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三農

荒島10年變綠洲!中國最南端的地級市,經歷了怎樣的生態大改造?

2024-01-26三農

你知道第一棵在西沙洲上活下來的是什麽樹嗎?那是2008年漁民在島上種下的木麻黃樹。

三沙市,是中國最南端的一個地級市,陸地面積最小人口也最少 ,西沙洲就是位於三沙市的珊瑚沙嶼,曾經既無人居住更無人登陸。隨著多年來的持續綠化和管理,西沙洲以及整個三沙市下轄的海島,早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西沙洲全貌)

今天就來跟大家聊一聊,中國最南端的三沙市,同時也是最年輕的三沙市,在南海保護生態環境所做的一切。

小島的10年變遷

西沙洲雖然不大,但卻是中國漁民出海時經常眺望和經過的地方。曾經的島上,除了一座孤零零的燈塔之外,再無他物。

沙礫、太陽以及鹹澀的海水,讓島上寸草不生,過往的漁民,很多一段時間來,也沒有想過要將其「經營」起來。

因為,要想讓一座小小的海島充滿綠植,可不是人們想象中的那麽簡單的。這裏遠離大陸,原本就沒有樹木,要想種樹就得從臨近的海南島或者其他地方運來。

再者,小島上惡劣的環境,也無法讓海草類的植物存活。所以,新設立的三沙市要想讓西沙洲這樣的小島「活」起來,就得想辦法從根本動手。

曾經【南海上的纖夫】的照片惹人關註,照片所記錄的,就是三沙市各個海島綠化的過程。

三沙市和祖國的陸地,是一個被海水隔絕的封閉系統,那些一船又一船被運過去的樹木,還要再分送到不同的小島上。

如果船稍微大一些,像西沙洲這樣的沙嶼小島沒有碼頭停靠,船只又無法靠近,就只能停泊在水深的地方,再由人工將船上的樹木一趟趟搬運下來。

所以他們就像纖夫一樣,拖拽著一捆捆的樹苗,登陸上了一座又一座的小島。而這,僅僅是綠化艱辛的起點。

真正的難點還在於,原本荒蕪的小島上是沒有淡水資源的,而島上的沙礫地形又存不住水。在沒有水和陽光的炙烤下,樹木即便種下來,也會一棵棵的死去。

怎麽辦?只能 從樹木種類、種植方法以及水源多個角度系統解決。

西沙洲上之所以第一棵種下的是木麻黃樹,是因為這是最耐高溫的熱帶樹種。除了這種樹外,椰子樹、羊角樹、諾麗樹等熱帶樹種,也被當地人一趟趟的從船上拽到了各個島上。

有了適合的樹種,還得想辦法找到適合栽種的方法。當地人創造性的使用酒瓶種樹。將酒瓶置於樹木的根部,水可以被酒瓶鎖住。

沒有淡水,就透過建設海水淡化設施,鋪設輸水管網,一勞永逸的解決問題。比如西沙洲上, 三沙市後來也投資2000萬,在島上建設了海水淡化廠。

有了水,有了方法,又有了樹木,靠著三沙人愚公移山的精神,各個小島才由原來的沙黃色,慢慢變成了綠色。

除了海水淡化設施,在第一波綠植種下後,各個島上又建立了雨水收集系統,再配合專業的管理,使島上的植被進行處於專業的運作過程。

以沙礫和珊瑚碎石構成的西沙洲,在當地持續不斷的綠化下,逐漸煥發了生機。先期種下的木麻黃活了, 後來這一數量逐漸增長到了8000多棵。

接著,6000多棵椰子樹亦在島上紮根,3700多棵抗風桐也有了新家。到2015年前後,西沙洲上80%的土地都披上了綠裝。

在另外的島嶼趙述島上,原先的綠植覆蓋只有60%左右,此後超過了90%。當地人介紹,早年登島,目力所及之處全是白茫茫的沙子,陽光照射下連眼睛都睜不開。

而今的島上綠樹成蔭,由於環境好轉,原生植物像馬鞍藤、紅草等也都跟著自然生長了起來。

至於種樹的方法,經過多年的摸索,人們也總結出了一套成活率高的經驗。在種樹時,先要在挖好的坑裏填上土壤、肥料和椰子糠,還要再攪拌一定比例的珊瑚沙,最後再在每天的澆水養護下,樹苗的成活率就能達到99%。

而做好這一切的背後,又是三沙人積極參與的結果。

共建和諧生態家園

你知道一顆樹從海南島到達西沙洲需要多久嗎?樹苗、土壤、肥料等物資,先要透過大型船舶,從海南運到三沙的永興島,然後再由小船,將樹苗分送到各個小島。

一棵樹最終到達西沙洲附近的海域,至少需要兩天的時間。遠涉重洋到達後,當地人再用自制的筏子,將物資一趟趟的運到島上。

全民參與,是多年來三沙搞綠化的重要行程。當地實行島長制,即每座島都有專門的責任人劃分管理。

而且在推動綠化的同時,隨著三沙市的整體人口增加,各個島上也逐漸設立了垃圾轉運和汙水處理設施。

像永興島,此前在島上還能見到當地人散養的家禽,後來島上開始設定統一圈養管理,其他與生活以及產生生活垃圾的各種設施也運作起來。

環境變好了,荒蕪的海島上,綠植的紮根也讓人們更加的定下心來。而且隨著環境的持續變好,整體的生態面貌也完全變了。

在西沙洲,大量的海鳥以及海龜開始在島上安家。在北島的海龜保護基地, 原先每年登島產卵的海龜只有幾十窩,後來這一數量增加到了150多。

像北島上的漁民,由於常年生活在當地,原本對海龜的習性就相當了解。海龜什麽時候登岸什麽時候產卵,人們都很清除。隨著保護基地的設立,島上的漁民也都化身保護者,每年還有大量受傷的海龜被救治。

除了在島上綠化,三沙的綠化活動還延伸到了海底。

在海底構築「熱帶雨林」

三沙的海底分布著大片的「熱帶雨林」,而這正是南海的特色珊瑚礁,南海諸島的主要結構,都是由珊瑚礁構築起來的。而在生態環境的保護中,這一環節又恰恰是比較薄弱的。

在海洋中,超過半數以上的生物都是以珊瑚礁為棲息地的,所以它就像是海底的「熱帶雨林」,構成了海洋世界裏生態系的重要一環。

三沙的珊瑚礁之所以會退化,一個主要的原因是這裏在設市之前,當地漁業資源被無序開采,包括一些國外的漁民的侵入性捕撈所導致的。

過度捕撈沒有限制,甚至會將珊瑚礁炸掉捕魚,這才導致整個生態環境的逐漸退化。三沙市設立後,重建南海的「熱帶雨林」就成了重中之重。

中國在三沙設立了相關的恢復專案,相關的海洋學家研究的就是珊瑚礁的回復以及生物的增殖技術。

主要的方式是透過人造珊瑚礁,進而重新建立珊瑚礁的活力和生態系。珊瑚分為有性繁殖和無性繁殖兩種大的模式,人造珊瑚就是利用無性繁殖的特點,來構築珊瑚礁的形成。

具體來說, 先由人為的方式,將制造出來的礁體部件下沈到海底。這些部件通常是由鋼筋混凝土打造的,有的像桌子一樣大,有的則很小,原則是不能被海浪卷走。

當人工的礁體放置到合適的海底後,接下來最關鍵的一步,就是將珊瑚枝貼上在人工礁體上。這些珊瑚枝都被切小了,附著在礁體上後,珊瑚便會存活開始生長。

如果珊瑚礁已經死亡,那麽就會用焊接好的鐵架子固定到珊瑚礁上。透過這兩種方式, 科研人員在西沙海域的海底已經投放了1500多個人工礁體,附著珊瑚用的鐵架子也投放了400多個。

在科研人員的精心養護下,先期「種下」的珊瑚枝只有5厘米大小。隨著不斷呵護其生長,小的珊瑚枝在後來已逐漸長成13厘米大小。

這意味著,人造珊瑚礁以及人工增殖的技術取得了進展,下一步整個三沙的珊瑚礁保護,就有了整體性的技術支持。

推動當地漁民轉產

除了采取保護性措施外,三沙當地從2014年開始,也開始逐步推動本地漁民轉產。過去那種無限制的捕撈作業方式已經不能再持續。

而進一步要大力發展的,是 海水產養殖,水產品的深加工,旅遊休閑漁業以及遠洋漁業等模式。 多種舉措一起推進,漁業的生產和發展有了層次,該行業也才能具備可持續發展的動力。

比如在過去,漁民們經常會大量捕撈法螺,因為這些可以做成工藝品出售。而法螺恰恰有利於珊瑚的生長,因為它是克制吃掉珊瑚的長棘海星的克星。

所以說,生物鏈上的一個環節一旦消失了,就會產生系統性的影響。而推動當地的漁業轉產,不但能夠起到生態恢復的作用,也能讓未來的漁業發展有更強勁的勢頭。

目前, 三沙當地已經啟動了一些貝類養殖專案,像馬氏貝和大珠母貝的養殖,都屬於綠色養殖產業。此外,海參養殖也在持續推動,超過15000個的種苗已經先期投放。養殖不但不需要投料,而且還能凈化海水。

結語

從島上的綠樹種植,再到海底的「熱帶雨林」構築,海陸一體的生態環境打造,是三沙當地近年來持續推動的事業。

因為, 要像讓南海諸島成為真正的綠色家園,發展的可持續性就一定得具備。持續意味著家園的不斷被構建,意味著生態鏈的完備和牢不可破,更意味著產業規模的多元化演化。

也只有具備了多元化的特質, 未來的三沙,就不再僅僅是打魚的邊疆之地。未來的三沙,要有海洋產業,亦要有可持續推動的海洋文旅。所以,打造真正的家園,就像愚公移山,一步步去推動,進而再一步步去構築觀念。

參考資料:

【設市10年來,三沙矢誌不渝地保護生態環境,增綠護藍】 海南日報 2022年12月6日

【三沙設市以來 多支科研團隊「紮海」監測、培育、修復珊瑚生境】 海南日報 2017年1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