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三農

湖南東安春耕彰顯「科技範」 田間地頭「以機代人」

2024-03-28三農

中新網永州3月22日電(唐濤華 劉慧)眼下,湖南永州東安縣各地紛紛投入春耕備耕,田間地頭一派繁忙。工廠化育秧、機械化作業、新技術推廣、「新農人」引領……今年,東安農業生產更顯「科技範」。

東安橫塘鎮早稻機械育秧示範點的工人在育秧。劉慧 攝

在橫塘鎮興隆居委會工廠化育秧專案基地生產區,工人在機器上放育秧盤、種子。該集中育秧中心一次性可育水稻機插秧苗600余畝,全年可育水稻機插秧苗5000畝以上,目前已接受預訂早稻育秧面積3000余畝。

「和傳統育秧相比,工廠化水稻育秧周期不僅可縮短日程,還能節省土地及人工勞動力。」橫塘鎮農技員劉永忠說。

「用無人植保機噴灑除草劑,是人工作業效率的30倍,一畝地只要3分鐘左右,既省時又省力。」橫塘鎮大粟山村「90後」新農人周宇康站在田埂上熟練操作手柄。

從都市白領變成「田管家」,周宇康不僅集中連片流轉200多畝土地,還全程托管2000多畝稻田,引進農用先進器材及推廣套用,實作從耕、種、收到烘幹儲存、加工全程機械化作業,年烘幹、加工能力達3000噸,帶動和服務周邊農戶100多戶,去年僅種田一項純收入達到20萬元以上。

近年來,拖拉機、旋耕機、插秧機、植保無人機等多種農業機械被廣泛套用於東安春耕生產中,田間地頭「以機代人」,處處透著「科技範」,農機主力軍作用愈加明顯。

截至目前,該縣已組織排程農機具3100余台、農機技術人員260人次投入春耕生產,預計今年全縣糧食生產綜合機械化率將達84%。

智能化、科技化促進了農業產業化帶動、規模化發展,進而實作多產融合。透過「旅遊+農業」「旅遊+文化」等模式,東安為鄉村旅遊發展提供了內生動力。目前,全縣各大油菜花海累計接待遊客超30萬人次,旅遊綜合收入超3000余萬元。

鹿馬橋鎮是該縣「萬畝油菜種植示範基地」,一年一度的油菜花節成當地鄉村休閑旅遊品牌。依托油菜花帶來的流量,馬坪村成立金易德農民種養專業合作社,規劃建設現代特色休閑農業旅遊觀光園,推進特色農業與休閑觀光、健康養生、民俗美食的深度融合,延伸農業產業鏈,全村發展民宿和農家樂牌15家,旅遊綜合年收入達200余萬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