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勤春來早,春茶采摘忙。當前,我市各地的春茶迎來采摘季,一壟壟茶樹在陽光下生機盎然,廣大茶農趁著晴好天氣紛紛采收頭茬春茶,收獲新一年裏的首桶「茶葉經濟」。
采摘忙
春茶搶鮮采 茶農增收樂
春茶采制時間有嚴格要求,以「明前茶」為最佳,此時的茶葉最為鮮嫩,價格也最高,事關老百姓增收。三月以來,氣溫持續回升,茶葉長勢較快,春茶一日一價,我市各地正搶抓晴好天氣及時采摘。
3月25日,在平昌縣邱家鎮嘶峰村,漫山的茶樹郁郁蔥蔥、綠意盎然,為大地披上綠裝,一芽芽茶尖嫩綠微黃、生機勃勃。
在平昌縣邱家鎮石龍村生態有機茶園,村民正在采摘春茶。巴中日報全媒體記者 張維 攝
據了解,邱家鎮透過農戶自管、企業代管、村集體托管機制,由政府提供技術指導服務,企業回收鮮葉,解決茶農種銷顧慮,真正實作茶農增收、企業增效,讓茶葉成為帶動百姓增收的「致富葉」。目前,該鎮已在嘶峰、回龍、涼風社區等10個村(社區)發展茶葉1.6萬余畝。
「掌心向下,拇指和食指夾住魚葉以上的嫩莖,向上輕提,保持芽葉完整、勻凈。」來自自貢的幫扶隊員李峨向茶農講解茶葉采摘的註意事項和技術要領。隨後,茶農們穿梭在一壟壟青綠之間,指尖翻轉舞動,一片片嫩芽被輕輕采摘下,放入小茶簍裏。「我每天早上都來采茶,一斤40元,一天可以摘兩三斤,大概能掙100元左右。」邱家鎮嘶峰村茶農邱映紅說。
與此同時,在平昌縣三十二梁鎮茶園裏,茶農們也忙碌起來。「我和老伴每天能采5斤毛尖,交到加工廠能領到250元。」3月24日,三十二梁鎮龍尾社區孫家鳳老人和老伴在茶園忙著采茶,談起家門口的茶園,老人滿臉笑容,「去年,我們在茶園采茶、搞管理,就有3萬多元收入。」
3月26日,在南江縣雲頂鎮雲鳳村的茶山上,茶農們三五成群,背著竹簍穿梭在茶樹間,手指在枝葉間飛舞,一提一掐,搶摘鮮嫩葉芽。「這幾天,茶園裏每天都有很多茶農采摘,大多都是本村和鄰村居民。因為照顧家庭或年齡大無法外出就業,在茶園務工是他們增收的主要渠道。」雲鳳村黨支部書記譚守光介紹。
3月25日,南江縣雲頂鎮雲頂茶村村民在茶園采摘明前茶。巴中日報全媒體記者 夏雨 攝
據了解,雲頂鎮還充分利用幼齡茶園的立體空間,采用多層級、多樣化方式在茶地套作花生、大豆、無花果等作物,形成了「以種促管、以短養長、有機共生」的種植新模式,全鎮套作面積1萬余畝,帶動群眾年均增收2000余元。
好山好水育好茶。下兩鎮位於南江縣南部,境內土壤、氣溫、光照等種茶自然資源優勢明顯,是南江大葉茶的主產區。3月25日,南江縣下兩鎮東埡村春茶采摘正當其時,三三兩兩的村民徜徉茶山;毗鄰的四川金枝玉葉茶葉有限公司的大葉茶基地,漫山疊翠的茶園散發著春茶特有的清香。
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全市茶葉種植面積達57.27萬畝,其中可采摘面積33.3萬畝,年產量1.5萬噸、產值達65億元,預計春茶產量0.43萬噸。在產品形態上,我市各地開采的茶葉主要以芽茶和高檔毛峰為主。
不僅要把基地建強、規模做大,更重要的是品質。近年來,我市大力推廣本土茶樹品種,研發夏秋茶期品種,制定並頒布了「南江大葉茶」地方標準,大力推廣從南江縣野生大葉茶樹群體品種中選擇優良單株經系統選育而成的具有早發芽、高胺基酸等特點的「雲頂早」「雲頂綠」品種。另外,還制定了【巴中雲頂茶栽培技術規程】,新建茶園普遍實行等高栽植、配方施肥、綠色防控、適時修剪、科學套作等優質高效栽培技術。
加工忙
茶企制茶忙 車間溢茶香
3月26日上午9時,在位於雲頂鎮元頂子社區的四川省元頂子茶場有限公司加工廠房內,元頂子茶場副場長、技術負責人張伯海正挽起袖口,將新鮮嫩芽放入機器內殺青,再做形、理條、烘焙。大約下午4點,這些茶葉帶著精美包裝,就發往陜西、甘肅等地。
在四川省元頂子茶場有限公司加工廠房內,工人正在進行制茶第三道工序——做形。
記者在加工車間看到,放置茶葉的架子上,擺放了很多不同品種的新鮮茶葉。「這些鮮葉是昨天采的,也是今年春天開采的第一批茶。這些茶葉的鮮葉需要經過放置處理才能進行制茶。」張伯海告訴記者,自3月25日該茶園開采以來,共聘用了100余名工人采茶,預計5月初完成春茶采摘,整個采摘期間用工人次將達到1000人次。最近車間每天能生產1000斤芽茶,最貴的茶葉能賣到8800元/斤。
2022年,我市按照農業農村部、省農業農村廳安排,將欠發達農場鞏固提升專案資金208萬元主要用於推進南江大葉茶優勢大品種產業發展、元頂子茶場的改造提升行動。
「多年來,由於采摘習慣和茶場管理等問題,導致茶場老化,已很難取得突破性發展。現在經過改造,改善了茶場品質,也帶動了老百姓增收致富,為南江縣茶葉產業發展和鄉村振興起到示範帶動作用。」張伯海說,透過龍頭企業的帶動,將農民組織起來進行規模經營和產業化生產,可促進科學技術成果轉化,提高農民的生產技能和土地產出率,使當地資源得到合理開發和利用。
與此同時,在幾公裏外的下兩鎮東埡村四川金枝玉葉茶葉有限公司的茶葉加工車間裏,機聲隆隆,3條生產線正有序運轉,制茶師傅們正忙碌地制作今年首批春茶。攤涼、殺青、理條、烘焙、提香等工序有序進行,一股股茶香撲鼻而來。
據了解,四川金枝玉葉茶葉有限公司於2016年投資3.6億元建設金枝玉葉產業園區。目前,已建成茶葉標準園區1萬畝,以及茶葉生產車間、茶技茶藝表演館、茶文化體驗園、茶康養中心等3萬平方米。
「我們的產品包括紅茶、綠茶、黑茶3個品類50多個單品。」四川金枝玉葉茶葉有限公司總經理姜德武介紹,其中產自東埡村小金寨千年古樹茶園的古樹茶,透過加工,售價達10萬元/斤。
巴中茶產業歷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茶馬互市的唐代,宋朝便行銷甘陜,明朝時一躍成為四川重要產區,清朝時僅通江當時的細茶產量就占了全省的三分之一。
作為全省精制川茶川東北富硒綠茶加工優勢區,近年來,市委、市政府緊緊抓住全國打造萬億國茶產業、四川打造千億川茶產業的機遇,將茶葉作為全市「2+1」種養業優勢大品種之一,建基地、強科技、育主體,茶葉已成為全市脫貧奔康、富民強市的特色支柱產業之一。
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透過積極扶持中小型茶葉企業新(改擴)建標準化初加工廠,加快器材更新和工藝提升,全市目前共有98家茶葉加工主體。
收購忙
茶商忙收茶 銷售迎旺季
3月24日,在南江縣下兩鎮東埡村,不少收購茶葉的散戶來到此地,跟當地茶農商談今年春茶的收購價格。
「春茶鮮葉80元/斤,一畝春茶收益可達3000元,加上夏茶和秋茶,一畝地收入至少6000元。」東埡村黨支部書記蔣貴德算了一筆賬,當地由於地勢影響,若是種植稻谷、玉米等傳統農作物,一畝地收入不會超過2000元,還得靠天吃飯,幾無利潤。
據介紹,當地茶葉種植歷史超過200年,規模化種植也有五六十年歷史。如今,全村2000多畝土地基本上都種上了茶樹。「從3月到10月,都可采茶。每天晚上,金枝玉葉公司都會專門來收鮮茶葉,村民在家門口就把錢賺了。清明節後,剩余勞動力還可以外出務工增加收入。」蔣貴德說。
隨著首批春茶開采,引來不少茶商「搶收」。3月26日,幾名巴中本地茶葉經銷商早早趕到四川省元頂子茶場有限公司,簽下8萬元春茶訂單。面對春茶銷售旺季,公司正加班加點生產,爭取保質保量完成訂單。
連日來,位於通江縣煙溪鎮鐘鳳村的羅村茶業有限責任公司也開始大量收購春茶。「我們的春茶生產工作已全面啟動,輻射帶動了煙溪、永安、鐵溪3個鄉鎮,目前每天可收購單芽600余斤,收購單價在90元左右。」羅村茶業有限責任公司生產經理楊宇介紹,該公司已經和兩家商貿公司、兩家銷售公司簽訂了220萬元的春茶采購合約,預計3月底前全部交付。
近年來,通江縣成功培育13家茶企,打造11個茶葉品牌,其中包括「羅村」「翰林」「金山」等。茶葉產業重點覆蓋15個鄉鎮58個村,已成為富民強縣的主導產業之一。
「高山、生態、富硒」造就了巴中茶葉芽肥葉嫩的絕佳內在品質,成為川茶「三大名片」之一;我市還被列為全國富硒綠茶優勢產區、千億川茶產業川東北名優富硒茶核心產區。
名茶還需有名牌,做好茶品牌是產業由大到強的必經之路。四川蜀茶秦巴茗蘭茶葉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浩認為,強化品牌策略,完善品牌體系建設,有利於茶企全面提升市場競爭力,構建發展「護城河」,同時加大茶葉品牌推廣力度,聚力扶持產業龍頭企業,扶持一家做大一家,以點帶面,從而帶動巴中茶葉產業發展。
在四川秦巴茗蘭茶葉科技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內,工人正在進行茶葉烘幹工序。巴中日報全媒體記者 張維 攝
據了解,我市已與中國茶葉流通協會簽訂合作協定,在茶事活動舉辦、產銷銜接、品牌宣傳等方面深化合作,全面提升巴中茶葉宣傳、推介、行銷深度和廣度。創新舉辦「巴中雲頂」茶文化旅遊節,重點圍繞銷區茶葉交易市場、茶商代表,堅持「請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持續提高巴中茶葉在西北、華北等目標市場的影響力。深入推進巴中茶葉「五進」活動,全面開拓本地市場和農村潛在消費市場。接下來,我市還將扶持重點茶企在大中城市設立品牌專賣店,建立「巴中雲頂」茶網上銷售平台,鼓勵開展直播帶貨、線上開采節等新型行銷、宣傳。
巴中日報全媒體記者 翁凱 文/圖
編輯:唐卓然(實習) 校對:張嬌 稽核:張容
互聯網新聞資訊服務特許證編號:5112019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