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貴州新聞7月24日電(文弋 劉艷輝)春末夏初,貴州省安順市農田出產的蔬菜集中上市,菜商黃竹勇要抓緊時間收購農戶手中的蔬菜,經過清洗、分揀、包裝等環節,再透過電商平台配送到貴州各地州甚至是省外城市的百姓餐桌上。
借著「村BA」的熱潮,天下苗族第一縣——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台江縣聞名全國。在貴州省台江縣喜悅祥銀飾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裏,工人們正在抓緊生產一批銀制杯子。由於今年金價上漲,帶動銀制品走俏,當地銀飾等民族手工藝品備受客戶青睞。
在貴定縣的貴州新德米業有限公司,運輸車輛進進出出,辣椒、食用菌、大米等蔬菜糧食被發往全國各地。近日,該公司獲得了一筆農行發放的「鏈捷貸」貸款,幫助該公司將更多農產品銷往省外。
2017年,貴州省明確提出「黔貨出山」行動,推動綠色優質農產品「‘泉湧’發展、風行天下」,努力實作決勝脫貧攻堅、同步全面小康。
近年來,在多方共同推動下,透過電商賦能、文旅融合、金融助力,越來越多的貴州農特產品創出品牌、走向市場、遠銷全國。「黔貨出山」成為促進特色產業發展、助力百姓增收的重要方式,也為其他地區提供了可借鑒的模式和有益參考。
電商賦能讓農貨不愁賣
黃竹勇是貴州樂豪軒農業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樂豪軒」)的總經理。在安順市,樂豪軒用流轉到的近1200畝的土地種植各種應季蔬菜,主要滿足安順和貴陽等地的市場需求。在流轉的土地中,黃竹勇特意開辟部份農田作為「共享農場」,再透過線上直播平台推介農產品,讓蔬菜銷得更遠、賣得更快。
「‘共享農場’的客戶主要是來自上海、北京等地的城市居民,他們會認領一塊土地並確定蔬菜種植品種,我們替他們種植,蔬菜收獲後再透過快遞發給客戶,每年可以為客戶提供80斤以上的有機蔬菜。」黃竹勇說,除了「共享農場」,他們還推出了直播賣菜等業態。
在一片蔥地旁邊,女主播正在賣力吆喝:「我們的生姜、小蔥、紫薯使用的是有機肥,不打農藥,品質優良。17.8元3斤,順豐包郵,壞單包賠。」
黃竹勇說:「我們剛剛開始直播賣菜,現在還屬於起步階段,銷量多的時候一天能賣30多單。」借助電商和直播等手段,讓黃竹勇這樣的「新農人」將蔬菜賣到了大山之外。同樣是透過電商賦能,讓一個窮山村走上了致富路。
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從江縣西山鎮小醜村曾經是個深度貧困村。2017年至今,農行貴州分行對小醜村進行定點幫扶,支持該村發展油茶、黃金百香果、李子、林下養雞和小黃牛等五大特色產業。
經過幾年的培育,小醜村的特色產業得以加快發展,雞肥牛壯,瓜果飄香。然而,如何將山貨賣出去成為讓村民發愁的問題。對此,貴州分行幫助小醜村搭建銷售平台,透過農行掌銀「興農商城」、微信微店等渠道助力農產品銷往全國。
「現在基地每天能產300多個雞蛋,農行會幫助我們進行線上銷售,不用擔心銷路。」小醜村綠殼雞蛋養殖基地負責人荀中新說。
樂豪軒、小醜村的發展和轉型,折射出了「黔貨出山」行動的新變化——近年來,隨著直播基地和電商團隊不斷湧現,貴州電商直播產業蓬勃發展,為農產品帶來更多銷售渠道。數據顯示,2023年,貴州省網絡零售額897.7億元,增長40.8%。
從政府主導到全民參與,從「藏在深山人不識」到「飛入尋常百姓家」,科技的發展讓「黔貨出山」的速度大大提升,也讓當地農產品的品牌價值持續增長。以前,單靠政府層面的消費幫扶、會展展銷、入駐平台等方式,覆蓋面有限。如今,隨著直播、電商等產業的發展,越來越多的產品被搬到了網上售賣,百姓吆喝起自家商品自然更懂賣點、更加賣力。
文旅融合讓產品更走俏
5月前後,貴州省台江縣熱鬧非凡,苗族舞龍噓花節、苗族姊妹節、「村BA」等文旅活動接二連三,讓台江縣吸引了四面八方的遊客。
在貴州省台江縣喜悅祥銀飾有限公司展廳裏,制作精美的銀制杯子、飾品、擺件等擺滿展台。「這兩年,‘村BA’讓台江縣聞名全國,來這裏的遊客越來越多。我們的銀制品有苗族特色,很受歡迎。」該公司總經理潘年喜說,在發展中企業面臨流動資金難題,農行貴州台江支行及時為其發放一筆50萬元的「苗銀e貸」,緩解了公司的資金壓力。
貴州省體育產業發展有限公司負責全省鄉村體育賽事的組織和統籌,該公司董事曲洋介紹:「台江的‘村BA’和榕江的‘村超’有效促進了當地餐飲、住宿、觀光等旅遊產業發展,為鄉村經濟發展註入了新活力。接下來,我們計劃透過打造鄉村體育品牌等形式,持續推動‘體育+旅遊+農產品銷售’,帶動百姓增收。」
農文旅融合發展,在貴州省遍地開花,有效促進了農產品的銷售。
貴陽市每年組織開展布依族「三月三」、苗族「四月八」等民族傳統節日活動30余場,並依托媒體對活動及「黔系列」產品進行宣傳報道,進一步提升「黔貨出山」的知名度。
遵義市力推紅色旅遊與農業、工業、康養業等產業融合,轄內的仁懷市、習水縣依托有「美酒河」之稱的赤水河資源優勢,深入挖掘酒文化內涵,助力白酒產業加快發展。
畢節市打造烏江百裏畫廊、百裏杜鵑、織金洞等旅遊產業集群,構建點面結合的全域旅遊網絡,也帶火了刺梨、菜油、黃粑等農產品外銷。
「黔貨出山」,不僅是商品的流動,更是文化的交融。從推銷農產品到迎來八方客,從「走出去」到「請進來」,隨著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持續深化,更多人有機會親身了解黔山貴水美景,品嘗地方風味好物,感受多彩貴州的魅力。
金融助力促產業鏈更貫通
黔貨品種多樣,產品以「土特產」為主,相關產業具有點多面廣、生產分散的特點。如何找準服務切入點,是金融機構面臨的新課題。
貴州蔬菜集團有限公司是「黔菜出山」的銷售主力,擔負著「打響黔菜品牌,助推黔貨出山」的使命。為支持貴州蔬菜產業發展,農行貴陽分行發揮「鏈捷貸」產品優勢,圍繞貴州蔬菜集團供應鏈營運模式,制定了覆蓋上下遊小微企業的綜合金融服務方案。
透過「鏈捷貸」,貴陽分行與貴州蔬菜集團展開深入合作,基於供應鏈真實交易場景,為供應鏈上下遊客戶提供批次、自動、便捷的線上供應鏈金融服務。
貴州新德米業有限公司是貴州蔬菜集團上遊供應商之一,主要為集團供應蔬菜、食用菌、大米等農產品。最近,該公司收到了一筆農行發放的「鏈捷貸」資金,有效提升了企業蔬菜收儲能力。目前,貴陽分行累計為貴州蔬菜集團上遊小微企業發放貸款超1億元,惠及60戶小微企業。在金融機構的支持下,貴州蔬菜集團全力打造「黔菜」公共品牌,推動貴州生態優質蔬菜進入長三角、粵港澳、成渝地區等省外市場。
除了農行以外,其他金融機構也各展所長,因地制宜支持「黔貨出山」。建設銀行支持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產品貴州黔西南州配送分中心建設,助力6000多畝貴州高品質蔬菜找到了銷路;貴州農信推出「旺牛快貸」「黔農生豬快貸」「竹鏈貸」等金融產品,支持當地特色產業加快發展;貴陽銀行以支持農村「組組通」公路建設為重點,透過支持鄉村公路建設,促進城鄉基礎設施互聯互通。
從吃不完賣不掉的山貨到豐富各地百姓「菜籃子」的優質農產品,從知名產品寥寥無幾到品牌全面開花,在金融機構的大力支持下,涉農企業抓品質、強產業、塑品牌,「黔貨」的知名度不斷提升,銷路越來越寬,產業發展穩中向好,農民增收的步伐也越來越快。(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