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財經

「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助推成果轉化,全市首個產業創新「鏈式聯盟」結碩果

2024-07-18財經

位於普陀區雲嶺東路上的上海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承載了很多全國領先:填補國內多項空白的原材料開發技術,多次打破國外技術壟斷,全國聚烯烴領域唯一一家由企業為主體牽頭的國家重點實驗室……

近期,這裏還成立了全市首個產業創新「鏈式聯盟」,聚焦新材料研發領域開啟了「創新體聯合攻關」的高效協同模式——上海化工院攜手來自長三角地區的無錫市化工安全技術中心、安徽海素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浙江旭森阻燃劑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綠強新材料有限公司、上海聯樂化工科技有限公司、茂宸材料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在實驗室源頭技術創新、專案概念驗證、科技成果轉化、服務經濟社會等一條縱深的「產業鏈」上「結」出了多個實效成果。

比如,「鏈式聯盟」裏,上海化工院和安徽海素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聯合攻關的「同位素碳13國產化」專案已投產,建成了國內第一套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穩定同位素碳13示範裝置,解決了幽門螺旋桿菌檢測關鍵試劑原材料國外壟斷困境,極大地降低檢測成本、惠及國民;上海化工院和蘇州聯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建設的氧18穩定性同位素產業基地正式投產,形成了年產氧18水100千克的產能,新增2000多萬元的銷售額,同時解決了中國腫瘤診斷試劑的「斷糧」之痛。

源頭創新的經濟、社會價值不容小覷。如何將源頭創新的「新質研究」「新質發現」真正轉化成市場認可的「新質生產力」?打通生產要素的各個環節至關重要。普陀區科委在其間也當起了「穿針引線」的橋梁平台。

「圍繞一個產業鏈將策源端、中間端、套用端,以及各類服務創新的專業機構都整合起來。為此牽頭成立了武寧創新共同體,盤活區域資源,將區內資源集聚並向外輻射。」普陀區科委主任李文波進一步介紹,武寧創新共同體成立一年來,在協同創新上已成功助力60余家單位在科研學術、技術研發、國際市場開拓等領域達成合作意向。

上海化工院是今年武寧創新共同體的輪值主席單位。「在我們的日常工作中,其實也常常遇到一些研發成果轉化率不夠高、對市場需求痛點不明確的困境,和上下遊的互通有無就顯得尤為重要。」上海化工院院長助理雷雯告訴記者:「加入武寧創新共同體之後,除了原先院裏常規的上下遊資源,我們接觸的產業鏈鏈條更廣了,套用場景的拓展範圍也更大了,研發成果的轉化效能都大幅提升了。」

比如,今年上海化工院就協同普陀區上海市兒童醫院一起,就兒童性早熟試劑盒研發展開了聯合創新,並申報了2024年「武寧創新共同體」聯合創新專案。不僅拓展了企業研發成果轉化的套用場景,也為適應滿足醫院終端臨床需求提供了新的可行性技術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