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三農

如何進行非洲豬瘟的早期診斷和監測

2024-01-02三農

一、 非洲豬瘟早期確診的意義

非洲豬瘟感染豬只後, 早期排毒劑量低 ,由於其嚴格接觸傳播特性,傳播緩慢,如能及時確診,感染範圍小,采取「拔牙」的成功率高。早期拔牙,務必做好生物安全防護,人員,路線,車輛,做好防護措施,防止人為造成汙染面擴大。隨著感染的進行,病豬的排毒劑量、排毒時間和排毒方式都不同,特別是 到了後期,當病豬出現吐血的癥狀時,散毒劑量和擴散的壓力顯著增大 ,因此早期發現和確診是比較重要的。

二、非洲豬瘟早期臨床癥狀

厭食和發熱 ,不要等到豬便血,吐血時在上報。非洲豬瘟的潛伏期短,病程一般只有4-18天。

在不同階段有著不同的臨床表現; 感染後2-3天最先出現厭食和減料的癥狀 ,病毒在感染後 3-5天進入血液迴圈 ,豬開始發熱,體溫不超過40.5°。因此在非洲豬瘟背景下,豬場需要重點監控並匯報厭食和發熱豬的狀態。及時上報,采樣送檢。

在豬場確診發生非洲豬瘟之後,帥選淘汰厭食的豬只也是豬場降低損失最主要的手段。因為早期厭食的豬只排毒劑量是極低的,甚至在同舍豬之間都不會形成接觸性感染。

當非洲豬瘟進入豬的血液後,可 隨巨噬細胞等到達各個臟器,並迅速且大量復制 5-7天後血液病毒載量即可達到峰值 ,其峰值時的病毒載量是口腔唾液中病毒載量的1萬倍以上。伴隨著病毒血癥的出現,豬開始出現呼吸道癥狀和消化道問題,隨後可出現吐血和便血的癥狀,此時的 散毒量最高 ,如果糞便進入汙水系統,其擴散的風險也是最大的。

三、非洲豬瘟感染後機體反應與排毒行程

感染後48小時病毒在扁桃體中復制,厭食 低價量排 毒(感染其他宿主概率低)散毒途徑:唾液或鼻腔,排毒劑量小於10²HAD50每毫升。

感染 後3-5天 出現臨床癥狀 ,病毒 進入血液和臟器;啟動凝血機制,唾液、鼻腔、糞便和尿液中開始帶毒 ,載毒量不超過10²HAD50每毫升。

感染後7天 機體開始產生抗體,血液中病毒載量達到高峰 ,可達109HAD50每毫升;出現凝血不良,傷口處流血不止,唾液、鼻腔、糞便和尿液中均帶毒,口腔排毒劑量小於104HAD50每毫升。

感染 9天後機體開始產生中和抗體 ;啟動細胞免疫;豬開始便血。血便大量排毒,糞便排毒劑量可遠超口腔排毒劑量的100倍。

感染 14天後中和抗體逐漸達到高峰 ;多臟器出血,大部份豬死亡,小部份豬耐過,唾液、鼻腔、糞便、尿液吐血等散毒,排毒劑量遠超早期100-10000倍。

感染後36天耐過豬建立起對同源病毒的抵抗力;病毒有可能潛伏於扁桃體中 ,排毒逐漸減少,有可能檢測不到病毒血癥,可能不在水平散毒。

感染後3個月機體完全清除體內的病毒。不排毒。

四、推薦檢測金標準

當然了臨床檢測疏漏難免,在病毒潛伏期一般就算神仙也發現不了,根據傳染病發病規律一般當動物出現臨床癥狀時也就意味著感染高峰期到臨,此時一般的臨床獸醫基本上也無藥可救了。推薦檢測金標準就是核酸檢測,沒錯就是前面三年疫情期間大家耳熟能詳的核酸檢測。現在隨著技術進步和檢測樣本的增加,檢測費用已經大大降低,如今非洲豬瘟核酸檢測實驗室已經是生豬屠宰場的標配(盡管他們指畫麻工)。強烈建議有條件的規模化養豬場配備自己的核酸檢測實驗室,如果沒條件可以委托第三方檢測,費用也不貴。檢測物件不僅針對生豬,還應包括的生豬飼養投入品,尤其是飼料。 筆者就曾遇到過這樣一起案件,一個經營豬飼料的馬馬虎虎把一批豬飼料賣給了一個養豬場,結果那個豬場就發病了,主場方面找原因結果發現沒有用完的豬飼料核酸陽性,自然追責就追到了那個飼料經銷商那裏。這起案件主場幾乎遭遇滅頂之災,飼料經銷商也好不到哪裏去被人家依法要求賠償,而庫存的同一批次飼料也被主管部門依法全部無害化銷毀,並處罰金,慘不忍睹。

前面說了,非洲豬瘟潛伏期很短,潛伏期幾乎沒有臨床癥狀,而這一時期生豬是會少量排毒的。這一時期對於主場來說大概就是防控的黃金時期的,這一時期排毒量小,除了核酸檢測應該沒有其他方法檢測出病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