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三農

上世紀八十年代的計劃生育,農村獨生子女家庭,今天過得怎麽樣?

2024-07-17三農

計劃生育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項基本國策,1982年9月被定為基本國策,12月寫入憲法。主要內容及目的是:提倡晚婚、晚育、少生、優生,從而有計劃地控制人口。

2021年8月20日,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表決透過了關於修改人口與計劃生育法的決定,修改後的人口計生法規定,國家提倡適齡婚育、優生優育,一對夫妻可以生育三個子女。

上世紀八十年代的計劃生育,多數農村家庭只生育一個子女,也就是農村獨生子女家庭,2024年的今天,多數農村獨生子女家庭的子女已經長大,成家立業,今天過得怎麽樣?

在農村,獨生子女家庭,正在面臨一個很現實的問題:留守農村贍養父母,就不能獲取足夠的物質生活保障;外出打工來實作農村家庭的物質生活保障,就不能留守農村贍養父母。

如果是多個子女的家庭,贍養父母和外出獲取物質保障的壓力會被多個子女分擔,但是獨生子女所面臨的問題很現實,又很無奈。看似父母在養育子女的過程中,經濟負擔和精神負擔少,但子女長大成人後的家庭生活卻面臨巨大的挑戰。

舉例:雙獨生子女家庭結合,1+1等於4,。

同村獨女戶劉叔家的女兒,打工期間談了外地的物件,家裏自然是不同意遠嫁的,最終只能是棒打鴛鴦,後來劉叔家的女兒和隔壁縣農村的小李結為夫妻,小李是獨生子家庭。

一對新人承擔兩對老人的贍養問題,想出去打工因為擔心兩對老人的身體問題,不敢去;種地的收入又明顯不夠家庭生活的開支;小兩口只能無奈在當地做一些小生意和種地,時間比較自由,可以同時兼顧兩對老人的養老問題,但生育一雙兒女後,家庭經濟負擔明顯增加。

去年小李的父親生病住院,小李只能暫停做生意,妻子照顧一雙兒女,小李陪同住院,經濟上入不敷出,但也只能盡力維持;今年劉叔心臟不舒服需要做搭橋手術,小兩口又只能到處找親朋籌錢,生意幹脆不做了,只剩下種地的收入來維持生活,孤立無援。

舉例:聶飛,39歲,獨生子,未婚。

聶飛,家中獨子,但一直沒有找到婚姻伴侶,前些年一直在外地打工,錯過了農村最佳的婚育年齡,如今回到農村,本身農村屬於「男多女少」的環境,他人介紹了幾個二婚甚至三婚的女人給聶飛,但卻一直沒有談成,逐漸沒人給聶飛介紹物件。

聶飛的父母一直盼望著抱孫子,但聶飛的婚事遲遲定不下來,39歲,聶飛已經決定獨自一人過日子,放棄了對婚姻的幻想,未來只為父母養老送終,至於自己,形單影只過下去吧。

舉例三:獨生子女上大學。

老楊兩口子只生育了一個女兒,女兒很爭氣,學習很好,考到了西安一所好大學,大學畢業,女兒在西安談了物件,老楊兩口子為了女兒和女婿的日子,給孩子們湊了買房的首付錢,現在偶爾去西安帶孫子,大多數時間,老兩口生活在農村。

老楊兩口子不願意常住西安,怕給女兒女婿添負擔,再說了女兒畢竟嫁人了,有公婆在,作為嶽父嶽母長期與女兒女婿住著,難免會存在摩擦和爭執,為了避嫌,老楊兩口子更願意生活在農村。

女兒女婿過節會回來農村探望,多數時候只是吃頓飯就匆匆趕回西安。

農村老人覺得:只生育一個子女,子女長大成人後負擔過重是事實,現在政策放寬了,年輕人多生育子女,將來子女長大成人後的負擔會小一些,但是目前養育多個子女的生活經濟壓力又比較高,到底是生還是不生,誰也說不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