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三農

湖北鄖西:「農光互補」惠及1.5萬農戶

2024-03-25三農

大棚上,一排排整齊的太陽能光伏板將縷縷陽光變成綠電,透過附近的變壓器低壓端直接輸送至國網;大棚裏,工人們正向魚池中投放魚食,魚兒在池中歡騰地跳躍著……近日,位於湖北省十堰市鄖西縣土門鎮上坪村生態漁業養殖基地的1000千瓦「漁光互補」光伏發電專案正式並網發電,每年可發電54萬度。

空中發電,水下養魚。「每天40余套增氧機、凍庫、吸汙車等80千瓦的器材同時執行,年耗電20萬余度,增設光伏發電專案後,年節約用電成本10余萬元。」十堰鄖西金錢湖漁業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何斌介紹,該基地現有翹嘴鲌60萬斤,將在夏季開始錯峰銷售。但夏季水溫高,水質變化迅速,魚類容易患病,光伏板可以遮陽,減少養殖風險。

向天「借」光,向水求財。鄖西縣大力推動高位迴圈池、陸基圓池、流道流水養殖等新型設施漁業,重點養殖翹嘴鲌、鱘魚、鱸魚、虹鱒等特色品種,發展水面面積3.2萬畝,設施漁業水體達32萬方。同時,引入3000千瓦「漁光互補」光伏專案,在25年穩定營運期內,可提供綠電約4050萬千瓦時。

鄖西縣年平均日照時數大於6小時的天數有187天,屬於湖北省Ⅰ類光資源可利用地區。該縣發展「光伏+漁業」「光伏+中藥材」「光伏+養殖」「光伏+屋頂」等農光互補產業發展模式,節約土地資源,打造立體農業空間,形成頂上有光伏、地上有農業、周邊能務工的用地集約化產業綜合發展格局。

在安家鄉神霧嶺村貴峰藥材種植專業合作社「光伏+蒼朮」育苗種植基地,工人們正在加緊除草、整地。「從野生塊莖繁殖到收籽、播種、出苗,需要兩年的時間,建設育苗基地是擴大種植規模的關鍵。」合作社負責人盧寬貴介紹,「光伏+蒼朮」專案,既能為苗木生產提供耐陰的條件,又能節約土地流轉成本。目前,該合作社采取「公司+基地+農戶」模式,穩定發展了1500余畝的蒼朮基地,帶動當地220余戶農戶增收,人均年收入可達1.5萬元。

農光互補,低碳富農。目前,該縣已實施光伏產業專案170個,建成並運維村級光伏電站100座,發放光伏電站收益3000余萬元,惠及群眾1.5萬戶。(鄒景根、甘曉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