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財經

危機升級!如何提振中國經濟?防止金融空轉!中國資金流向何處?

2024-02-16財經

前不久,央行釋出了1月份的社融數據,其中1月份人民幣貸款新增4.92萬億,大幅超出市場預期。但是從CPI數據來看,我們卻陷入了「類通縮」的情況 。這種相反的數據同時出現,意味著事情並不簡單。

1月份社融數據公布

也有很多朋友表示,最近半年聽到了媒體釋出了不少重大利好,不管是削減印花稅,還是央行降準降息, 再或者是財政部超額發行1萬億特別國債,似乎中國一整年都在刺激經濟,不斷放水。

那麽,這些釋放的資金到底去了哪裏?是否有真的進入實體企業?中國經濟的主要矛盾,是否還是內需不足導致的? 今天我們就來談談,中國的錢,到底去了哪裏?

碼字不易,歡迎點贊,轉發,收藏。

資金有空轉,需求不匹配?錢到底去哪兒了?

官方媒體在介紹中國經濟形勢的時候,經常說一句: 總需求不足導致中國經濟供求水平的失衡,是目前中國經濟發展的最主要矛盾。

需求和供給的不平衡,是經濟復蘇的主要矛盾之一。

這句話簡單理解為,老百姓買的東西少了,但是工廠生產的數量又多,導致供大於求,從而體現為中國經濟增速放緩,CPI不斷下降,物價水平走低等現象。

所以,如何刺激內需,增加外需,是我們繞不過的一道門檻。 那麽,如何刺激內需? 其實大家現在對類似的政策已經不陌生了。總結起來其實是兩個字:「放水」。

透過放水刺激經濟,是日本用30年證明應對通縮,刺激經濟的最有效的方式。但是由於中日國情和階段不同,我們的放水速度和程度,需要根據國情和實際情況來決定。

如果是大水漫灌的方式,那麽就會出現「金融空轉」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資金沒有流入實體經濟,就會出現在銀行等金融系統之間不斷流動,吃利息的情況。從而導致資金無法被有效利用。

1月份CPI同比下跌0.8%

而金融空轉的量一旦太大,就會消耗金融機構的元氣,對實體經濟和經濟復蘇也是極為不利的,所以我們需要更加合理的規劃,看看到底如何「放水」才是最為有效的。

而目前比較有效的辦法就是, 央行的貨幣政策,財政部的財政政策,銀行的信用貸款流向,以及各部門的刺激消費的具體政策。 而這些政策決定了錢,到底會去哪裏。我們一個個來看。

第一,央行降準降息,廣義M2不斷增加。

在中國金融系統中,央行是我們提到最多的一個主管機構,它一般透過降準降息,MLF逆回購等手段來調節中國市場上的流動貨幣。每當經濟復蘇遇到阻礙的時候,就會透過加大貨幣供應的方式,來應對經濟問題。

2年時間維度的M2數據。

那麽,央行為了刺激經濟,究竟出了多少力呢? 其實從2022年二季度開始,中國M2也就是廣義貨幣增速,一直高達10%以上。所以,貨幣政策的寬松,其實一直都是在進行的。

但是,央行的放水有效果麽?其實效果現在並不明顯。因為2022年的時候中國CPI增速是2%,而現在已經跌到0%以下。

這說明央行雖然非常給力,不斷降準降息, 甚至2月5日還實施降準0.5%,釋放長期資金1萬億元,但是市場給出的反饋其實是比較乏力的。

央行2月5日降準0.5%

所以,央行其實是中國流動性的主要「放水部門」、那麽,既然央行已經努力了,接下來就要看第二部份,財政政策的發力。

第二, 財政政策發力,3%紅線突破後,助力中國經濟回暖。

隨著提振中國經濟的行程不斷深入,高層看到貨幣政策的邊際效應已經縮小,於是提出了「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協調配合」的一個論調。

而所謂財政政策,就是財政部透過發行國債 ,然後利用國債去投資建設一系列大型專案,人為的創造需求,從而緩解總需求不足的問題。

舉個例子,財政部去年年底增加發行的1萬億特別國債,弄了好幾期專案 ,光是第三期的專案數量就高達2800個,涉及金額2000億元。建設重點是「京津冀為重點的華北地區等災後恢復重建和提升防災減災能力」。

財政部更激進的財政政策,是中國經濟復蘇的希望。

基建需求的不足,用來對沖2023年房地產行業走弱,帶來的基建總量和總金額不足的問題,這也算是我們一個「補短板」的舉措。

說實話,中國經濟三駕馬車,2023年的外貿算是在大逆風的環境下給出了及格以上的成績單, 我們畢竟沒有出現進出口的衰退。而消費數據算是過得去吧,總比前幾年要好,所以其實短板就是因為房地產行業帶來的問題。

總的來看, 2024年,我們如果要搞好和提振中國經濟,繼續大力發債來刺激經濟,針對性的去創造社會需求,還是要財政政策的支持。

第三,信貸到底投去哪裏了?

1月份的社融數據顯示,人民幣新增貸款4.92萬億,超過市場預期,算是交出了一份開門紅的名單,而這些錢到底去了哪裏呢?

首先,住戶部門的貸款金額增加9801億元,同比多增加了7229億元,這意味著隨著央行的不斷降息,消費貸利率降低至2%左右,有效激發了投資和消費需求。

消費需求被激發

其次就是中長期貸款增加6272億元,說明房地產行業有所觸底回暖,1月份買房的人多了不少。當然,這並不意味著房地產徹底觸底回暖,畢竟1月份30個城市的房屋面積成交量依然有43%的環比下滑。

重點來了,根據某券商研報顯示, 對公貸款中,五大金融領域和「三大工程」,將成為信貸投放的主要去向。而其中,央行發行的國債也成為其中的重點。

所以,我們釋放的資金,要麽就是對公貸款,給國企和公有制的企業,讓他們進行擴大再生產,要麽就是去國債那邊吃利息, 剩下的就是投資三大工程,走大基建的路子。

可以看出, 盡管距離08年的4萬億政策已經過去很久,但是每次經濟遇到阻礙,依然需要透過老辦法才刺激經濟。畢竟有效才是硬道理。

投資新基建,創造更多的投資需求。

此外,1月份的M2同比增長只有8.7%,跌破了10% ,這意味著央行透過貨幣政策放水的力度,其實是在不斷減弱的。 而在我看來,這是防止金融空轉,「濫放水」的一種表現。畢竟,當市場的資金過多的時候,也會有一系列的副作用。

第四,消費政策的支持

從去年開始,消費降級的說法就不斷出現,之前買幾百幾千化妝品的白領,也開始追捧幾十塊的平替國貨。這就是目前消費的趨勢。而盡管出遊人數在不斷上升,但是客單價減少已經是五一和十一假期印證的結果。

所以,如何讓老百姓願意消費,刺激他們消費呢? 第一個辦法就是讓利。讓利的手段有很多種,類似於PDD這種補貼讓利,和電商的讓利, 可以讓老百姓很方便的買到一些商品;而其次就是發放消費券,補貼券,現金券的方式進行讓利。

而各地政府也可以組織當地的展銷會,搜羅當地特產,然後進行統一的網絡銷售,這是一種互利互惠的辦法。

農村電商銷售直播

還有一種就是如何讓老百姓願意消費。從儲蓄情況來看 ,2023年的居民消費意願是降低的, 儲蓄欲望是不斷升高的 。畢竟,2023年的人民幣存款增加值為25.74萬億。同比增加9.6%。

如果拿出10萬億來進行消費,那麽帶動的GDP可就不止這一點半點了。所以如何讓老百姓有信心消費,願意消費, 這就涉及到一個信心的問題;也只有我們對未來的收入有信心,保障有信心了,才能夠願意消費,主動消費。

所以,提升消費者的消費信心, 其實不是簡單的刺激政策可以一次性搞定的,我們還需要從就業上,社會保障,醫保改革等等方面入手。

也只有我們沒有了後顧之憂,才會從賺錢存在銀行換取保障,變成及時行樂,大力消費。

總結

總的來說,2024年的中國經濟,受制於宏觀經濟周期的影響,必然還需要面對各種國內外利空因素的考驗。

所以,今年中國經濟的復蘇程度如何, 就要看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的發力程度了,貨幣政策是基本盤,財政政策是增量。利好越多,中國經濟恢復的速度也就越快。

而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大部份的資金流入的是國企貸款,大基建等投資專案,以及追求無風險收益的國債債券,可以看出大家的投資偏好還是非常謹慎的。居民賺的錢也都存起來了。

中國經濟,2024年加油!

所以,如何振興中國經濟,除了繼續放水刺激之外,如何透過改革和政策扭轉投資者信心,扭轉消費者信心,才是振興中國經濟的必勝法寶。

我也相信,隨著各項利好政策的陸續公布和實施,中國經濟會在2024年出現超預期的復蘇!中國經濟,加油!

------------------------------------

【櫻狼財經】探尋熱點背後的真相,歡迎點贊、評論,贊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