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三農

銳評|這場「爆改」裏,藏著「知識+」的能量

2024-02-02三農

雲南大理古生村,鴛鴦洲上的千年白族古村 。古村古韻,古色古香,而今則因一群研究生們的到來和「爆改」,成為眾人眼中的「網紅村」。

據報道,大理古生村科技小院裏長期駐紮著100多名學生、40多名老師,他們來自中國農業大學、雲南農業大學、西南大學、雲南大學等多所高校,共同致力於「洱海保護、鄉村振興」。在日常,他們深入田間地頭、村屯農家,有的翻垃圾桶、測水質,將垃圾變為有機肥,改善當地生態環境;有的教村民開民宿,吸引眾多遊客,訂單持續緊俏……在他們的協力幫助下,僅2023年,古生村就全面增收600萬元。

把學問做在田野裏,把論文寫在大地上。我們由衷為這樣的知識反哺高興。 而類似這樣的科技小院,目前在整個洱海流域已有約15家。駐紮在這裏的研究生們,農閑時和當地阿姨一起跳廣場舞,農忙時挨家挨戶去幫忙,隨著與村民生活的步步拉近,他們的所見所聞更加鮮活,所思所學也更接地氣。而他們的加入,不僅為當地帶來實實在在的營收,無形之中也助力了科學認知、現代治理等思維方式的進一步普及和推廣。

事實說明, 科學研究不只是書齋裏的冥思苦想,更不是浮於紙面的「驚人之言」,其生命力和創造力都來源於實踐。 「太行赤子」李保國,生前每年紮根基層200多天,讓140萬畝荒山披綠;「農民院士」朱有勇,住著茅草屋、穿著迷彩服,紮根邊陲山村數年,帶領當地走上致富路。他們用行動寫就「窮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踐其實」,為新時代的科研工作者樹立了標桿。而反觀當下一些科研人員,有的自恃學歷高,不願腳下再沾泥土,有的取得一定成果後就與基層漸漸疏離,甚至成了「社會活動家」,暮氣沈沈,弊病重重。

今天,我們身處一個萬象更新的時代,新發展熱火朝天,新課題層出不窮。廣袤大地,蘊藏著取之不盡的科研素材。恰如袁隆平先生常說,「電腦裏長不出水稻,書本裏也長不出水稻,要種好水稻必須下田」。 現實中多元豐富的「變量」,是悶頭於實驗室所無法模擬的;思維靈感也好,實驗數據也罷,也都離不開實踐的修正最佳化。 至今不少人還津津樂道於中國農業大學與曲周縣張莊村的合作。40多年前該大學組建研究隊伍,將張莊村當成實驗站、服務點,誓言治不好鹽堿不回北京,如今「草都不長的地方」已年年豐產。而這片荒蕪的鹽堿地,也貢獻給研究人員無數科研課題,先後走出兩任校長、三位院士、50多名教授。

在古生村科技小院的學生日誌中,有一天被大家視為「重要日期」。那天,他們收到村長邀請,去村長家吃了一頓飯,「非常開心」。 以心換心、互相靠近,在鄉土中國深處,知識的價值得到最大化認可。直觀而鮮活的獲得感,也讓學子們清晰看到何為「讀書的意義」。 「社會需要什麽,我就研究什麽」,期待更多這樣的最美奔赴。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 評論員 田聞之

流程編輯:u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