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旺則群眾富。貴州省黔東南州岑鞏縣凱本鎮瞄準漁業市場發展前景,立足資源稟賦,透過招商引資引入漁業養殖企業主體,培養本土養殖大戶,大力發展漁業養殖產業,透過帶動群眾就近務工、土地流轉、帶動養殖等方式助力冷水魚養殖產業擴群提質,增加群眾收入,為鄉村振興、群眾增收開啟了一條新路子。
近日,走進凱本鎮毛口村牛蛙養殖基地,一個個牛蛙養殖池立在稻田旁邊,不時傳來陣陣蛙鳴。蛙池裏擠滿了密密麻麻的牛蛙,務工群眾正拎著網兜,忙碌地為老板進行牛蛙抓捕、打包、運輸、裝車……
「今天是售賣第二批牛蛙,大概有10000斤,以8元/斤的價格賣給湖南長沙的老板。」被問到牛蛙的市場如何,毛口村黨支部書記、牛蛙養殖大戶楊懷開心地告訴筆者。因為水質好、養殖手法得當,今年30000多斤牛蛙,均價8.5元,已全部賣給湖南的老板,扣除成本,至少能賺10萬元。
據悉,凱本鎮海拔較高,水溫較低,植被豐富,境內湖溪河、平牙河、車壩河三條常年性河流貫穿全鎮,將軍山、冷家溝兩座小I型水庫,可蓄水690萬方,全流域水質均達到國家二類水體以上,優質的水資源,造就凱本鎮得天獨厚的冷水魚養殖條件。養殖出來的牛蛙等魚產品,產量高,品質好,市場供不應求,吸引了眾多外地老板前來投資發展冷水魚養殖。
「國慶日以後,我們村將與福建老板合作,采用「黨支部+公司+合作社+大戶」的模式,由村合作社以土地入股,按照公司和合作社9∶1的分成比例,養殖牛蛙50畝,可年產200萬斤成品蛙,20萬斤蛙苗,預計產值2000萬元以上。可實作村合作社分紅100余萬,有效帶動本地群眾就業6000余人次。」楊懷說,這一季牛蛙賣完之後,將進一步引進市場主體,擴大產值,爭取把牛蛙產業做成本村特色主導產業。
毛口村牛蛙養殖產業的發展,得益於州縣政策的引領和全鎮產業發展的規劃,是全鎮大力實施生態冷水漁業養殖的生動實踐。
近年來,凱本鎮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積極探索協同推進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新路子,科學統籌全鎮經濟、社會、環境協調發展,用活本地資源、技術優勢,用好外來資金、周邊城市市場資源,巧借「橋頭堡」等政策東風,精準對接大灣區和貴陽、長沙、南寧等主流市場需求,透過向有意願的農戶免費提供苗種、技術服務、成魚回收、吸納就業等方式,帶動農戶共建「水中生態牧場」,共奔致富路。
立足山水資源稟賦,乘著政策「東風」,凱本鎮統籌謀劃,全力推進水產生態養殖,發展冷水養殖規模1100余畝,養殖大鯢3000余尾、甲魚50000只、牛蛙10萬只、鱘魚10萬尾、商品魚30萬尾。
「下一步,我們堅持念好山字經,做好水文章,打好生態牌,在保護好生態環境的前提下,堅持‘黨支部+公司+合作社+農戶’的發展模式,立足資源稟賦,因地制宜發展冷水魚產業,促進村集體經濟發展,帶動群眾增收。」凱本鎮黨委委員、人大主席鄧傑說。
(鐘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