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三農

貴州大方龍泉村:不斷夯實基層黨組織的人才隊伍

2024-07-18三農

在貴州省大方縣東關鄉龍泉村恒大幸福35村搬遷點,只見一棟棟葡萄、草莓大棚、滿山茶樹整齊地排列著。大棚裏,村民們正在松土、施肥、剪枝……這一切,得益於龍泉村加強人才培育,始終堅持人才是發展的基石,不斷夯實基層黨組織的人才隊伍和「三農」技術人才隊伍。

「2016年7月,羅大友擔任龍泉村黨支部書記,他經歷豐富,有擔當、懂經營、善管理。在此之前,龍泉村黨組織力量薄弱,產業發展較為滯後。」東關鄉組織委員羅黃花介紹。

在羅大友的帶領下,龍泉村重點培養有文化、有擔當、有水平的年輕後備幹部,尤其是大方縣實施「春筍工程」以來,龍泉村圍繞「教育培訓、跟崗鍛煉、幫帶提升、激勵保障、考核管理」5項機制,大力培養農村青年作為入黨積極分子,培育優秀的村級後備幹部5名。其中,致富帶頭人2人,大學畢業生2人,退役軍人1人。

同時,龍泉村采取「請進來,走出去」的方式,大力培養有技術、懂管理和善經營的種植、養殖新型農民20余人,羅大友曾任畢節市大方縣東關鄉龍泉村職工,2021年曾榮獲貴州省「最美勞動者」稱號。現如今被聘為了福建省旅遊協會高級顧問,成為了美國巴拿馬萬國博覽會終生評委兼中國區聯合主席,帶著中國茶文化種植技術「走出去、走向國際」。建立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技術人才隊伍,加入到黨支部領辦村集體合作社,著力推動全產業發展。

「依托毗鄰縣城、交通便利等優勢,再加「農旅一體」經濟的迅速發展,龍泉村抓準時機、瞄準方向,發展采摘式楊梅園、葡萄園、草莓園1000余畝,帶動180戶725人致富。」東關鄉黨委副書記李加定說。

「人才聚、產業興」。鄉村的發展離不開產業這個支柱,產業的興旺也離不開人才支持,在黨支部的帶領下,龍泉村建立了黨支部領辦村集體合作社,村支「兩委」積極加入到合作社,共同扛起領辦責任。

同時,在合作社帶頭人、大學生畢業生、退役軍人等優秀人才中選育後備村幹部,讓品德好、能力強、有擔當、能致富的優秀人才進入村支「兩委」工作,因地制宜謀發展,引領支部抓產業,帶動群眾創增收。

丁成橙就是其中一位加入到村級後備幹部庫的95後大學畢業生,思想端正、勤奮努力,自到村跟崗鍛煉以來,積極參與村級事務管理,參加到黨支部領辦的村集體合作社中,參與合作社的經營管理。

龍泉村還透過「老鄉會」「茶話會」等形式,邀約致富能手、經商人士、鄉賢寨老、優秀黨員、技術人才等共話家鄉發展、共商致富之道、共辦發展之事,鼓勵能人賢士回鄉創業,用好用活社會資產。目前,撬動社會資金50余萬元,整合土地22畝發展村集體采摘園。

產業的發展,帶動村民實作家門口就業,有效緩解留守兒童、空巢老人等社會突出問題。「僅葡萄園和草莓園帶動就業人口20余人,年務工費用達20余萬元。草莓采摘園每年盈利5萬余元,利益聯結25戶村民。」葡萄園負責人周彭雪說。作為黨支部培養的種植新型農民,周彭雪在葡萄種植方面已成為當地的專家了。

在黨支部領辦村集體合作社的帶動下,聰聰楊梅種植園負責人丁希君種植了東魁和黑炭兩個品種的楊梅10多畝,目前已經掛果,今年預計收入在5萬元左右。丁希君說:「楊梅種植園每年帶動500多人次務工,每天的薪金是100元,村民們既能夠在家門口就業,又能夠照顧老人孩子,日子越來越有盼頭。」

在龍泉村黨組織的領導和村民的共同努力下,村集體經濟積累達102.5萬,人均收入達7000元以上,村民生活水平提高了,綜合素質提升了,村容村貌靚麗了,走上了「產業強、農民富、村莊美」的振興之路。(嚴聰 劉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