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三農

梯田雲海聞「村響」 貴州這個村落爆火背後的平凡故事

2024-09-26三農

來源:中國網

「八月八」苗族風情節,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縣白巖村舉辦了一場名為「村響·梯田上」的苗族文化活動。苗族同胞們身著盛裝,用純樸與熱情,喜迎八方來客。

蘆笙舞、打糍粑、賞梯田……從村口的攔門酒到深夜的篝火舞,多項苗族民俗體驗持續多日,「村響」讓白巖人對家鄉的熱愛盡情流露。

很難想象,曾經的白巖村還是一個人均年收入不足5000元的深度貧困村。從一窮二白到門庭若市,白巖村走出了一條精彩的發展之路。多年來,白巖不僅實作了脫貧致富,更成為遠近聞名的「網紅村」。

村支書唐文德:「怎留」變身網紅村

「白巖的苗名是‘怎留’,意思是層層梯田又大又寬的地方。」白巖村村支書唐文德說。唐文德曾是一名外出打工者,在滬漂泊7年的他難舍鄉愁,決定返回貴州老家創業,希望用自己的眼界和見識,改變家鄉一窮二白的面貌。

2017年,中國三星來到貴州調研考察,綜合當地交通、基建等諸多因素,引入PK機制,挑選產業幫扶的鄉村。在最終的評選大會上,還是白巖村村主任的唐文德在答辯中所展現的專業態度、奮鬥激情感染了在場所有人。自此,中國三星「分享村莊」產業幫扶專案正式入駐白巖村。

「中國三星、基金會、村集體,三股勁擰成一股繩,村子的命運開始改變。我們選定了以精品民宿帶動旅遊經濟的發展方向,村子在新產業的帶動下,很快發展起來。」唐文德說。

貴州雷山白巖村——梯田托起的村莊

2018年發展至今,白巖村民宿名聲在外,遊客訂單時常爆滿。今年,民宿已經擴建至第四期,但面對大量的客流,客房數量仍是供不應求。7年來,白巖村累計接待遊客超4.9萬人次。高端民宿的發展速度令人驚嘆,成為了白巖人脫貧致富的「發動機」。

家興人興百業興,「多產融合」讓致富路越走越寬

「福旺財旺運氣旺,家興人興百業興。」白巖村民宿門口的春聯寫出了村民的心聲,也是白巖鄉村振興過程的真實寫照。

民宿產業走上正軌後,唐文德發現,很多遊客盡管對白巖的風土人情意猶未盡,但離開民宿時「兩手空空」。如何讓遊客有更豐富的體驗,能夠把白巖美好的回憶「帶回家」,實作鄉村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是擺在唐文德面前的又一個課題。

2019年,中國三星組織中國鄉村帶頭人赴南韓交流考察,與南韓的村長、專家交流農村發展經驗。唐文德也是其中之一,而這次南韓之行,讓他漸漸開啟了思路。

「南韓一個村可以將柿子這種普通農產品做成一條致富的完整產業鏈,柿餅、柿子糖、柿子巧克力,甚至柿子香皂和化妝品等等,應有盡有。白巖也有很多極有商業價值的農副產品,依托民宿旅遊,可挖掘出很大的市場。」唐文德感慨。

回村後,唐文德開始對白巖的特色農產品進行深度加工與包裝,開發出八月筍、魚醬酸、雷山銀球茶等特色農產品。此前,苗寨稻花魚酸的鮮甜少有外人品嘗過。如今,苗家人餐桌上的魚酸成了白巖村特色名片之一。隨著遊客的口口相傳,白巖魚酸越賣越好。不僅如此,銀球茶、黑豬肉等特色農產品,也逐漸開啟銷路。從前不起眼的農家滋味,變成了網紅產品,為村民帶來了更多收入。

借力民宿旅遊產業,白巖的餐飲服務也快速發展。曾在外地務工的花姐,是土生土長的苗家人,燒得一手好菜。得知村子在幫扶下,民宿產業發展得風生水起,她和全家返回白巖,成為了民宿的廚師。「以前打工離家很遠,工作辛苦掙錢還少。現在在家門口用家鄉菜招待遊客,讓我在餐飲方面的經驗越來越豐富,收入也比之前高出不少,」民宿後廚的花姐邊燒菜邊介紹道。

2023年,「多維幫扶、多產互融、多業興旺」的幫扶模式帶動白巖村實作全面發展。基於原有的高端民宿旅遊,白巖村的諸多產業應勢而生,遊客們不僅可以在梯田漫步,來一場說走就走的秘境遊,還可以拿上籮筐在稻田抓魚,或走進茶園親手采摘,體驗入山制茶的喜悅。

如今的白巖村「百業興旺」,在「多產融合」的發展模式下,白巖村多產業相互補充、相互促進,不僅豐富了村民們的收入構成,創造了更多的就業,也讓白巖村產業經濟基礎越發穩固,致富之路越走越寬。村民人均年收入也從2018年的4300元,提高到2023年的1.25萬元。

從旅遊到文旅,以民族文化打造白巖新名片

「我們都是大山的子孫,對白巖的民俗文化很熟悉,也很熱愛。能為生活帶來快樂的文化傳統,遊客體驗過後一定也能感同身受。」一位回鄉發展的白巖村民分享道。

村民的口袋鼓了,精神文化也要富起來。白巖村具備厚重的民族文化底蘊,文旅發展潛力巨大。針對白巖獨特的少數民族文化稟賦,村子量身客製了文旅融合的發展路線,白巖的發展進入文化振興新階段。

「在原生態的自然美景中,住梯田民宿,品苗家美食,感受民俗文化,這是遊客來白巖旅遊最欣賞的點。」民宿管家劉菊說。大學畢業後,劉菊嫁到了白巖,她經歷了白巖從脫貧摘帽到文旅融創發展的全過程。

受「文旅融合」思路的啟發,劉菊和民宿小夥伴開始在互聯網上宣傳白巖村的風土人情和民族文化,很快受到網友的關註和喜愛,不少遊客都是遠道而來體驗白巖的苗族風情。

「我們雷山苗族的服飾很獨特,飾品樣式也非常多。很多遊客問我們,服裝上的圖案為什麽這麽漂亮?其實這些都是來自生活的靈感,是苗族文化自然的美。」苗繡體驗檔口前,非遺手工藝人為遊客展現高超的繡法技藝。遊客不僅可以親手學習、體驗苗繡,更可以穿上掛滿錫繡、銀飾的苗族服飾,體驗獨特的苗族文化風情。

非遺技藝傳承人正在雕琢苗族銀飾

此外,包括雷山苗繡、苗族吊腳樓、苗族魚醬酸、苗族蘆笙制作、苗族銀飾鍛制在內的47項雷山縣非遺技藝,盡數匯聚在白巖村寨,讓遠近鄉民和全國遊客在黔東南的群山間,體驗苗族文化的獨特魅力。

「很多遊客不舍得離開村子,想要多待幾天。也有不少遊客表示下次會帶更多親人、朋友來白巖體驗民俗文化。我們也正在開發更多的文創產品,希望能透過這樣的方式,能夠更好地弘揚我們苗族的傳統民族文化,讓更多人看見白巖、愛上白巖,讀懂這裏。」劉菊對村子的文旅融合發展充滿了信心。

中國鄉村發展基金會副秘書長王軍表示:「貴州天生就具有非常深厚的文化底蘊,這裏的人走路就跳舞,說話就唱歌,是白巖對外宣傳推廣的有力手段。中國三星不僅為白巖提供了資金、資源支持,更為這裏的文化振興、鄉村振興提供了寶貴的創意和經驗。」

如今的白巖村已成為一個鮮明的符號,吸引八方賓客領略苗寨風采。正如「村響」,一條「文旅線」正串聯起多元業態,白巖村的美麗與富饒正被更多人聽到、看見。在幫扶下,白巖村憑借著多彩的文化特色,正在走向以文旅融合發展帶動鄉村文化振興,從而實作鄉村全面振興的發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