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三農

外東北開發,外東北可承載人口為13790萬

2024-10-06三農

遠東外東北地區有很多黑土地,而且很肥沃,當地開墾了部份主要種植大豆和小麥,大部份處在蠻荒狀態。

在黑龍江左岸大至在牛滿江以北,精奇裏江中下遊以南,約有1億畝優質可耕地,面積約7萬平方公裏,隨著全球氣候的變暖,優質可耕地會持續的增加,其中大約有3000萬畝,面積在2萬平方公裏是上等的黑土地資源,這裏的黑土平均厚度在0.7米到1.5米,有的地段能達到2米,如以上的黑土地得到合理開發利用能承載人口2600萬。

外東北地勢圖,等邊三角形圖中是精奇裏江下遊的黑土地。

據說每形成1厘米黑土需要300多年,那麽它是怎樣形成的,主要有三個方面的原因?首先,精奇裏江中下遊與謝列姆賈河交匯處由北向南呈現在微小緩坡下降的低平原。

在交匯處為原點,在垂直水平方向上,每向前(南)行進100米,地勢平均會下降3到5厘米,途中很少有上坡面,當前進到下遊它的低平原坡度面逐漸趨於平面時,放眼望去你看不到天際,在季風氣候的影響下,雨水河流透過淋溶的作用把樹冠枝葉、野草等植物的腐殖質帶到土壤中;另一個,黑龍江水流量大,精奇裏江作為支流年流量小,在汛期,河面水量大於支流來水,這導致江水滯流倒灌;再一個,地球自轉偏向力,水流上向東南偏東,河中含有大量的腐殖質在這淤積沈澱,歷經千萬年。曾有人說熱帶土地生產糧食產量高,外東北凍土氣候寒冷糧食產量低,這是不對的,就拿熱帶雨林氣候區域作比較,從嚴格意義上,它是不適合開墾種植的,它的土壤大都是紅壤,土地貧瘠呈酸性,需要用熟石灰和燒荒進行改良,即使能耕種,由於地處熱帶降雨量大容易水土流失,造成土壤營養成份減少不量產。此外,熱帶著名的產糧區湄公河三角洲、恒河流體論土壤肥沃程度也不如黑土地。在黑龍江右岸種植水稻,第一積溫帶4月5號育制秧苗,第二積溫帶4月10號,第三積溫帶4月15號,精奇裏江下遊靠近右岸在第三積溫帶與第四積溫帶之間,年積溫最少在2100—2300℃,適合種植高產水稻,通常在4月15號以前可在棚內育苗;另一方面,地理天文學上在地球圍繞太陽公轉與地球自西向東自轉,有一個軸轉面的黃赤夾角,這個角為23.26度。

地球傾斜23.26度角自轉的同時圍繞地球軌域面公轉

每年夏天,當太陽光直射北回歸線,這個地區白晝為16個多小時,一年中,太陽由於在南北回歸線上來回穿梭,經過赤道兩次,熱帶地區全年白晝黑夜平分為12個小時,在春分、秋分兩天全球白天和黑夜都平等。以湄公河三角洲水稻為例,它一年種植三季稻,春季在2月到6月,夏季7月到10月,冬季11月到2月,一季耕作成熟收獲120天計算,它只能達到2.5到2.8季一年,冬季稻有點免強,單位畝產上面一年三季不停的復耕,刻意的增加化肥用量,春夏兩季平均畝產也就500多斤,冬季產量能到前者的八成左右;而黑土地耕作畝產量能達500公斤以上,雖說一年只能種一季,但它生長周期長,在180天左右,夏天雨熱同期的6、7、8月份比熱帶地區每天接收的太陽光照要多4個小時,再加上前期在人工棚內育苗,集天時地利人和之優勢,所產大米口感軟糯香甜有嚼勁。

在精奇裏江中上遊和謝列姆賈河以北,外興安嶺以南約有1.5億畝半凍土的次等可利用土地,與下遊相比土地營養略低,基本上處在蠻荒狀態,折合面積10萬平方公裏,這裏是外東北落葉闊葉林針葉林混交的最後地方,可承載人口為1170萬,地形大多是起伏平緩的高平原。

外東北地勢圖,倒置等邊三角形圖中是精奇裏江上遊到外興安嶺南麓的黑土地。

在精奇裏江與謝列姆賈河交匯處向後(北),在垂直水平方向上每前進100米,平原地勢坡度面大約會增加6到8厘米,在坡度面平緩升高的途中,也有很多下降緩坡的高平原,在下降緩坡的最低點上 ,再次以垂直水平方向上每前進100米,它的平原坡度面還會增加7厘米左右,反復呈波浪式的起伏不大的高平原,適合種植大豆、早熟玉米等,在平原到低緩坡、高平原到丘陵的過渡中,分布著許多小山崗,其周圍可開墾人工的小梯田種植大麥、高粱、大豆、玉米等,在山坡上放養家禽牲畜,梯田上長出的食材用於釀酒,圈養山坡上的動物可獲取皮毛,這兩者用於禦寒,在冬季,這裏1月份平均氣溫約-20℃到-28℃,最低氣溫北部外興安嶺約-26℃到-35℃,做好保暖工作非常重要,否則,這個地方人不能生存。

在黑龍江左岸的布列亞河全長623公裏,流域面積約7.8萬平方公裏,年徑流量在300億立方米,右岸稱牛滿江,是遠東黑龍江左岸第二大支流,它發源於上遊的布列亞山脈,其實,布列亞山在對岸也叫小興安嶺。

綠線為布列亞河,兩條紅線交匯處為黑龍江流域的中心點。

在地理植被氣候上有很多相似之處,屬於溫帶季風氣候的落葉闊葉林和混交林,北半球的落葉闊葉林帶主要有三塊,是位於西歐、中東歐和北美的阿巴拉契亞山脈及五大湖附近,最後一個是亞洲的東部,只不過黑龍江左岸地區較突出,有兩個極端,夏季雨熱同期,冬季同緯度的溫度低,產生的植物腐殖質比西歐、中東歐和北美的落葉闊葉林要多。比方說,夏季北半球熱帶台風氣漩在亞洲東部沿岸登陸,由於地轉偏向力的作用,台風的中心以逆時針登陸後,大多偏向東北地區,而布列亞河中上遊的地勢是一個三面環山的漏鬥形,它的西邊是圖拉納山,北面是埃左林山,東部是布列亞山。

綠線是布列亞河,三面環山下遊匯入黑龍江。

當熱帶暖濕氣流進入盆地而形成鋒面雨,每升高100米,溫度降低0.6度,在迎風坡降雨較多,黑龍江流域的大部份地區年降雨量在500—600毫米,而布列亞河中上遊的降雨量要大得多。在夏天,植被種類長得繁多茂盛,如草甸、灌木叢、苔蘚蕨類和喬木等,冬天同緯度溫度低,樹木為了保持水分營養不散失,它的樹皮、枝椏皮是同緯度落葉闊葉林中最厚的。

所以在黑龍江左岸布列亞河下遊以南有800萬畝優質可耕地,面積大約有5300平方公裏,比興凱湖要大一點,黑龍江流域最大的湖泊興凱湖面積有4350平方公裏。

在地理海拔等高線的地勢圖上,地圖向右倒置旋轉90度看,這一塊小平原的地圖輪廓貌似一頭面向東北,鼻子放入布列亞下遊河中喝水的大象。

並且,它的大象鼻尖在北緯50度線上,身體的後側對應西南方向,臀部上的尾巴伸入右岸嘉蔭境內約有30公裏,很形象很生動,甚至有生殖器。

這地圖平原輪廓像大象的地形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功,是天造地設的饋贈,否?這得益於布列亞河的流量豐富,河水淋溶沖積,歷經千萬年沖涮而成。

布列亞河流域是黑龍江左岸植物種類長勢最健全的,比如,喬木長的高大,普遍有20米高,樹葉肥而茂盛,灌木長的叢生密布,並且樹皮較厚,一年生成的草本植物很多,還有數不盡的苔蘚植物和蕨類植物等;在夏季溫帶季風氣候的調節下,6、7、8月份的雨熱同期加速植物的生長,在加上黑土壤中氮、磷、鉀的營養豐富,插根筷子都能發芽。

這裏可以說是世界上黑土地之中,土壤平均厚度是最厚的 地方,盡管面積不大,不起眼,它的黑土平均厚度約有1.5米到2米,有的地段甚至能達到2米以上,特別是在平原地圖輪廓的地形是大象的鼻子、眼睛和耳朵的位置上,大約有200多萬畝,面積至少在1460平方公裏,它的黑土壤最為肥沃深厚。

黑土壤主要形成來源是樹冠枝葉、野草、苔蘚和蕨類植物的腐殖質,可見布列亞河周邊土壤植物的腐殖質比例高,以上的黑土地得到合理開發利用,可承載人口多400萬。

在黑龍江左岸的布列亞山以南,黑龍江以北,萬丹山以西,即在東經135度經線上,大約有4500萬畝優質的黑土地資源,面積約3萬平方公裏。

黑線中的黑土地比右岸的內三江平原要肥沃得多

這裏的黑土平均厚度有1米以上,大多是低窪有積水的沼澤地,土壤中含有非常多的植物腐殖質,需要人工排水改造,可培育水稻土並種植高產水稻,通常在每年的4月8號左右,在大棚內育制水稻秧苗,一個多月後,待其種苗育制有10厘米到15厘米高,移栽到田地中,這塊黑土地得到合理的開發利用可承載人口為1370萬。這個地方的黑土地比右岸的內三江平原要肥沃,首先,它的黑土壤更加的深厚,另一個,在黑龍江流域的各河道上,特別是在主河幹到中有數千個小島、沙洲、江灘等。比對一下,小島大多靠近右岸,左岸一側較少,如撫遠三角洲,松花江上同江的三江口等。這是因為在地理學上有一個地球自轉偏向力,是由於地球自轉而作用於地球表面運動物體的力,它能使物體在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在赤道處不偏轉。就是說,北半球的河流右岸沖涮侵蝕頻繁,右岸切割嚴重形成許多凹岸,由於水流速快,凹岸中植物的腐殖質泥沙在水流速慢的左岸堆積成凸岸,這左岸土壤中含有植物生長因素的氮、磷、鉀微量元素要比右岸的高。

凸岸有泥沙堆積,土地肥沃度要比右岸的高

歷經千萬年而沖積形成的黑土地,所以理論上,左岸黑土地的面積要大於右岸的,也較河流右邊的要肥沃。

在伯力以北,東經135度線以東,錫霍特山以西至共青城約有6000萬畝優質黑土地資源,面積在4萬平方公裏, 大小與右岸的內三江平原相當,在地貌上和前文介紹的一樣都屬於左岸的外三江平原範疇,如能得到合理的開發利用可承載人口為1830萬。

東經135度經線上,外三江平原以此線一分為二

需要註意的一點是,在每年夏天的雨熱同期6、7、8月份北部平原常受千島寒流的影響,種植水稻可考慮適當增加大棚內箱苗的行株距,以北緯48度為起點,每向北增加1個緯度,室內箱苗的行株距可加大0.1到0.3毫米,這樣,秧苗育制的較粗狀能保證高產。

在共青城到廟街的下遊地區約有3700萬畝的黑土資源,面積有2.5萬平方公裏,這裏緯度高,溫度比較低,種植農作物不能成熟收獲,但能達到灌漿期,可大力發展青儲養殖的農牧業,養殖綠色優質的奶牛產業。另外,在下遊江中的水下還有可開發的潛育質黑泥碳土資源 ,以上充分開發利用可承載人口690萬

在右岸烏蘇裏江的河長有890公裏,多年平均徑流量為623億立方米,流域總面積達到18.7萬平方公裏,其中,左岸境內的流域面積有6.15萬平方公裏,沿岸地區一側的內三江平原約有4萬平方公裏,大多已開墾種植高產水稻。烏蘇裏江是黑龍江右岸的一大支流,它的上遊河流發源地分別有松阿察河,烏拉河和道比河交匯而成。

在烏拉河到下遊的和羅河有呈南北縱向的600公裏長,東西約有150公裏寬的黑土平原谷地,土壤肥沃含有較多的植物腐殖質,它是由於山脈地殼造山運動斷裂而形成的地槽結構。

總共約有4500萬畝,面積在3萬平方公裏,其中大約有1.5萬平方公裏,海拔在200多米到500米低矮的坡地、丘陵、小山崗台地等,在與左岸的三江平原相比較,這裏可種植水稻、玉米、大豆、小麥和各種經濟作物,根據不同的坡度地形海拔高度差和過渡平原谷地,可選擇的種植農作物,這塊平原谷地得到開發利用可承載人口為1610萬。

在烏蘇裏江以東的錫霍特山脈,左岸也稱希霍特—阿林山脈、老爺嶺、內興安嶺等。錫霍特山脈的總面積有21.3萬平方公裏,山脈呈南北走向長約1200公裏,寬200—250公裏,平均海拔在800—1000米。它的地形復雜,四周有重大的地質斷層,西北部地槽結構即烏蘇裏江谷地。

大部份山地森林茂密,較高處為白樺和針葉林,低處為落葉林等。錫霍特山動物種類繁多,北半球除熱帶以外能夠找到的物種這裏幾乎都有,僅禽類350種,毛皮獸有30多種,如東北虎、紫貂等,江河湖泊中還有各種寒帶,溫帶魚類近100種。另外,山脈各個主體間過渡帶有很多斷層地槽。接下來,為系統立體客觀的了解錫霍特山脈的地理地貌,簡潔點說它到低有多大,一座山有多大範圍。舉個例子,假設它的某個山體以直角三角形坡度20:1的比例進行計算,公式描述的是20代表水平距離,1為高度差,換作公式是坡度=(高程差/水平距離)×100%,那麽,以錫霍特山脈核心區域20萬平方公裏的面積,平均海拔800米為起點,設為坡度的高程差,它的水平距離為20×800=16000米,由於坡度的三角形幾乎是對稱的,在坡度越過山脊線,下降斜坡到水平距離上是16000×2=32000米,即裏程單位是32公裏,也就是說,你穿過一座大山時,從山的一側攀登到另一邊下山,回到平地上,它的垂直水平距離有30多公裏。而錫霍特山脈的寬有200—250公裏,用寬除以32約得到6—8座比較大的山體,這些大山中夾雜著5—7條由於地殼造山運動造成斷層的地槽平原谷地,地理地形有壩子、高平原台地、低緩坡丘陵、溝壑等。

它的面積至少有1.3萬平方公裏,海拔在200多米到500多米,這些是天然的可開發沃土。另外,這裏是世界上最大的野生人參產地,人參被譽為百草之王,可入藥在中醫方面有廣泛的套用,大多自然生長在平均海拔500—1000米的緩坡和斜坡上,錫霍特山脈地區科學充分的開發可承載人口為650萬。

在烏蘇裏江上遊發源地烏拉和道比河交匯處以西,興凱湖周邊以南至海參崴約有5250萬畝的平原、低緩坡丘陵、高平原台地等,約面積有3.5萬平方公裏,其中,有3000萬畝的黑土平原,土壤是沼澤化的白漿土,可改造培育成水田種植高產水稻,這裏的無霜期有130天左右,通常,水稻的秧苗在每年的4月6日左右,在大棚內育制,待到幼苗長有10—15厘米高,35天以後移栽到水田中;拱棚保溫技術從根本上提前解決並延長了幼苗播種的生長期,同時也有效促進了水稻苗勁葉的生長速度,這在高緯度寒帶地區種植水稻變得可行,理論上為水稻的種植發展變遷歷史爭取了兩個月的時間;再加上該地區夏天6、7、8月份雨熱同期,白天太陽光照平均每天能達到15個小時,水稻的根莖能夠很好的進行植物的光合作用,從而增加產量,畝產約650公斤以上。

興凱湖水深平均有3.5米,最深點不過10米,可適當回填得優質黑土耕地約500萬畝,面積在3000平方公裏左右。

海參崴興凱湖地區的位置在北緯42度到45度,與同緯度的吉林相當,遼源、四平、長春、牡丹江、松原等都在同一個緯度上,如位於北緯42度的沈陽,冬季一月均溫-11℃

北緯43度的長春,一月均溫-15℃而同樣位於北緯43度的海參崴一月均溫也是-11℃,由於靠近海洋優勢,能發展物流對外進出口貿易,養活較多的人口,經濟發展成像紐約、東京、香港等國際金融中心,以上充分的開發利用,可承載人口3000萬。

庫頁島,也稱為薩哈林島,位於亞歐大陸東北部,黑龍江入海口的東南。該島南北長約984公裏,東西寬6到160公裏,總面積約有76400平方公裏,跨越8個緯度,在北緯46度到54度之間,非常的細小狹長。其島嶼地理輪廓是一條鯊魚,島上分布著有6000多條河流及近1600個湖泊。

庫頁島冬天氣候南部均溫約-18℃到-20℃,北部均溫-28℃到-40℃

在北緯50度以北大約有5700萬畝的黑土平原、丘陵、高平原台地等,面積約3.8萬平方公裏,植被主要是針葉林,由於夏天受千島寒流的影響,傳統意義上的夏天要到6月中旬,甚至7月初,年積溫嚴重不足,種植玉米勁葉長的矮小不能到預期授粉有霜降,只能發展畜牲青儲養殖業。雖說不能種植,但庫頁島的主要資源位於北部,目前已探明的石油儲量約有140億噸左右,天然氣約3.1萬億立方米,還有約1億噸煤炭等,可以說在庫頁島北緯50度以北大約能供養100萬的人口。

在北緯46度到50度以南,主要地形有東西薩哈林山脈,平均海拔600-900米,兩條山脈之間有一個較大的平原特米波羅奈谷地,夏天有寒流經過形成穿堂風,它的面積有數千平方公裏不能耕種。

在庫頁島上能耕種的地方只有在北緯48度到46度之間,約南北有200公裏,其地圖輪廓像鯊魚的尾巴一樣,確切點在尾巴的末端到魚翅上,有較大的山間平原谷地,面積約1.8萬平方公裏,至少有6000平方公裏的土地能耕種並且可以種植高產水稻。

通常,水稻的秧苗在每年的4月8日左右,在大棚內育制,待到幼苗長有10—15厘米高,35天以後移栽到水田中;拱棚保溫技術從根本上提前解決並延長了幼苗播種的生長期,同時也有效促進了水稻苗勁葉的生長速度,這在高緯度寒帶地區種植水稻變得可行,理論上為水稻的種植發展變遷歷史爭取了兩個月的時間;再加上該地區夏天6、7、8月份雨熱同期,白天太陽光照平均每天能達到15個小時,水稻的根莖能夠很好的進行植物的光合作用,從而增加產量,畝產約600公斤以上。庫頁島大約在北緯50度以南的魚翅末端可承載人口為370萬。

所以說,外東北開發,外東北地區可承載人口為13790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