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財經

對沖基金大舉投資「戰爭物資」,美國或在醞釀第三場戰爭

2024-10-05財經

最近,在美股市場上,兩年來不被青睞的能源和原材料板塊突然受到了美國對沖基金的青睞,它們迅速將資金從AI和電信等高科技股轉移到這兩個板塊。

美國的對沖基金在全球金融市場中占據領先地位,其實質是資訊搜集和分析的競爭。

美國的每一家對沖基金都具備極強的全球資訊搜集能力,他們每天搜集的資訊量可與美國情報機構相媲美。

除了搜集資訊,美國對沖基金在資訊分析方面也表現出色。他們之所以在金融市場中遊刃有余,依靠的是對大量數據進行精確分析,預測各行業未來的發展趨勢,從而搶先一步進行投資。

現在美國對沖基金大量湧入能源和原材料板塊,顯然是看好這兩個板塊的未來發展。

在能源板塊,他們主要投資石油股;在原材料板塊,主要投資能引發大宗商品交易的原材料股。

有趣的是,無論是石油還是其他全球大宗交易的原材料,它們都具備戰爭物資的特性,一旦發生戰爭,這些商品的價格會迅速上漲。

當然,不可否認的是,由於美國的AI股和電信等科技股之前漲幅過高,形成了泡沫,美國對沖基金從這些「泡沫股」中撤出是有一定道理的。

但目前全球能源供應穩定,各種原材料交易也相對穩定,在沒有全球重大突發事件的情況下,這些商品的價格很難上漲。

談到石油和全球原材料價格上漲的問題,我們不得不提到美聯儲的降息政策。

由於「石油美元」的關系,一旦美聯儲降息,石油價格必然上漲,從而導致所有商品的生產成本增加,國際原材料價格也會隨之上漲。

基於「石油美元」的邏輯,美國對沖基金看好石油和原材料價格未來的上漲也是情有可原,畢竟美聯儲遲早會降息。

但美聯儲何時降息,首次降息振幅是多少,都將直接影響美國對沖基金在石油和原材料投資的回報率。

如果美聯儲延遲降息,或者分成多次小振幅降息,即使美國對沖基金投資了石油和國際大宗交易的原材料股,獲得的回報也會非常低。

當然,從中長期來看,投資石油和原材料股無疑是比較安全的。因為未來這兩種商品只會漲價不會跌價,唯一的風險是這些投資的收益率能否超過未來的通貨膨脹率。

如果美國對沖基金僅僅是為了尋求穩健的投資,那麽他們購買石油和原材料股可以被視為一種常規投資。

但無論如何,一旦美聯儲降息,大量資本必將從美國撤出,美國股市在失去大量資金支持後,整個股市都會縮水。

因此,即使他們投資了具有漲價潛力的石油和原材料股,但在整個股市縮水後,這些公司發行的股票價格不一定會上漲。

對此,具有強大資訊收集和分析能力的美國對沖基金肯定早有預知。

因此,本人不認為他們大量購買石油和原材料股僅僅是一種常規的投資行為。

如果美國對沖基金大規模購買石油和原材料股不是常規投資,那麽這只能說明一個問題。

那就是他們透過自己的資訊收集和分析能力,嗅到了未來可能爆發沖突的跡象。

美國的國債已達到近35萬億美元,美國工業空心化嚴重,在財政赤字持續擴大的情況下,短期內透過增稅來償還債務幾乎不可能。

在科技產業優勢不斷減弱,以及「石油美元」逐步瓦解的情況下,美國只剩下維持霸權的能力。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有理由懷疑美國會利用其剩余的軍事優勢來改變現狀。

我不願意假設美國在策劃戰爭,但美國的歷史清楚地顯示,美國是一個透過戰爭逐步強大的國家。

當年美國去工業化時,轉移了幾乎所有產業,但軍工產業卻被完整保留。如今美國的整個工業體系以軍工業為核心。

簡而言之,美國現在的工業只剩下「戰爭機器」,這是一種畸形的工業體系,它的運轉依賴戰爭的維持,沒有戰爭就會停止運轉。

美國經濟當前面臨巨大困難,如果軍工產業也停滯不前,對美國經濟乃至整體實力的打擊將是巨大的。

目前全球有兩個主要的戰爭熱點,一個是烏克蘭的俄烏沖突,另一個是中東的巴以沖突。

在俄烏沖突中,美國軍火產業大賺特賺,但現在烏克蘭已經資源枯竭,歐洲國家也不願繼續為烏克蘭戰爭買單,因此美國軍工企業在俄烏沖突中已無利可圖。

在巴以沖突中,美國支持以色列,但以色列是唯一的猶太人國家,其國土資源商業價值不高,美國無法在其身上獲利,美國的猶太人也不允許軍工企業在以色列賺錢。

因此,無論是俄烏沖突還是巴以沖突,都已不足以維持美國軍工企業的運轉,我們有理由懷疑美國在策劃「第三場戰爭」。

除了俄烏戰爭和巴以戰爭之外,全球其他地區的軍事緊張氛圍主要集中在東亞,而東亞地區的軍事緊張大多與中國有關。

東亞地區可能爆發沖

突的包括中印邊界爭端、中國與菲律賓的南海爭端、台海問題以及長期的北韓半島問題,最近還有日本軍艦沖撞中國12海裏領海線的事件。

如果美國真的在策劃「第三場戰爭」,那麽這場戰爭肯定與中國有關。

從填補美國國力空白的角度分析,美國將目標對準中國也不足為奇,畢竟全球也只有中國的實力能滿足美國的需求。

透過觀察美國的行為,我們可以看到美國一直在鼓勵與中國存在沖突的國家對中國采取行動。

在印度總理莫迪第三次當選之際,美國對莫迪發出警告:「別忽視中國的存在。」

為了激化中菲沖突,美國首先宣布啟動「美菲共同防禦條約」,隨後又在菲律賓部署導彈,增強菲律賓的軍事信心。

為了推動台灣危機的發生,美國持續支持台獨勢力,並且違反中美之間的長期協定向台灣出售武器。

對於日本軍艦近期沖撞中國12海裏領海線的事件,日方稱是因為系統性技術問題。如果日本的說法屬實,那麽問題出在日本軍艦使用的導航系統上,而這些導航系統的供應商是眾所周知的。

在北韓半島問題上,美國沒有太多操作,因為南韓缺乏軍事指揮權,一旦半島有事,美軍將是第一批受影響的。

這些跡象表明,美國正在策劃一場與中國相關的軍事沖突,但從他們的行動來看,美國似乎不願與中國直接發生軍事對抗,而是希望在背後獲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