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財經

塞爾維亞斯梅戴雷沃鋼廠職工講述:中塞合奏「鋼鐵交響曲」

2024-05-11財經
中國河鋼集團塞爾維亞鋼鐵公司軋鋼生產線。河鋼集團供圖
中國河鋼集團塞爾維亞鋼鐵公司中塞職工共同研究鋼廠工作。河鋼集團供圖
4月29日,在多瑙河河畔的斯梅戴雷沃市,中國河鋼集團斯梅戴雷沃鋼廠塞爾維亞籍職工收到了一封特殊的「中國來信」。信中,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勉勵他們為中塞友誼作出新貢獻。連日來,這封信在鋼廠職工中引起強烈反響。正在共同奏響中塞「鋼鐵合作交響曲」的兩國職工備受鼓舞,紛紛表示將熱情投身鋼廠營運和發展,為續寫中塞「鐵桿」友誼新篇章作出貢獻。
「鋼廠起死回生是個成功典範」
斯梅戴雷沃鋼廠成立於1913年,曾被譽為「塞爾維亞的驕傲」。進入新世紀後,因競爭加劇、經營不善等原因,連年虧損,幾經轉手,瀕臨破產。
2016年,在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引領下,河鋼集團收購陷入經營困境的斯梅戴雷沃鋼廠,成立河鋼集團塞爾維亞鋼鐵公司(以下簡稱「河鋼塞鋼」),在不到半年時間就讓虧損長達7年的鋼廠扭虧為盈,5000多名職工的工作崗位得到保障、數千家庭獲得了平靜幸福生活,譜寫了共建「一帶一路」框架下中塞合作的佳話。
「第一次來到這裏,鋼廠的情況讓我很吃驚。」2017年,河鋼股份行銷中心出口部副部長、時任河鋼塞鋼市場部部長高峰作為中方管理團隊成員抵塞工作時,面對的是「管理相對渙散,技術人員流失,20世紀70年代器材」的鋼廠。
為了使這座百年鋼廠重新煥發出勃勃生機,河鋼集團對鋼廠的生產、器材、管理狀況進行了詳細摸底和規劃,「盡管壓力很大,但‘言必信,行必果’,必須把鋼廠救活」。高峰向中青報·中青網記者介紹,接手鋼廠後,河鋼集團首先將其納入集團全球采購平台,保障多元化、低成本、穩定的原料供應。同時,引入國內的管理理念和專有技術,完成專案升級改造,迅速增加產量。最後再利用集團的全球行銷網絡,將產品銷往全球。
「新的器材、新的高爐煤氣櫃……短短幾年時間裏,我們成為歐洲地區最棒的鋼廠之一。」河鋼塞鋼營運總監瓦拉丹·米哈伊洛維奇自1993年大學畢業便進入鋼廠工作,他見證了鋼廠的蛻變重生。「中國企業的到來,為鋼廠帶來了面向世界的技術、管理、市場等全球化資源,讓鋼廠發展有了更全面、更有力的支撐和動力。」
營運8年來,河鋼塞鋼營收超過60億歐元,連續4年蟬聯塞爾維亞第一大出口企業。目前,河鋼塞鋼的產值、技術指標等都達到鋼廠成立110多年以來的最好水平,正在不斷綻放新的發展活力。
塞爾維亞總統武契奇曾表示:「斯梅戴雷沃鋼廠起死回生是個成功的典範。它有力地證明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給塞爾維亞帶來的是就業的增加和經濟的增長。」
「鋼廠原有職工一個都不少」
河鋼塞鋼是中國在海外收購的首個全流程鋼鐵企業。「當時是摸著石頭過河,沒有現成的經驗可循。」高峰回憶說,斯梅戴雷沃鋼廠原有5000多名員工,最初他們大多對中企的收購持觀望態度,「他們一方面希望鋼廠變好,但也會懷疑中國企業能否帶領鋼廠變好,畢竟鋼廠此前幾經轉手,失敗過很多次了」。
為此,河鋼集團創新提出利益本地化、用人本地化、文化本地化「三個本地化」海外經營策略。高峰說,收購之初,公司就向5000多名員工作出「鋼廠原有職工一個都不少」的鄭重承諾。同時,集團把鋼廠創造的經濟效益主要用於企業擴大再發展、生產設施再完善、員工待遇再提高,在經營管理中也充分尊重當地文化習俗,與當地員工和社會真正融為一體。
「要相信當地員工,他們能用20世紀70年代的器材生產0.14毫米厚的冷軋板材,說明這個鋼廠有很大的人才優勢。中方團隊只有9個人,日常生產經營都依靠我們當地的5000多名員工。」高峰說。
在經營過程中,理念轉變需要過程,中西方的觀念沖突也在逐漸化解。「營運遇到問題時,我們就秉承一條原則:彼此尊重,誰對聽誰的,沒有國籍膚色差別。」高峰說,隨著鋼廠扭虧為盈,當地員工「精神面貌都不一樣了」,他們變得幹勁兒十足,工作氛圍也變好了。
「中國夥伴給鋼廠帶來了鋼鐵生產新技術,帶來了更長遠的規劃、更精細化的管理制度和更成熟的發展理念。」瓦拉丹·米哈伊洛維奇向中青報·中青網記者表示,中塞員工有不同的知識、經驗、文化和心態,大家在工作之中相互合作,齊心協力,先從小事做起,逐步開始推進計劃,創造了一種協同效應,形成了一個高效的團隊。在生產上不斷創造新紀錄,使鋼廠成為歐洲具備強競爭力和高認可度的公司。
瓦拉丹·米哈伊洛維奇說,鋼廠發展越來越好,「所有人都很高興,出色的業績激勵著大家持續努力工作,從而取得更大的成功。我對現在的營運情況感到滿意,也對未來發展充滿期待。」
經過8年建設,河鋼塞鋼專案已成為中國在中東歐的一張「金色名片」和共建「一帶一路」的標誌性工程。中國駐塞爾維亞大使李明表示,無論是匈塞鐵路、貝爾格萊德環城路,還是薩瓦河特大橋、斯梅代雷沃鋼廠等中塞合作專案都極大便利了當地民眾的日常生活,帶動了就業、貿易和投資,為塞爾維亞發展註入了新動力。
「一座鋼廠幸福一座城」
鋼廠興,城市興。河鋼塞鋼的重生,也為斯梅戴雷沃市帶來了繁榮和發展。斯梅戴雷沃市有10萬多人口,平均每5人中,就有1人的工作與鋼廠有關。「因為鋼廠的成功,整個城市都在發生積極變化,到處充滿活力。」瓦拉丹·米哈伊洛維奇對記者表示,鋼廠的良好發展,意味著更多的工作崗位、更穩定的工作、更好的收入待遇。
透過延伸產業鏈條,河鋼塞鋼為當地居民創造了更多就業機會,不僅實作了5000多名員工的穩定就業,每年還為當地提供200個新就業崗位,鋼廠供貨商間接提供的1.6萬多個就業崗位也有了穩定保障。8年來,斯梅戴雷沃市的失業率從18%降到了6%,新生兒出生率位列塞爾維亞第一。與此同時,鋼廠認真履行企業社會責任,累計投入超過200萬歐元,用於當地道路修建、捐資助學、村莊供水等,真正實作了「一座鋼廠幸福一座城」。
過去鋼廠經營不善時,很難招到大學生。現在,很多塞爾維亞大學生希望能進入鋼廠工作。高峰說:「在這裏工作的經歷會讓他們變得很搶手,不僅能學到技術和管理經驗,還有機會到中國參加培訓,對他們的職業生涯提升幫助特別大。」
2023年,瓦拉丹·米哈伊洛維奇作為河鋼塞鋼節能減排綠色技術研發團隊代表,再一次來到中國參加河鋼集團2023年科技創新大會,也參觀了河鋼集團的其他鋼廠。「我看到了中國快速發展的場景,這裏的一切都令人印象深刻。希望有機會還能到中國學習、旅行。」
作為高質素共建「一帶一路」的標誌性工程,河鋼塞鋼以建設「歐洲領先的綠色節能現代化工廠」為目標,輸入河鋼20多項行業領先的鋼鐵制造、綠色環保、能源利用等自主知識產權技術,相繼建設實施熱軋粗軋機、高爐熱風爐、熱軋加熱爐等100多項技改專案和高爐煤氣櫃、新燒結廠等新建專案,積極推動中塞綠色低碳高質素發展。
「推進技術改造、器材升級,既是增加鋼廠的核心競爭力,也是為了實作更加綠色低碳更可持續發展。」高峰表示,相信在高質素共建「一帶一路」的美好藍圖下,河鋼塞鋼的創新發展、綠色發展、高質素發展之路會越走越寬廣,未來會更美好,也會繼續為澆築中塞「鐵桿」友誼做鋼鐵支撐。
本報北京5月9日電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趙安琪 張是卓 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