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財經

重報調查|最新一批市級綠色企業綠色園區公示,70家企業5個園區榜上有名 重慶發展綠色制造啟用新質生產力

2024-07-18財經
▲7月11日,兩江新區龍盛新城,太藍新能源重慶生產制造基地二期工廠專案正在加緊施工。該專案以生產乘用車動力電池為核心,達產後可以配套約4萬輛綠色車型,年產值超20億元。記者 張錦輝 攝/視覺重慶
在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方面探索新路子,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正在成為重慶發展新質生產力的主要路徑之一。
7月16日,市經信委公示2024年度市級綠色制造示範名單,評選出最新一批市級綠色企業、綠色園區,包括重慶雷士照明、重慶小葵花兒童制藥等70家企業,以及沙坪壩工業園區、奉節縣生態工業園區等5個園區榜上有名。
綠色產業發展之路如何走?近年評選出的一大批市級綠色企業、綠色園區有哪些發展啟示?記者就此進行了調查。
技術向綠
渝企綠色生產漸成趨勢
7月16日,位於巴南區的重慶百亞衛生用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重慶百亞)衛生用品生產車間,每條生產線以每分鐘2000片的生產速度高效執行。
「近年來企業不斷改進智能生產工藝,高效組織節能生產,在推動產量提升的同時,綜合能耗、碳排量等亦實作大幅下降。」重慶百亞生產線負責人表示,透過在生產環節投放空壓機進行余熱回收、加裝「電超人」實施節能技改等,企業實作每月節省電量約36萬度。
在生產技術向綠的同時,重慶百亞還在迴圈生產方面下功夫,以此提高企業產能。「比如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邊角料、廢包裝材料等,企業均進行統一回收,經過工藝加工後進行二次利用。」該負責人表示,目前企業固廢綜合利用率保持在99%以上。
實施技術創新帶動產能增長,推動低碳迴圈生產增加產品「含綠量」,這樣的綠色生產渝企為數不少。
兩江新區水土國際數據港的兩江雲端運算數據中心,機架上一台台伺服器穩定執行,持續為產業鏈下遊企業提供算力支撐。在這背後,一場「綠色變革」也在加快推進。「我們透過提升數據中心制冷系統效率、最佳化冷熱氣流等多項節能措施,每年可節省電量約240萬度,相當於減少碳排放近740噸。」兩江雲端運算公司園區負責人表示。
產品向綠
「重慶造」含綠量不斷提升
位於兩江新區的上汽紅巖汽車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汽紅巖)生產基地總裝車間,一片機器轟鳴聲,多台新能源重型卡車在此組裝完成後,陸續交付使用。
「新能源重卡采用電力驅動,能耗成本不到燃油車的1/3,同時電力驅動還具備噪音小、操作便利、零碳排放等特點。」上汽紅巖新能源事業部負責人說。
目前上汽紅巖已形成純電重卡、氫能重卡兩個新能源產品矩陣,這些綠色車型接連在內蒙古、河南等多地大規模投入商業化營運。
生產工藝實作低碳、迴圈,以此增添產品「含綠量」,是當前渝企綠色發展的一大亮點。例如萬盛浮法玻璃公司的玻璃生產線,在投產時所產生的煙氣最高溫度達500℃以上,這些廢氣如果直排會造成熱汙染。「對此,我們建立了玻璃熔窯煙氣余熱發電專案,回收這些高溫煙氣用於發電,不僅保護弓境,每年還可解決企業近1/4的用電需求,減少碳排放,增加產品‘含綠量’。」浮法玻璃公司負責人說。
產業向綠
持續推動綠色低碳轉型
工業園區是工業經濟發展的「主戰場」。當前,全市越來越多的園區透過多種方式實作產業向綠,推動發展方式向綠色低碳轉型。
作為國家級綠色園區的重慶經開區,透過實施「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將「綠色+」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各方面,形成資源消耗低、環境汙染少、科技含量高的綠色生產方式,實作「生態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三者協同。
落戶重慶經開區的國家電投集團遠達環保催化劑有限公司,目前已建成全市首個「低碳工業園」示範專案,包含碳捕集、智慧能源、綠電替代等多類系統,集光伏、儲能等多種能源方式為一體。該專案建成後,全年實作碳減排4500噸,相當於種植90萬棵樹。
當前,市內多個工業園區還廣泛植入各類智能傳感器等「神經末梢」,全面采集給排水、變配電監控等數據,即時了解園區內入駐企業的水、電等能耗使用及碳排放情況,既提升園區環境監測的精細化程度和效率,還以此面向高耗能、高風險企業進行定向精準視覺化監管——一旦企業排放超標時系統將自動預警,由園區及時介入幫助企業排除隱患。
「在培育工業綠色發展體系,推動‘產業向綠’行程中,建立一批綠色工廠和綠色園區是當務之急。」市經信委負責人稱,建設綠色工廠是在電子、化工等多個行業中,遴選基礎條件好、代表性強的企業進行集中建立;發展綠色園區,則是從市級及以上工業園區擇優建立,促進園區內企業資源交換利用,實作園區整體綠色發展。
接下來,我市將繼續在綠色產品生產、綠色供應鏈培育和綠色服務平台搭建等方面下功夫,從企業層面持續推進節能低碳化改造、清潔化改造、綠色基礎能力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