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財經

鋼鐵絲路②丨為貨物找「搭子」組團出海 中歐班列越跑越「穩」

2024-05-28財經
編者按:中歐班列,晝夜馳騁於歐亞大陸上,聯通東西,暢通貿易,如同新時代絲綢之路上的「鋼鐵駝隊」。自2013年執行以來,中歐班列鐵路網越織越密,服務網絡基本覆蓋歐亞全境,發車頻率越來越高,至今已累計開行9萬列。今年5月底,記者前往西安、烏魯木齊、霍爾果斯等「絲綢之路經濟帶」關鍵節點,與您共同探尋這支「鋼鐵駝隊」加速前進的密碼。
央廣網烏魯木齊5月28日訊息(記者陳銳海)5月底,烏魯木齊下了一場雨。雨過天晴,陽光格外耀眼。遠方的天山連綿不絕、巍峨入雲,銀色的雪峰在日照下熠熠生輝,深沈、神秘。它讓人們意識到,腳下的土地已是國之北疆。
天山(央廣網記者 陳銳海攝)
天山腳下,烏魯木齊國際陸港區,門口的一輛輛大卡車載著鋼卷,排著長隊等待入港。卡車兩側的地上,大量的貨櫃像巨型罐頭一樣碼了起來,裏頭裝的是來自全國各地的貨物,有的區域還明確標著是某個企業的專屬貨物集散區。陸港區內,飛龍吊車正忙著將貨櫃「抓」上列車。隨後,嘹亮的鳴笛聲接連響起,裝載著50來個貨櫃的列車如同一條長龍般動了起來,沿著天山腳下向西馳騁而去。
烏魯木齊國際陸港區(央廣網記者 陳銳海攝)
這趟由烏魯木齊國際陸港區駛出的中歐班列,有一個充滿地理標誌的名字——天山號。一段時間以來,它的開行打破了天山腳下的沈寂,打通了聯通歐亞的國際大通道,讓不沿海、不沿江的內陸城市烏魯木齊迎來了對外開放的新機遇,成為中歐班列向西通行的必經之地,成為中國向西開放重要的交通、商貿、物流中心。
特別是隨著烏魯木齊國際陸港區建成和集貨能力、服務效率不斷提高,中歐班列在烏魯木齊由原來的「路過」變成今天的「集結」,「帶貨」能力大幅提高。也就是說,以前,對中歐班列來說,烏魯木齊是一個經過休整、重新編組的中轉站,少有客戶將貨運到烏魯木齊搭乘由此始發的中歐班列。「對此,我們全國各地跑,找客戶,找貨源,拓展市場。只有來的客戶越多,大家的貨物才能迅速拼箱,湊整一列,組團出海,減少等待發車的時間,加快物流速度。只要發車效率越高,就會有越多客戶選擇我們,班列就能常態化穩定開行,從而形成良性迴圈。」新疆國際陸港(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班列事業部總經理鄭巍國表示,同時,烏魯木齊國際陸港區還透過打造數碼平台等方式提高客戶辦理效率,讓貨物發送更暢通,從而不斷提升中歐(中亞)班列的服務質素。
烏魯木齊國際陸港區(央廣網記者 陳銳海攝)
據中國鐵路烏魯木齊局集團有限公司對外合作部助理工程師馬雲介紹,現在,貨物抵達烏魯木齊國際陸港區後,基本在24小時內就能完成集結和相關手續辦理,發往霍爾果斯口岸或者阿拉山口口岸。以前,這個過程需要3至5天。
今年3月6日,新疆首趟全程時刻表中歐班列(烏魯木齊—霍爾果斯—阿拉木圖)順利啟程。該班列按照客車化執行,在烏西站和阿拉木圖始發、終到,在霍爾果斯口岸轉關、取送作業,邊檢檢查、出境交車等全部作業時間可控制在5小時內,全程執行35小時24分,較普通班列壓縮60%以上。自此,國際陸港集團將以每周三固定一列的頻次,開行烏魯木齊—霍爾果斯—阿拉木圖全程時刻表班列。這樣一來,更加穩定、更加高效的中歐(中亞)班列成了更多企業的選擇。
中歐(中亞)班列運送的部份產品展品(央廣網記者 陳銳海攝)
丁治平是新疆一家供應鏈企業的負責人,每年向意大利出口番茄醬是他的企業一個重要業務板塊。此前,該企業主要在天津港發貨,透過海運將番茄醬運往意大利,全程耗時45至60天。今年以來,海運不暢,部份番茄醬運不出去,影響企業資金流動,丁治平頗為焦慮。新疆首趟全程時刻表班列開行後,他迅速選擇中歐(中亞)班列運送番茄醬,不僅耗時更短——30至35天,運輸成本還壓縮了六分之一。
目前,烏魯木齊開行的中歐班列路線已達21條,通達19個國家的26個城市。今年1至4月,由烏魯木齊國際陸港區始發開行的中歐(中亞)班列435列,同比增長13.51%。據中鐵貨櫃烏魯木齊分公司國際聯運部經理趙麗梅介紹,這些出口貨物有10%來自新疆,主要為鋼材、化工產品、機電產品、番茄醬、幹果等大宗原材料產品;90%來自新疆以外的國內其他地區,比如廣東、浙江、陜西等,以紡織服裝、日用百貨、家具建材、電子產品、汽車配件等為主。烏魯木齊國際陸港區和中歐(中亞)班列的蓬勃發展,明顯帶動了新疆的對外貿易。2022年,新疆進出口貿易額突破2000億元,2023年達3573億元,2024年有望再上新台階,突破4000億元。也就是說,新疆進出口貿易額從1000億元到2000億元用了15年時間,從2000億元到3000億元只用了1年時間。
煤化工企業(央廣網記者 陳銳海攝)
這一變化可以在當地的企業發展中窺見一二。烏魯木齊一家龍頭煤化工企業主要生產燒堿、PVC、滌綸,用於建材、電子產品、鋰線、紡織用品等領域,產品主要銷往國內尤其是東部沿海地區。中歐(中亞)班列開行後,原材料和成品的跨境運輸有了保障,該企業順勢而為,借機開拓海外市場,透過烏魯木齊國際陸港區開出的中歐班列,將產品銷往哈薩克、俄羅斯、印度等國。僅2023年,就出口2700多個貨櫃產品。
2014年開始,該企業還與塔吉克合作,共同建設一個面積1000畝的棉花種植加工產業園,並在2016年建成投產。針對當地種植技術落後、缺乏現代化工廠等問題,該企業向其出口先進的種植和加工技術,把當地的棉花畝產量由100公斤提升到400公斤,加工後的產品銷往土耳其、白俄羅斯等國家,不僅為當地提供了1000多個就業崗位,也帶動了當地經濟社會發展。該企業有關負責人說:「這樣的合作是雙贏的,利國利民利企。」
鋼鐵絲路①丨哈薩克小麥粉成為西安人餐桌上的肉夾饃 中歐班列是怎麽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