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三農

羅鬥沙島「長大了」

2024-03-21三農

從空中俯視,羅鬥沙島如同一顆漂浮在浩瀚大海中的寶石。

海芒果的枝丫上開出了白色的小花。

青翠的木麻黃挺立在海島頂端,一眼望去如同海中央長出了一片綠洲。

羅鬥沙島有成為湛江版馬爾代夫的潛質。

透過網絡攝影機能隨時檢視海島上的紅樹林長勢。

「已經固高了十幾厘米的泥沙。」周日上午十點,在羅鬥沙島上,「90後」育苗人何偉傑正跪在黃沙上,俯下身體用手小心地撥開一株白骨壤旁的泥土,觀察小樹苗的生長狀況,「這棵樹苗是去年十月份前後種下的,目前來看長勢良好。」

站在島上,一眼望不到頭的黃沙讓人心生畏懼,猛烈的陽光把裸露在外的皮膚曬得生疼,海風從四面八方吹來,四棵小樹苗靜靜挺立在漫漫黃沙中,新生的鮮嫩綠芽為這座安靜的島嶼增添了生機。

羅鬥沙島是湛江最大的無人島。多年來,受采砂、台風、海浪侵蝕等影響,該島面積逐年縮小。為了修復海島,湛江相關部門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改善其生態環境,如加強非法采砂打擊力度,在島上種植耐鹽、耐風的植物提高土壤的穩定性,在島嶼附近增殖放流等。

如今,郁郁蔥蔥的百畝木麻黃在東邊傲然挺立,而西邊卻多年試種不成功。自2021年起,何偉傑與好友楊鋒、全國棟等人在海島上探索試種紅樹林。近三年的時間裏,海島上已種下100畝左右的紅樹林,涵蓋超二十類紅樹植物。

●采寫:南方日報記者 林日清 鄧安祺 攝影:吳東俊

A.拯救消失中的海島

駕車從一望無際的菠蘿田邊駛過,一路上大霧彌漫,能見度不足十米。「霧太大了,可能出不了海。」何偉傑有些擔憂,三年來無數次出海的經歷讓他對海洋始終保持敬畏之心,「海上天氣變幻莫測,去年有一次我們上島種紅樹林時,曾和幾名漁民一起被風浪困在島嶼最高處。」

半個小時後,當記者一行抵達徐聞前山鎮山海村的山海漁港碼頭,天氣已然放晴,碧藍如洗的天空看不到一朵白雲,強烈的陽光讓人睜不開眼睛。碼頭旁,幾名漁民正往車上裝新鮮捕撈到的魚。得知記者此行目的地是羅鬥沙島,漁民笑著說:「我們經常到島附近捕魚,那片海域出產的魚特別鮮美。」

據公開資料記載,羅鬥沙島位於瓊州海峽東側,介於徐聞縣前山鎮與海南省文昌市之間,距離徐聞前山鎮三石村約9公裏,成形於清康熙年間,距今約有400年歷史。由於靠近外羅水道,島嶼附近水流湍急,盛產黃花魚、石斑魚、馬友魚等,是廣東省內最主要的黃花魚場之一。

「村裏的老人把羅鬥沙島稱為新島。傳說在新島出現前,這片海域已有一座沙島出現,後來沙島逐漸下沈被海水淹沒,但在其西邊1000米左右出現了新的沙島,也就是如今的羅鬥沙島。」

根據衛星遙感顯示,從1973年到2020年,島的面積消失了近40%,生物多樣性遭受威脅。有漁民說,「我們有時出海會在島上歇腳,這幾年島越來越小了,不知道會不會消失。」

離海岸10米處,一座座房屋鱗次櫛比,山海村的幾戶村民正圍坐在樹下聊天。「我們這裏離海近,台風來的時候海水常會漫到岸上。2005年,受台風‘達維’影響,海水已經漫進家裏了。」每每說起這段經歷,村民們總是心有余悸,「如果風浪再大一些,後果不堪設想。」

「羅鬥沙島相當於一道天然屏障,當風浪從外部海域向村莊方向襲來,島嶼能夠有效地阻擋並削弱風浪,減少對周邊村莊的直接影響。」湛江市自然資源局高級工程師楊鋒介紹道,「修復海島對於改善沿岸居民的生產、生活環境具有積極意義。

B.紅樹林在無人島成活了

穿好救生衣,換上雨靴,在何偉傑的帶領下,記者一行乘坐快艇從碼頭出發。伴隨著嗒嗒作響的馬達聲,快艇從一個個深海網箱旁穿過,浪花不斷躍進船艙,調皮地打濕大家被風吹亂的頭發。

「快看,有魚在飛!」循聲望去,巴掌大小的魚兒正在海面上歡快地跳躍著,它們露出雪白的魚身,在海面飛行約一米距離便又潛入海裏。陽光灑在無垠的海面上,泛起粼粼波光。

航行約半個小時,遠遠地,前方出現了羅鬥沙島纖長的身影。羅鬥沙島屬沙洲島,島體呈東北——西南走向,形狀似羅鬥,長達8公裏,最寬處達1.5公裏,面積4.9平方公裏。

一大片青翠的木麻黃挺立在海島頂端,一眼望去如同海中央長出了一片綠洲。慢慢地,海島在眼前逐步放大。海島中央有一片樹林,其余地方全是金黃的海沙。從空中俯視,羅鬥沙島如同一顆漂浮在浩瀚大海中鑲嵌著翡翠的寶石。

待快艇停靠在沙灘旁,大家一個接著一個跳下船,蹚著海水向著島中走去。在靠近海的沙灘上種著一株株紅樹植物,聽何偉傑說,這些都是去年十月份種下的紅樹苗木。

「去年年底鬧了病蟲害,白骨壤的葉子被吃光了。」何偉傑摸著光禿禿的樹苗,有些心疼地說,「不過現在也長出了新芽,目前看來還是可以存活的,不愧是紅樹植物中的先鋒樹種。」

在白骨壤苗木旁,一株株海漆苗木看起來更具生機,橢圓形的翠綠葉子在海風的吹拂下擺動著,傳遞著生命的喜悅。「目前來看,海漆和桐花樹比白骨壤生長得更好,接下來會考慮提高這兩個品種的種植量。」何偉傑說。

在離海岸更遠的沙灘上,2021年種下的黃槿已有成林的趨勢。回想起2021年,何偉傑心中滿是感慨。那年,他與友人帶著幾十棵耐鹽紅樹植物苗木初次登島試種。對於紅樹植物能否在這座沙洲島上成活,所有人的心裏都打著鼓。

幸運的是,當年年底,何偉傑發現種下的白骨壤較好地成活了。於是,他一邊擴大白骨壤的種植面積,一邊憑借多年的紅樹林種苗培育經驗,按照真紅樹、半紅樹的順序由海岸向島內試種紅樹植物。

「至少進行了7批次試驗,目前島上一共有100多畝紅樹植物。」何偉傑說,「近半年紅樹植物的生長狀況讓我對未來很有信心。」

C.有望成為湛江版馬爾代夫

一路朝著木麻黃防護林的方向行走,愈發覺得眼前已是一片生機盎然。海芒果的枝丫上開出了幾朵小花,花冠呈高腳碟狀,由外向內中心呈雪白、淡紅、黃多種顏色遞進,中央淡紅色,構成美麗而嬌艷迷人的「花中花」圖案,散發出陣陣香味。

沙地上鋪著一條條長長的厚藤,根莖上爬滿厚實碧綠的葉子,一衍生機勃勃之景。「我們剛來到這裏時,一眼望去只有黃沙。現在在紅樹植物周圍的沙地上已生長出許多植物,說明這裏的生態環境已經得到改善。」何偉傑笑著說,「我們現在正嘗試著在離這片‘綠洲’更遠的沙地上種植紅樹植物,讓這座島變身旅遊與文化科普融合發展的現代‘花果山’。」

跟隨何偉傑的腳步,記者一行向著碧藍的大海前行。腳下的沙灘松軟細膩,在陽光的照耀下亮晶晶的,脫下鞋子行走,如同踏上一張巨大的柔軟地毯,每前進一步便會留下一個腳印,竟有種在做沙療的感覺。

離島上「綠洲」越遠,地勢越低平,被翠綠的海馬齒覆蓋的小沙丘越來越少,目之所及只有漫漫金色的沙灘,耳邊傳來「呼呼」的海風聲,海島空曠而寧靜。「羅鬥沙島曾是‘海鳥的樂園’。每年五六月份,海鳥雲集於島上產蛋,一個個沙窩裏布滿顏色各異的鳥蛋,十分有趣。」一位漁民說,「現在樹太少了,看不見咯。」

除了不絕於耳的鳥鳴,資料圖片顯示,2004年,在羅鬥沙島上曾生長著大片的鱟藤花藤蔓,一朵朵桃色的喇叭花盛開在白色的沙上,把沙灘點綴得分外妖嬈,島嶼如同藏在茫茫大海中的「世外桃源」。

「我相信美景會重現的。」何偉傑跪在沙地上仔細端詳著四棵去年被他種在黃沙中的白骨壤樹苗,「樹苗不僅冒出了新芽,還固高了沙土,長勢良好。隨著紅樹植物種植範圍的擴大,海島的生態環境得以改善,海島上的生物種類自然會增加。」

隨著時間的推移,悅耳的海浪聲漸漸清晰。擡頭一看,眼前出現了一幅壯觀的畫卷。清澈碧藍的海水,寬廣無垠的沙灘,碧藍如洗的天空……堪稱湛江版馬爾代夫的美景讓人一下子便明白了,2011年這座島嶼何以能登上【商務旅行】雜誌封面,引發旅者的關註。

「不僅景色優美,這裏的魚也特別鮮美!」何偉傑笑著說,「常有漁民在島上海釣,把魚烤熟後會和我們一起分享,我沒吃過比這更好吃的黃花魚了。」

D.地會「長」出來的

遠處,一座白色的圓柱形燈塔孤立。據資料記載,羅鬥沙燈塔始建於1997年,位於外羅水道東側,與山狗吼燈塔遙遙相對。羅鬥沙燈塔是瓊州海峽中水道和北水道以及外羅水道的重要航海標誌,為船舶避開淺水區航行提供助航服務。

在1999年攝影愛好者所拍下的照片中可清晰看到,羅鬥沙燈塔矗立在樹林茂密深處。「燈塔曾經站在離海岸線100多米的樹林裏,現在站在離海岸線100多米的海水裏了。」楊鋒有些無奈地指著燈塔說。

作為護堤消浪的「海岸衛士」,紅樹林成為何偉傑幾人修復這座無人島的希望。「紅樹林種植成功之後,土地是慢慢向海裏面擴張的,地就‘長’出來了。」何偉傑解釋道。

楊鋒也贊成這種觀點。去年,他與遂溪縣草潭鎮沙腳村委會幹部一起在海堤邊上嘗試種植紅樹林,「根據我們近兩年的實地測量數據,並結合遙感分析,這裏約3.6公裏的海岸線僅在2021—2022年間就平均蝕退了2.67米,最大蝕退距離竟達5.80米。」

岸線的縮退導致良田減少、道路房屋受損,還幹擾了村民的正常生活。家住海堤旁的村民梁康梅對此感受很深:「平時潮漲時風浪就大得很,能蓋過原有的護岸石沖到岸上來。到了台風天,全村更是高度緊張,大家都忙著轉移。」

岸線修復工作刻不容緩,楊鋒想到了紅樹林:「我媽媽就是第一批在浙江種紅樹林的人。以前我們家在海邊,經常有台風。海堤被海水沖塌了以後,良田就沒有收成了。紅樹林能夠護堤消浪,保護土地,於是大家就種起了紅樹林。」

「我覺得這是個有益的探索。」楊鋒說,「紅樹林是生物多樣性最好的生態系之一。根據立地條件和適地適樹的原則,選擇抗逆強、穩定性好的白骨壤等在岸邊進行種植,築成一道綠色生態屏障,能幫助村莊有效抵禦風浪襲擊。」

「台風‘三巴’在遂溪登陸時,在屋前這一塊試驗區域,防浪效果明顯增強。」梁康梅邊說邊豎起了大拇指。

■人物

「90後」育苗人何偉傑:

荒島換新妝

很有成就感

春回大地,萬物復蘇,時下正是苗木管護的黃金季節。在雷州市雷高鎮的紅樹林苗圃裏,「90後」育苗人何偉傑正帶領著工作人員忙著裝營養杯、插苗、起苗。

一批又一批的苗木被運往各地,在山林間、道路旁、村落裏生長,成為了一道道靚麗的風景線。「‘胎生’的紅樹是如何長成海上‘綠長城’的?」面對筆者的采訪,何偉傑講述起他的育苗新事……

「新農人」鉆研紅樹林育苗

腳穿水鞋,頭戴草帽,腳踏泥濘,這是筆者與何偉傑初見的第一印象。正值而立之年的他現在已經是雷州半島最大的紅樹林種苗基地的負責人之一了。

「說起來還挺有趣,我原來是讀機修專業的,畢業後得知家裏的林場急需人手,就決定回到家鄉,跨行就業,成為了一名育苗人。」何偉傑邊笑邊回憶起自己的跨行就業之路,2016年,何偉傑回到家鄉,與父親一同從事鄉土造林樹種、特色林業產業樹種等良種苗木的培育,2021年底,湛江正式提出打造「紅樹林之城」,乘著這股「東風」,何偉傑家裏的林場也開始大面積種植紅樹林種苗。

近幾年來,透過走訪國內各大育苗場,何偉傑發現在苗木運輸的機械運用這一塊還有許多技術空白。在工作過程中,何偉傑逐漸把之前的機修專業知識運用到育苗工作中來,機械運輸部份替代人力運輸,大大減少人力資源,也提高了效率,節省下來更多的資金還可以再投入育苗中,一舉兩得。

苗木培育工作是一項艱苦繁重的勞動,講求慢工出細活,處理種苗、催芽、移植、防蟲……苗木生長的每一個環節都須細致入微的照料,每個環節何偉傑都細心鉆研,從對專業知識一無所知,成長為被客戶認可的行家裏手。

如今的紅樹林種苗基地,培育有白骨壤、紅海欖、桐花、木欖等中大規格的紅樹苗木700多萬株。從一株小小的胎生苗,到成為「海岸衛士」,紅樹苗茁壯成長的背後,離不開育苗人的辛勤付出。

荒島上試種考驗毅力與智慧

「我覺得總有一天,這座荒島也能成為‘綠洲’的。」2021年,何偉傑與好友楊鋒、全國棟等人開始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傾註在「荒島造林」上。

何偉傑提到的荒島就是湛江最大的無人島——羅鬥沙島,他計算過,他與好友在這座孤島上開啟了至少7批次的紅樹林種植試驗,每批次種植少則幾十棵,多則一兩百棵的不同樹種,有試驗,自然有成功,也有失敗,隨之而來的還有各界疑惑的聲音:在沙灘上種紅樹林,能活嗎?

「之所以要試驗不同樹種,是因為紅樹植物分為真紅樹和半紅樹,真紅樹只能生長在海水間歇性淹沒的灘塗,半紅樹在灘塗和陸地長都能生長。」何偉傑與好友們一棵一棵調研紅樹林的種植情況,目前,已經在羅鬥沙島種植了100畝(約6.7公頃)紅樹林,一株株小樹苗整齊排列,翠綠的枝葉隨海風搖曳,小島換上了新妝。

在提到登島種植遇到的困難時,何偉傑表示,最難的應該就是施工的環境了,因為島上沒有電也沒有水,船把苗木運輸到岸邊,全靠人力一株兩株的把苗木搬到島上,有幾次遇上台風天,還試過有工人被困島上無法返航,所幸他們有先見之明,每次登島都會帶上幹糧,島上還搭建了施工棚,讓工人們有了棲身之所。

「盡管幹活的時候很累,但是看到這裏的紅樹苗長得好,就感覺很欣慰,很幸福。」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何偉傑和工人們在林地間為雷州半島培育苗木,如今,技藝嫻熟的他,還在不斷拓展學習新的育苗技術,向新人傳授技藝,指導更多的工人育好苗,為湛江育苗工作貢獻智慧。