商務區的四海城,Temu則位於四海城附近的奧園國際中心。從距離來看,兩家總部相隔僅約900米。
供應鏈優勢
在廣州崛起的千億互聯網企業中,以服裝箱包等日用消費品為主營範圍的電商,近一兩年表現亮眼,不論是唯品會,還是希音、Temu。
談及廣州對自身發展影響時,唯品會書面回復中國新聞周刊采訪時特別提及了廣州的供應鏈體系。
官方資訊顯示,廣州有著全國第一大布匹市場群和服裝市場群,涉及服裝及關聯企業近5萬家,服裝品牌商標超7000個,銷售額約占全國10%。
「廣州有著深厚的時尚產業基礎,強大的生產加工能力和完備的產業鏈供應鏈體系。作為本土企業,‘近水樓台’是重要優勢,我們與眾多廣州知名時尚品牌、潮流新品牌建立了長期、深度的合作關系,這樣可以提升平台上的品牌和貨品豐富度。我們與不少廣州品牌還開展客製合作,這樣他們的市場反應更加快速、靈活。」唯品會方面表示。
眾所周知,服裝紡織這類行業,具有生產周期短、趨勢變化快,且具有季節敏感性等特點。
在不少行業人士看來,希音的崛起同樣有賴於供應鏈的快速響應能力。
廣東社科院經濟學研究員丁力告訴中國新聞周刊,此前他們考察希音時,其在商業上快速的反應速度給他和同行學者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希音在海外定位是快時尚。過去海外重要快時尚品牌Zara就是‘以快取勝’,服裝更新換代和緊跟潮流的速度非常快。希音依托強勁的供應鏈能力,在貨品更新速度上快於競爭對手Zara。」丁力說。
據了解,在希音位於廣東番禺的基地周邊「兩小時圈」裏,分布著上千家供應商。在總部完成設計後,供應商立即投入生產。從設計、打樣到上架,Zara做到最快14天,希音則能縮短到7天。
「不久前我們去白雲機場調研過,為響應希音等跨境電商企業的需求,機場物流公司專門成立了一家供應鏈公司,目前國際航空貨運的響應速度同樣很快。」廣州社科院城市文化研究所副所長柳立子告訴中國新聞周刊。
事實上,廣州不只有服裝供應鏈,還有美妝日化、箱包皮具、珠寶首飾、食品飲料、客製家居共六大特色產業集群,這幾乎涵蓋了大多數出口類的優勢品類,並且都有完整的供應鏈。
此外,在丁力看來,某種意義上,這些電商將總部放在廣州,看中的不僅是廣州自身的供應鏈能力,更是整個珠三角的供應鏈能力。他說,「相比而言,深圳作為經濟特區,城市自身的獨立性更強。而廣州作為廣東的省會,對整個珠三角區域內資源的調配能力更強。」
傳統產業與新質生產力
多年來,廣州在服裝、箱包、鞋帽等消費品產業的生產端,一直具有較大優勢,這些優勢並非最近幾年才出現。但在不少業內人士看來,此前廣州在消費品電商格局中的位置,遠非今天可比。
在柳立子看來,互聯網與本土優勢產業的結合,實際上需要時間積澱。她認為,最開始互聯網對各行各業都會形成一定的刺激,但想要更深入、更堅實地發展,就越來越需要與本土優勢結合,這時候本土優勢會越來越關鍵。
她說,「在國內最開始的互聯網熱潮中,大家也經常討論上海為什麽‘錯過了’阿裏巴巴這樣的頭部互聯網公司。但上海在全國消費文化中一直具有引領作用,近幾年崛起的拼多多、小紅書等互聯網公司,就是利用其既有優勢,廣州情況類似。」
在丁力看來,這實際上與珠三角訂單模式的轉變息息相關。他說,「在廣州為代表的珠三角區域,其實布局著大量中小企業,它們沒有自己的品牌,更沒有較獨立的市場銷售渠道,誰給它下單,它就給誰制造。在過去的國際形勢下,它們有著充足的歐美訂單。但近兩年國際形勢發生較大變化,原來的模式很多行不通了,希音、Temu等平台在這樣背景下應運而生。」
事實上,廣州作為一線城市,在一段時期內被行業人士認為產業過於傳統。目前,在廣州的中心城區,還存在大量制衣廠和服裝市場。比如,全國最大的布匹交易市場中大布匹市場,一直處於廣州的核心城區。這些制衣上下遊產業,一度被視為不夠高端,是夕陽產業,該被「鏟除」。
在柳立子看來,沒有夕陽的產業,只有夕陽的生產方式。廣州的服裝產業,為了跟得上時代發展,內部不斷在技術變革,這些年在設計等時尚產業方向上也不斷發力。
「以中大布匹市場為例,那一帶的生命力很強,每一平方米的產出,在整個廣州都是非常高的。城市的中心或次中心區域從來都集聚這個城市經濟效益較好的產業,因為這些企業要能支付得了較高的用地成本為前提,同時還能實作自身的盈利,並不能因為是傳統產業就要淘汰,它們恰恰是相關互聯網平台崛起的重要基礎。」柳立子說。
丁力分析,新質生產力不僅包括新興產業,更包括新模式和新業態,讓傳統產業適應時代發展的模式和業態,同樣是新質生產力。
作者:趙越([email protected])
編輯:孫曉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