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財經

一季度京津冀地區生產總值2.5萬億元

2024-05-26財經
原標題:一季度京津冀地區生產總值2.5萬億元
京津冀區域經濟保持回升向好態勢,協同發展向縱深推進。近日,市統計局釋出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京津冀實作地區生產總值2.5萬億元。其中,北京、天津、河北分別為10581.4億元、3890.1億元和10454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分別比去年同期增長6%、5.3%和5.6%,增速比去年全年分別加快0.8個、1個和0.1個百分點。
服務業增加值占GDP比重超七成
一季度,京津冀地區實作服務業增加值1.8萬億元,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超七成,三地分別增長5.8%、5.1%和4.5%。
其中,現代服務業帶動明顯。北京資訊傳輸軟件和資訊科技服務業、金融業對服務業增長的貢獻率合計接近8成;天津資訊傳輸軟件和資訊科技服務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均實作兩位數增長;河北資訊傳輸軟件和資訊科技服務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分別增長8%和6.7%,同比分別提高0.7個和5.9個百分點。
從工業看,三地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分別增長7.5%、5.8%和8.1%,比去年全年分別加快7.1個、2.1個和1.2個百分點。值得關註的是,先進制造業貢獻突出,北京規模以上戰略性新興產業對工業增長的貢獻超過六成;天津裝備制造業占規模以上工業的比重超過三成;河北規模以上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比超過兩成,比重同比提高0.7個百分點。
中關村創新服務平台作用日益凸顯。截至2023年底,中關村京津冀創新合作園區累計註冊企業7165家,2431家北京中關村企業在河北設立分支機構5163家;目前,天津濱海—中關村科技園企業總數已超5000家,為千余項北京科技成果提供套用場景支持。
副中心重大產業專案加速落地
2020年,國務院批復同意北京建設國家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示範區、設立中國(北京)自由貿易試驗區。在「兩區」驅動下,北京城市副中心以重大產業專案落地為牽引,引領產業集聚更加有力。
數據顯示,一季度,城市副中心「兩區」建設專案系統中新增入庫專案188個,落地專案172個,運河商務區新增註冊企業588家,重大產業專案加速落地。
城市副中心三大文化建築對外開放,中國人民大學通州新校區一期、六合村住房等重點專案建設持續推進,城市副中心站樞紐主體工程結構施工已完成87%……城市副中心重點工程建設穩步推進,固定資產投資保持千億量級。截至2023年,城市副中心已累計落戶央企二三級公司和北京市屬國企及下屬企業超150家,金融級關線上構430家。
「兩翼」齊飛,雄安新區大規模建設與承接步伐也在不斷加快。據統計,一季度,雄安新區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5.4%,拉動河北全省投資增長1.7個百分點。一批市場化疏解專案加快建設,北京援建的「三校一院」順利開學開診,首批疏解的北京科技大學、北京交通大學、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林業大學四所高校全部開工建設,雄安宣武醫院正式交付,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雄安院區建設工程專案開工建設。
雄安新區人才虹吸效應正在形成,2023年雄安新區新增各類創新創業人才約2.59萬人,發放近萬張「雄才卡」。截至今年2月底,中央企業在雄安新區設立子公司及各類分支機構200多家。
異地就醫「同城化」效果明顯
「以前在燕郊看病要先回北京辦理醫保異地安置手續,墊付治療費用,再拿票據回北京報銷,特別麻煩。現在,可以直接到燕達醫院檢查、拿藥,方便多了。」北京退休職工姜忠濤是享受京冀醫保異地就醫直接結算的首位北京患者,見證三地異地就醫實作「同城化」。
據統計,截至2023年底,京津冀三地9300余家定點醫療機構異地就醫門診費用直接結算,50項臨床檢驗結果在京津冀685家醫療機構實作互認;5000余名京津老人入住環京津周邊養老機構。
京津冀協同發展增進民生福祉,公共服務水平持續提高。一季度,京津城鎮調查失業率均值分別為4.2%和5.4%,分別低於上年同期0.4個和0.3個百分點;河北城鎮新增就業22.7萬人,比上年同期增加0.5萬人。京津冀三地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為22481元、15260元和8729元,分別增長5.2%、5.1%和5.7%。
交通一體化方面,京津冀城際鐵路網建設加快推進,京濱城際鐵路超大直徑盾構機「京濱協同號」在天津順利始發,標誌著京濱城際鐵路天津機場2號隧道工程正式進入盾構掘進階段;京唐城際鐵路北京隧道段已完成工程總量的50%,年底將實作主體結構完工。(記者 陳雪檸)
來源:北京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