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國新辦就近期生產、消費、進出口有關數據及政策情況舉行釋出會。
彭博新聞社記者:海關總署在本月釋出今年1—2月數據時,下調了去年1—2月中國大豆進口的數據,這樣做的原因是什麽?美國農業部稱其統計數據與中變異數距加大,認為中方報告不足,您對此有何回應?中方是否有計劃對去年其他的統計數據進行修正?
海關總署副署長王令浚:謝謝您的提問。這兩個問題涉及貿易統計兩個方面,一是數據修訂,二是進出口雙方數據差異。
關於統計數據修訂問題,這是一個技術問題。對已公布的統計數據進行修訂,是統計工作的一部份,目的是提供更加準確的統計數據。具體到貿易統計數據的修訂,原因是多樣的,也有一定的共性。中國貿易統計是基於企業申報的海關行政記錄的匯總,企業申報後,由於貿易行為發生變化而修改單證甚至撤單,或者申報要素有誤而修改,都會影響我們的統計原始資料,進而導致數據修訂。貿易數據修訂是各國貿易統計的普遍做法,美國在內的其他國家也有類似做法,有時修訂的振幅還比較大。
關於進出口雙方的數據差異問題。去年10月,我署新聞發言人有過回應,我沒有更多補充。
對於數據差異問題,去年10月,在國新辦舉行的前三季度進出口情況新聞釋出會上,有彭博社記者提出了進出口雙方的數據差異問題。
彭博社記者:我有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中國對於馬來西亞、美國、泰國、新加坡等國的宣稱的出口數據其實比這些國家宣稱從中國進口的數據要大,這其實是不可能的,您能解釋一下這是為什麽嗎?
第二個問題,為什麽在此次釋出會上沒有公布以美元為單位的數據?以前中國的貿易大多數都是用美元來作為結算單位的,而此次一直公布的都是人民幣的數據。我們可能在會後要等一個小時甚至更長時間才能得到數據,我們能不能在此次釋出會上得到以美元為單位結算的數據?
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統計分析司司長呂大良:關於您提到的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我理解是涉及到雙邊貿易的統計數據差異問題。這個問題,此前我已經回應過。中國海關的統計和貿易夥伴的統計,理論上講是互為映像的,但實際上由於各種原因,比如說由於第三地的轉口等因素導致不完全一致。對於有的國家,我們有貿易數據統計的比對合作,對有的國家沒有開展這方面的合作。但是我們所有的數據都是在網上公開釋出的,對於雙邊貿易統計感興趣的各方都可以進行自己的分析。
關於第二個問題,進出口數據的計價貨幣問題,2014年開始,我們全面采用了本幣計價,就是以人民幣來公布中國的進出口數據。但同時為了保持連續性,我們在網上釋出,就是您剛才提到以美元計價的數據。這兩個數據釋出的時間是同時的,一個是在現場和網上釋出,一個是在網上釋出。大家可以根據需要,存取網站檢視美元的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